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会“变装”的菲氏叶猴

政务   2024-10-06 11:33   云南  

生态文明有改变(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地处北纬24度的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高黎贡山与滇西南各自然保护区之间动植物物种基因交流的“黄金”联结纽带,原始生态系统多样性复杂,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这里不仅有山的巍峨、水的绵亘,更有植物的多彩、动物的奇特,可谓是自然有千般样貌,生命有万般姿态。今天,小编带您走进神奇的小黑山,开启一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奇遇之旅,去探究北纬24度线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密码。

菲氏叶猴(Presbytis phayrei),又名白头叶猴、灰猴、长尾猴,隶属灵长目猴科。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CITES)附录Ⅱ易危物种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

菲氏叶猴四肢细长,臀胝部不发达。头顶具直立、尖锥状的簇状冠毛。体青灰色或淡灰蓝色,上下唇和眼周苍白色。尾、足与体背同色略淡于背部。幼体金黄色。眉额之间有较长的黑毛向前伸出,似黑色长眉。

菲氏叶猴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的德宏、保山和大理等地。在保山市龙陵县主要分布于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目前已知全县该物种达10个种群350只。

菲氏叶猴是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树栖叶猴,常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种群大小约50—60只,为多雄多雌配偶制。具有群居性、善攀援跳跃、极少下地的特点。每天活动的开始时间大多在黎明前后,上午是菲氏叶猴进食和活动频繁高峰期,中午常在树上戏耍或静坐休息,下午又有一个活动高峰,天黑时就在附近选择高大枝密避风的树上睡觉。

菲氏叶猴在出生后的两三个月里毛发是金黄色的,成长到第四五个月开始走“低调”路线,毛发逐渐由金黄色变成灰色。哺乳期过后,小猴开始独立生活。其喜欢吃植物的花、果、叶等食物,也食小鸟和鸟卵。极少有破坏庄稼或其他农作物的“不良记录”,因此,人们很喜欢菲氏叶猴,它们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者/贺   彬  
通讯员/郁云江
编审/周   青   邓荣波

责编/赵菊润

龙陵新闻
第一时间发布龙陵时政新闻、工作动态、社会要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