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气,源于痒,痛于心,显于怨。比雾阴重,比霾乖浊,是偏执的酸,是浅薄的毒。
Hi,这里是请知。
图源:Connor Danylenko
最近,两个恶性无差别攻击事件刷屏了。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细节时,整个人都麻了。
这些事情发生得毫无征兆,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人群中突然炸开。有人说:“现在的人怎么都这么暴躁,戾气怎么这么重?”这问题看似简单,但越想越心寒。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社会的“戾气”就像一口烧沸的锅,表面平静,底下却已经沸腾得不行,稍微搅一下,油花四溅,烫得人措手不及。
一。
经济压力,带来无尽的焦虑
说真的,现在的生活节奏是不是太快了?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班,还有职场内卷,这些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打工人哪天不是在钢丝上跳舞?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跟我说:“早晨在电梯里碰到个同事,问了句‘最近忙吗’,对方直接来一句‘你会分担吗’。”
听完我都无语了,心想,谁不是一肚子火呢?但问题是,火没地方撒,积压久了,迟早要炸。
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路上司机之间骂得越来越狠;地铁上,有人踩了一下脚,能掀起一场“世纪大战”;甚至超市里排个队,都会有人因为插队翻脸。
戾气无处不在。
但仔细想想,这些戾气背后是什么?是焦虑,是压力,是无力感。有人说:“成年人没有真正的快乐。”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二。
大家的心理素质怎么都变脆了
以前我们会觉得,心理强大的人能扛得住生活的苦。但现在呢?我们心理素质好像真的变差了。
朋友圈的攀比文化、“人均精致生活”的假象,都在拉高每个人的期待值。大家一边被卷,一边还得装得岁月静好。可谁又能一直强撑着呢?
我之前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外卖员,因为配送超时被差评,瞬间崩溃,在楼梯间放声大哭。我看着真的很心酸。
他为什么哭?因为他已经没办法再承受一点点的“失败”了。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根被拉紧的橡皮筋,经不起太大的拉扯,稍微一断,就不管不顾了。
但话说回来,除了个体的脆弱,整个社会也没给我们足够的缓冲空间。
心理健康资源缺乏,职场压力无解,家庭问题无法逃避,这些问题积累久了,最后只能靠情绪来爆发。
三。
社交冷漠,让人更孤独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了?即使表面上朋友很多,但真正能倾诉的,却一个都没有。
大家在社交平台上发的快乐视频,点个赞就算关心了;甚至连微信上的“在吗?”都变成了一种负担。
我有一个朋友,去年情绪崩溃了。后来他跟我说:“当时真的想找人聊聊,但翻遍了通讯录,竟然不知道该找谁。”
听完这话,我沉默了好久。我们总说“一个人挺好的”,但真到那个时候,一个人真的挺不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面对着人群,却觉得更孤独了。孤独感越深,情绪问题就越难化解,戾气也就成了唯一的出口。
三。
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只能任由戾气蔓延吗?说实话,问题很复杂,但我觉得有一点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尝试把“温柔”放进生活里。
举个例子,我有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孩子吵吵闹闹的,全车人都皱眉头。
但旁边一个小伙子突然笑着逗了逗孩子,逗得那孩子咯咯笑了起来,车厢里的气氛瞬间轻松了。那个瞬间,我真的觉得,温柔是可以传递的。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怀,也许这些戾气就会少一点。
当然了,社会层面的改进更重要,比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更多人能有渠道疏解情绪;比如职场上能有更人性化的制度,别再让内卷压垮所有人。
但这些不是我们个人能立刻改变的,所以,至少从我们自己开始,别让戾气成为生活的常态。
写到最后,我想起一句话:“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温暖,只是缺少一点点勇气去传递温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那个带来温暖的人。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鸡汤?但不管怎么样,总比被戾气淹没要好,对吧?
祝好。
编辑:请知
审核: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