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一种集超疏水、隔热、光电转换功能于一体的被动式防冰涂料

文摘   科学   2024-07-03 17:24   四川  
四川大学范浩军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一种集超疏水、隔热、光电转换功能于一体的被动式防冰涂料

引用格式:

Huan Wei, Haihang Luo, Weiwei Fan, Yi Chen, Jun Xiang, and Haojun Fan. A Passive-Active Anti/Deicing Coating Integrating Superhydrophobicity, Thermal Insulation, and Photo/Electrothermal Conversion Effect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rticle ASAP,2024.

防冻涂料采用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利用多种能源达到防冰效果。然而,较差的光热或电热性能和不可避免的热损失往往会降低它们的防冰/除冰效率。本论文以硫化铜负载活性生物炭(AC@CUS)为光电材料,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疏水成分,以热膨胀微球为发泡剂,成功构建了集隔热、超疏水、光/电热效应于一体的防冰/除冰涂层。得益于超疏水和隔热的协同作用,水滴在涂层表面的冻结时间由150时延长至210S,表现出优异的被动防冰性能。AC@CuS具有光热/电热效应,多孔膨胀微球减少了热损失,使涂层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在0.2W/cm2电功率密度(EPD)0.1W/cm2光功率密度(OPD)条件下,涂层温度分别从24℃提高到96.4℃113℃。当OPD降低0.05W/cm2EPD降低0.05W/cm2时,涂层表面的冰可在2.5min内快速融化,表现出协同除冰性能。此外,制备的涂层经过机械损伤、雨水冲击、紫外线照射、化学腐蚀和高温处理后,WCA仍保持在150°以上,良好的超疏水耐久性保证了涂层的抗/除冰耐久性。

1. EP-ACP防冰/除冰涂料的制备。

2. (a)AC@CUS制造程序示意图;(b-c)AC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d)AC@CU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e)AC@CUSEDS谱;(f)X射线衍射图;(g-i)XPS谱;(j)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k)ACAC@CUS的拉曼谱。

3. (a)结构图,(b-c)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b)EP-ACP涂层的能谱。(e)涂层的水接触角和(f-h)EP-ACP涂层的横截面形态。

4. (a)冻结过程和(b)涂层表面水滴的冻结时间。(c)不同涂层的传热过程示意图。(d)EP-ACP涂层冻结时间与其他工程的比较。(e)冰附着强度测量装置,和(g)涂层的冰附着强度。(g)30次结冰除冰循环期间,EP-ACP的冰粘附力的变化。

5. (a)EP-ACP随不同EPD的温度变化曲线;(b)温度随EPDs变化曲线;(c)0.10 W/cm2长期加热试验;(d) 0.20 W/cm2 EPD下涂层的时间-温度曲线和(e)升温速率曲线;(f-g)不同EPD下涂层的除冰性能;(h)冰在0.20 W/cm2EPD下容易从EP-ACP上滑动;(i)界面模型。

6. 液滴对(a)未电热EP-ACP(b)ACP(c)电热EP-ACP的冲击行为。(d−f)影响水滴在涂层上行为的界面模型。

7. (a)不同涂层的吸收光谱;(b)0.1 W/cm2 OPD下不同涂层的温度曲线;(c)不同opdEP-ACP的温度变化曲线和(d)红外相机图像;(e)0.05 W/cm2OPD长期加热EP-ACP(f)加热-冷却循环实验下EP-ACP的温度变化曲线;(g)0.05 W/cm2 EPD0.05 W/cm2 OPD作用下EP-ACP的温度变化;(h)除冰试验期间EP-ACP表面冰的照片。

8. 接触角和滑动角随(a)砂纸磨损、(b)胶带剥落、(c)雨水冲击、(d)紫外线照射、(e)化学腐蚀和(f)高温处理的变化。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种具有超疏水、隔热、光/电热效应的被动-主动防除冰涂层,该涂层由掺杂AC@CuS/电材料、TEM发泡剂和PDMS疏水组分组成。AC@CuS微纳米粒子和低表面能PDMS使涂层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WCA = 158.6°WSA = 4.2°)。所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被动防冰效果,涂层表面水滴的冻结时间可由150 s延长至2140 s。电热防冰/除冰实验表明,发泡改善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可减少53%的静态除冰时间和33%的动态防冰功耗。此外,该涂层具有优异的光热和电热转换性能,在0.2 W/cm2 EPD0.1 W/cm2 OPD条件下,涂层温度分别可达到96.4113.1℃。最重要的是,保温与光热、电热转换的协同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除冰效率;即使使用较弱的OPD (0.05 W/cm2)和较低的EPD (0.05 W/cm2),涂层的表面温度也从- 15℃提高到52.1℃,除冰时间缩短到2.5 min与单独电热效应相比,表面温度提高了3.5倍,除冰时间缩短了81%。此外,机械损伤、雨水冲击、紫外线照射、化学腐蚀和高温处理对涂层的超疏水性影响不大,证实了涂层的抗/除冰耐久性。


原文链接:

https://dx.doi.org/10.1021/acsami.4c08289

相应的成果以“A Passive-Active Anti/Deicing Coating Integrating Superhydrophobicity, Thermal Insulation, and Photo/Electrothermal Conversion Effects”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范浩军教授。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何强教授团队依托高高原航空安全验证实验室与四川省全电通航飞行器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重平台,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防除冰,航空橡胶密封等。欢迎相关文献投稿,交流合作。

在线投稿

投稿邮箱:aystar@cafuc.edu.cn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资料可能来源于网络,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出现偏差,感兴趣者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任何事宜请联系后台管理员。投稿及合作请发邮箱或者扫描上方二维码。




超疏水防冰表面研究站
聚焦海内外表面工程技术领域新研究、新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