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了解,才会关心;
唯有关心,才会行动;
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
—— 珍妮·古道尔
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珍稀动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国际上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珍稀动物灭绝的问题。为此,国际上将每年的4月8日定为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为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色为黑白两色,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类过度捕猎、栖息地减少等原因,不少动物一度濒临灭绝。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金丝猴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主要在树上生活,也在地面找东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金丝猴具有典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成员之间相互关照,一起觅食、一起玩耍休息。在金丝猴的家中,未成年的小金丝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非常调皮,也倍受父母宠爱,但小公猴成年后就会被爸爸赶出家门,只能自己到野外独立生活。
白鳍豚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也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外形有点像小型的鲸鱼,全身皮肤是光滑无毛的。寿命很长但是繁殖率很低,是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白鳍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鳍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朱鹮属濒危鸟类,它是一种稀有的美丽鸟类,在古代,人们认为朱鹮能带来吉祥,被称为“吉祥之鸟”。其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日本、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洋县发现了仅剩的7只野生朱鹮,其余均区域性灭绝。图为飞翔的朱鹮。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黑颈鹤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
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
藏羚羊最显著的特征是头上的一对角,角细长似鞭,乌黑发亮,从头顶几乎垂直向上也被称为“独角兽”。历史记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到达百万只之多,但现在这个古老的物种一度走向濒临灭绝的边缘。图为我国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一只雄性藏羚羊站在开阔的草原上。
麋鹿又名“四不像”,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它原产我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曾广布于东亚地区。麋鹿现在是世界珍稀动物,人类活动的干扰是麋鹿走向野外灭绝的决定因素。图为麋鹿在多雾的森林中穿行于阳光下。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