【人民政协报】走在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发展之路上——全国政协“提升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协同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专题视察综述

2024-08-30 15:10   青海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从此发源,一路奔腾不息;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湖泊众多,峡谷、盆地遍布,是中国乃至东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注青海的国家公园建设工作,要求青海“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政协性质定位,助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率全国政协“提升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协同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专题视察团于7月1日-5日赴青海视察,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为什么要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汽车行驶在一条砂石路上,道路两侧时而高山耸立、雪峰连绵;时而河湖纵横、牛羊成群……视察团一行刚到青海,便克服因高原反应所带来的种种不适,直奔三江源国家公园腹地,来到平均海拔将近4500米的玉树州。

尽管此行的路途颇为坎坷崎岖,但视察团的委员们仍为之振奋,因为脚下这片土地对于中国甚至全球,都意义非凡。

这里是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涉及西藏全部、青海大部以及四川、云南、甘肃、新疆等部分区域,面积近280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丰富,有10000余种高等植物,16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在全球生态保护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

为了保护好“中华水塔”,2015年以来,我国在青藏高原陆续开展了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21年9月,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我国设立国家公园可不是简单竖块牌子,而是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说。

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无疑标志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在委员们看来,在建设国家公园的路上,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建设不容忽视。

202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草局联合三部门正式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在全国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中,拟整合青藏高原原有的170处自然保护地,在已正式设立的三江源、大熊猫2个国家公园基础上,布局祁连山、香格里拉、高黎贡山、雅鲁藏布大峡谷、昆仑山、青海湖等11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形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面积的28%,占全国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的70%,涉及人口约56万。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进展如何?

——探索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

从西宁出发,朝着青海湖行进,路两边目光所及,一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一边是蓝宝石般的青海湖。远山、湖泊、草原,在阳光的照射下,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快来这边,有好多鱼啊!”在青海湖畔,一群群湟鱼正在嬉戏,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象;而在不远处的湖边聚集了大量的飞鸟,游客们也拿着面包等待鸟儿在指尖停留……

“我们是从黑龙江慕名而来的,虽然来之前做了很多攻略、查看了不少资料,但到实地还是被惊艳到了。”游客王阿姨告诉记者。

不仅游客被惊艳到了,一路走来,委员们也被青海的魅力所折服。

“变化太大了。”全国政协常委王梅祥感慨。

十几年前,王梅祥曾来过青海。但那时看到的是一些牧民在青海湖周边的草地上随意放牧,草场退化严重,甚至还在河流中见到非法采砂的船只。这让王梅祥多少有些失望。

王梅祥的印象并非孤例。曾经,因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恶化,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生态红灯频频亮起。

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的相继创建,青海的变化有目共睹。

2019年6月,青海与国家林草局共同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正式迈开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步伐。

青海省副省长刘涛在与视察团的座谈会上介绍说,青海作为首个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统筹考虑特殊而重要的生态地位,以推动实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走在前头”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

据介绍,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与整合优化工作,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性质不改变、保护强度不降低”原则,对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全面优化范围和功能分区,有效解决了保护地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通融的体制弊端,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

同时,青海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了国家林草局、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统一政策、统一规划、分别管理、分别负责的“两统一、两分别”的工作机制;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创“村两委+”社区共建共享模式,以“生态保护、生态科研、生态文化”三大高地建设为统领,不断延伸国家公园管理的“末梢神经”;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实行管理局与地方干部交叉任职,构建起“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三级管理体系,形成省州县乡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管理运行体制。

“在青海,如果只剩一件事,那就是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而青海湖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也正是青海生态变迁的缩影。

数据显示,经过努力,青海湖水体面积达4540.98平方公里,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03万吨,旗舰物种普氏原羚数量达3400余只,鸟类种类达282种,栖息水鸟达60.6万只,数量均呈增长趋势。

国家公园内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现,森林覆盖率达到7.5%,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993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8%,湿地保护率达到64.3%,全省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亿立方米,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截至目前,青藏高原区域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67处,面积98.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55%。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大山大河间的生动实践。从三江源国家公园首个试点、首批设园,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再到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蹄疾步稳,青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刘涛说。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王志高介绍,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落实《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严把国家公园创建设立质量关,协同国家公园立法进程,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原则,积极推进羌塘等新的国家公园创建设立,推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努力实现农牧生产、农牧生活、自然生态“三生”共赢

久居城市中的人们,看见青藏高原这美丽山水,纷纷惊叹祖国的大好河山;生活在国家公园区域的牧民,也依靠“绿色青山”走上了富裕之路,更是由衷感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在这里已经做了十年的生态管护员,能在这里守护鸟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视察团一行在玉树市隆宝镇的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遇见了牧民才仁旦周。

该保护区始建于1984年,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地区之一,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第一个以黑颈鹤等水禽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黑颈鹤、金雕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在此栖息。

2014年,才仁旦周成为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管护员。“没做生态管护员以前,家里靠放牧为生,现在除了每月有1800元的固定收入,还能天天和这些珍稀动物做伴,很知足。”才仁旦周说。

在青海,和才仁旦周一样的生态管护员有14.51万名,从曾经的草原利用者转型为生态保护者。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晓南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次到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调研,被一个生态管护员拦住了,说啥也不让我进去,并拿着他有编号、有公章的管护员证件给我看,说既然政府信任,就必须坚守职责。”

虽然被拦在门外,但生态管护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却让李晓南记忆深刻。

长期在青藏高原从事科研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高庆波对此深有同感。“我在野外考察工作时也经常住在生态管护员家中,和十多年前相比,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转变,逐渐增强,打心眼里认同目前实施的各项政策。”

这注定是一次“双向奔赴”。生态管护员用心守护着这山山水水,而这一方山水也让牧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坐落于青海省玉树州的昂赛乡,平均海拔4000米,因为生存着雪豹、金钱豹、豹猫、猞猁、兔狲等猫科动物,昂赛大峡谷被生态工作者和当地牧民称为“大猫谷”。

世代居于高原峡谷间放牧的昂赛乡人没有想到,保护好这些“大猫邻居们”也让自己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

原来,作为澜沧江源园区特许经营的一大特色,牧民们可以担任“大猫谷”里的向导,同自然观察爱好者们同吃、同住,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公园内牧民的真实生活。

这种特许经营模式和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政策,使人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近23万农牧民享受到了生态红利,生态资源真正变成群众的“幸福不动产”。

玉树州副州长马瑞在同视察团座谈时介绍说,近年来,玉树州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行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等“生态+”模式,努力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不难看出,在青海,为守护好“中华水塔”已经凝聚起全社会合力,努力实现了农牧生产、农牧生活、自然生态“三生”共赢。

“此次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看到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真正感受到了设立国家公园是推进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让我对国家公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国政协委员张骁说。

如何提升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协同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保护和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提升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协同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书写新的时代篇章?

视察团认为,要立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实际与我国国家公园特色,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带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协同发展,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要坚持系统谋划,统筹保护和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发展之路。

“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同时,加快制定与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地方立法和保护实践相适应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政策,进一步提升三江源生态法庭、公益诉讼巡回检察、生态公益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的法治效能。”连玉明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马海军也表示,应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整体性、系统性的法治保障。

在视察团看来,科技的支撑作用必不可少。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张茂于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科技支撑力度,对青藏高原生态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性、完整性研究。

全国政协常委朴世龙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建议结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摸清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生物多样性本底状况,为进一步促进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还应从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支持构建符合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特点的生态修复治理体系、拓宽生态修复路径、提升生态修复成效。”全国政协委员葛全胜建议。

如何更好地让生态惠民,让当地牧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全国政协常委周忠和表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同时加快推动生态保护第一前提下的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范树奎认为应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需求,尽快研究并建立生态产品的核算体系。

在视察团看来,提升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协同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既要高瞻远瞩谋划大格局,也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视察团期待,通过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建设,向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公园的魅力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丰硕成果。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海东市政协

宣传政协工作
服务政协委员

海东市政协
聚焦海东市政治协商工作,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委员履职,传递委员真知灼见,推进协商民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