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城北之声”
流感季来袭,预防有妙招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大雪节气过后,气温下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因此,积极应对流感,不仅有助于保护个人健康,还能有效减少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流感的危害性有哪些?
流感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各种人群,包括婴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
1、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咳嗽、喉咙疼痛、流鼻涕等症状,会让人感到非常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流感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可以导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3、医疗负担:流感大流行期间,医院急诊科、门诊和病房的压力显著增加,需要额外的资源来应对激增的患者数量。经济损失:员工因病缺勤、学校停课以及企业生产力下降等因素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儿童流感多发,主要原因有哪些?
1、随着气温的降低,学生在室内活动时间增加,如果不注意通风,空气流动性就比较差,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气温降低使机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造成净化和防御机能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潜伏在呼吸道的各类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一些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就会引发疾病。
3、心理健康影响。焦虑与压力,面对流感威胁,公众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或有新变异株出现时。
不同人群流感预防措施有哪些?
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持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未洗的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佩戴口罩:在流感高发期或人多拥挤的地方佩戴口罩可以减少吸入病毒的机会。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以增强免疫力。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几次;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优先接种疫苗:儿童是流感的高风险群体,应尽早接种疫苗。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建议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教育防护意识:教导孩子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减少暴露机会: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注意症状变化: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加强免疫保护: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流感影响,因此应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并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来预防继发性感染。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监测自身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社交活动适度:虽然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对心理健康有益,但在流感流行期间应适当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前往医院等高风险区域。提前规划疫苗接种: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的人群属于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接种流感疫苗。遵循医嘱治疗基础病:确保慢性疾病的稳定控制,按照医生指导规律服药。紧急应对准备:了解自己可能面临的特殊风险,准备好必要的药物和医疗资源,以便在必要时迅速获得帮助。安全接种疫苗:孕妇可以在孕期任何阶段接种灭活流感疫苗,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母亲,还可以为新生儿提供部分抗体保护。关注营养与休息: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足睡眠,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限制不必要的旅行和社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降低感染风险。早期识别症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不要自行用药。严格遵守职业防护标准: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在处理疑似或确诊流感患者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定期接种疫苗: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高风险职业,医护人员必须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监测自身健康:即使有轻微不适也应引起重视,及时报告并接受检查,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强化宣传教育:向师生普及流感防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实施晨检制度:每天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和其他健康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区域,确保良好通风。组织有序的疫苗接种:鼓励和支持在校内开展集体疫苗接种活动,提高接种率。共同维护公共卫生: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宣传活动,支持和配合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照顾好易感家人:特别关注家中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分享科学信息:利用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传播正确的流感防治知识,避免谣言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