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祭拜月神的缘起与发展

百科   2024-09-17 08:32   广东  

转自文学汇人

中国古代先民的祭月或拜月仪式起源于对天体的崇拜,同时也是民间的一种信仰仪式。后来,作为天体的月亮被神格化,成为月神。不同的群体对月亮有不同的称法。历代帝王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史记·天官书》记载:“日者,阳精之宗,月者,阴精之宗。”即古人认为月亮为太阴星君,是金之化生,金之精体,表达了对月亮的一种崇敬之意。古人常常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四季,春属木,夏属火,夏秋之交属土,秋属金,冬属水。秋天是月亮最明、最清晰的时候,所以被称为“金之精”。古代天子要在春天的时候祭拜太阳,秋天的时候祭拜月亮。祭拜太阳一般是在早上进行,而祭拜月亮则是在晚上。


先民的祭月或拜月习俗就是对月神崇拜最直接的体现。祭月或拜月在上古之前比较盛行,主要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知识水平不高,人们无法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解释自然发生的一些现象,只能把这些现象寄托于神明的意愿。而祭月或拜月就是人们对月亮产生的自然崇拜和神化行为。《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在夜晚祭祀月亮。


周朝时,祭月仪式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帝王家祀典,例行祭祀,之后民间就很少有关于祭月的消息或行动。因为人们觉得像日月这样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有资格与之联系,于是祭月仪式成为帝王的特权,民间百姓很少有机会与大神沟通。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秦汉时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祭月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也开始模仿起古代帝王的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但主要以祭月为主,祭月之风慢慢有了盛行扩大之势。汉代以后,祭月的内容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不单纯地把月亮当成月神来祭祀,仪式还时常带有娱乐和观赏的性质,于是赏月成分逐渐在祭月仪式中出现。隋唐以后,知识的丰富与社会文明的进步,使人们把月亮视为一个天体,对其也有了比较科学和合理的认识,月亮的神秘色彩逐渐减弱。这时祭月也不再由帝王独占,月亮成为一般平民百姓欣赏和娱乐的对象,不再那样神秘与高不可及。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之说,即“春祭日,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就有帝王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月坛祭月,慢慢成为固定的礼制,该制度流传至明清时期,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祭月而特别修造的。据考证,最初的“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但是由于这一天所对应农历的日子每年不同,那一天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的时候最好有圆月出现,如果祭月时无月则是不吉利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


自此以后,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被固定并一直延续下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人们把它作为情感寄托与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每逢中秋节,人们都会借此对亲人朋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的寓意不再像以前那么浓厚了,中秋节的氛围也慢慢地变得淡了些,至于变化的原因,后文会有专章讲述,这里不再赘述。


22号公馆
文化交流,历史知识,为人之道,时尚报导----你的频道等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