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康居·情趣课堂】万物互联 感知世界——《物联网的传感技术》教学设计

文摘   2025-01-10 20:00   江苏  



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及新课程标准。202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2024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全面投入使用。自秋季学期起,义务教育步入新课标、新教材与新课堂相互融合的新时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兼容,实现素养提升与育人育能的统一?学校组织各学科根据“情趣课堂”范式指导、筛选出一些优秀课例,在公众号专栏陆续推出。课例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教师点评三个部分。本期推出的是信息组陈昌赣师的课例——《物联网的传感技术》教学设计。




万物互联 感知世界

——《物联网的传感技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对照人体的感官,了解传感器的种类。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传感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2.能够说出不同传感器的用途,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传感器。

3.能够借助实验箱,小组合作完成种植棚的设计与创作。



学习重难点



1.认识常见的物联网感知技术,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

2.学会选择合适的物联网感知技术解决不同场景中的数据采集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提出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创作目标,制作完成智慧农场,展示校园农场的图片。



活动一:观看视频,讨论种植棚智能化的原因

对农场进行设计改造,并制作了种植棚模型,让它成为了一个智慧种植棚。带着两个问题,通过视频了解其工作方式。

1.种植棚是如何知道土壤湿度的?

2.种植棚是如何知道棚内温度的?



思考回答种植棚中获取温度/湿度的元器件(温度/湿度传感器),引出传感器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认识不同传感器


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纷繁多样,是人体感官的延伸和拓展。

活动二:对照人体感官,了解传感器的种类

学生运用活动二的自学课件,点击图片中的红色方框,依托人体感官了解不同传感器的功能和应用。


1.学生打开自学课件,点击方框,认识传感器;


2.通过感官分类,对照感官说出传感器的名称。



(三)分步实验,探究传感器工作原理


活动三:实验探究,挖掘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学生初步认识热敏元件及万用表,了解万用表中电阻值的读取方法。

探究实验一:

1.分别将热敏元件放入两杯水中,观察并记录此时热敏元件的电阻值。

2.学生感受两杯水的温度高低,填写下表的水温。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记录得出结论:热敏元件的电阻值随着温度变     【高/低】而     【上升/下降】

提出问题:热敏元件的电阻值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电阻值如何转换为温度值并显示?

探究实验二:

1.教师展示热敏传感器的拆分电路板,学生观察电路板中的各个部件。

2.学生运用热敏元件测量两杯水中的不同水温,观察显示屏的读数。

3.将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辅助电源四个部件分别填入下面方框中。



根据探究实验理解传感器的一般工作原理:传感器一般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辅助电源四个部件组成,将被测量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方便读取的信息。

四)认识传感器实验箱,规划智慧种植棚功能


学生观察实验箱的组成,了解实验箱的各个部分。为实验箱划定两个区域,传感器区域和工作元件区域。教师简单介绍传感器实验箱的使用方法。

活动四:选择传感器,设计种植棚功能

1.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在现有传感器的基础上想实现的智慧种植棚功能。

2.选定相应传感器和工作元件,在学习活动单上填写表格。



3.交流讨论各小组设计方案,确定各小组所要实现的功能。

活动五:小组合作模拟种植,实现愿景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传感器实验箱,实现所设计的种植棚功能。由于所种植的瓜果蔬菜的适宜条件不同,在模拟种植中需考虑该蔬菜的种植环境。

1.选择小组所要种植的蔬菜;

2.运用实验箱中的传感器,模拟种植蔬菜,实现种植棚功能;



(五)展示成果,归纳小结


小组展示所设计的智慧蔬菜种植棚,现场实现设计功能。展示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要点。提出希望:要正确的选择和利用传感器!将科技真实的运用到劳动当中,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提出了解决种植蔬菜过程中养护的问题作为真实情境,由此展开传感器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通过“场景分析——认知建构——原理探究——应用实践”的教学环节,将传感器与蔬菜种植有目的的串联到一起。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索的同时进行思考得出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将项目式学习与学科相融合,让学生利用习得的知识点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向题。



教师简介





陈昌赣,中共党员,盐城市教学能手,盐城市“四有”好教师团队成员,盐城市首批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盐城市信息学科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优质课一等奖。在省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



教研组长点评(陈慧):



本节课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为基、以充满挑战的真实问题为引、以实践导向的真实活动为径、以科学严谨的实验教学为核,让学生在探索智能种植棚的传感器应用中,充分汲取知识养分,提升实践能力。主要亮点如下:

情境创设:源于生活,激发动力。课堂伊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农场蔬菜种植场景切入,提出打造智慧种植棚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此真实情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为后续学习注入动力。

活动设计:注重实践,提升能力。课堂活动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学生分组讨论、填写表格、交流方案,依据蔬菜生长条件选择传感器和元件,体验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宛如在真实农场开展智慧种植改造,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教学:聚焦过程,启迪思维。在探究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实验环节,学生测量水温、观察电路板,记录数据,感受变化,每个操作、每个现象都成为思考的触发点。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原理,在思考中启迪思维,不仅深化了对知识的掌握,更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青年教师点评(季志雯):



陈老师从日常校园生活中选取场景,以劳动课上种植蔬菜为情境,提出项目目标制作智慧蔬菜棚,这一情境巧妙地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知的场景,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理解传感器在实际中的应用。且情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允许学生有多种思考路径和答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陈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信息科技学科知识的掌握,还着重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每个学生都能在每个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创设情境,让知识有土壤

激发情趣,让学习有意思

生成情感,让师生有大爱





图  文:信息组

审  核:孙国梅

部  门:课程教学处

本期编辑:陈昌赣

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
做有情怀的教师 建有情趣的课堂 育有情义的学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