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乱世赤子 中医名家

文摘   2024-08-16 09:01   安徽  

乱世赤子  中医名家

——民国“国医”韦格六先生生平事略

卢力华

(图片来自网络)

韦格六(1879—1954),名经,号纶仲,字格六,又称贯一山人,安徽省太湖县黄界河晓户冲(今天华镇锦鸡村)人。

韦格六先生所属的韦氏家族,也是世代书香门第。其先世韦煐,咸丰九年经魁,同治元年进士,由内阁中书,升宗人府主事,玉牒馆保举以道员用,分发江苏,历充善后局、课吏馆、官书局等差。

韦格六先生深受家学影响,从小发奋读书。据民国卷《太湖县志·选举志·仕籍》记载:“韦经,附生,皖抚冯派驻日本考察地方自治,民国三年署宁国知县。”“附生”,即附学生员。有的资料称为“拔贡生”,不知何据。

“皖抚冯”,当指清光绪年间的安徽巡抚冯煦。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光绪三十一年(1905),迁任安徽布政使兼任提学使。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安徽巡抚恩铭被徐锡麟行刺死亡后,冯煦被擢升为安徽巡抚。那是一个山雨欲来、是非难分的时代。在处理恩铭被枪杀一案时,冯煦本不想处徐锡麟以极刑,但迫于朝廷压力,只得以“治其狱,不株连一人,主散胁从,示宽大”的办法处理此事。徐锡麟被杀害后,冯巡抚又公开为其题了一副对联,书写在安庆的大观亭里:

来日大难,对此茫茫百端集;英灵不昧,鉴兹蹇蹇匪躬愚。    

冯煦的行为引起朝廷权贵们的忌恨,从此便对他处处加以掣肘,任安徽巡抚之职仅一年,他就被两江总督端方借口“有革命之嫌”而罢官回乡。

由此可知,韦格六先生被“派驻日本考察地方自治”的时间应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之间。但其他资料大都只说留学日本,如家谱记载就是“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大”,其“考察地方自治”之事大概也由于冯巡抚的离任而不了了之。

韦格六先生以附学生员的出身得以留学日本,并被冯煦委以重任,足见他在府学读书时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才引起了冯巡抚的关注,并对他青眼有加,委以重任。

乱世不泯赤子情

韦格六先生与陈独秀(1879—1942)同龄。1901年,陈独秀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遭到清政府通缉,被迫从安庆逃亡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陈独秀回国在安庆筹建安徽爱国会,因被清政府察觉,出走上海。1904年,回安徽创办《安徽俗话报》,使用白话文进行通俗宣传。1907年,陈独秀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并参加1913年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这个时期,陈独秀成为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

韦格六先生在安庆读书及日本留学期间,极有可能受到陈独秀的一些影响。回国后,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忧国忧民、思想活跃的他当然不甘寂寞。

民国元年,韦格六先生就和留日同学程遗滨一起商量办一份报纸,报名定为《民岩报》。“民岩”一词出自《尚书》“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岩”,意思是办报是为了重视和反映民意和民愿。六月一日,《民岩报》正式创刊。第二年,由曾任《燕京日报》主笔,办报经验丰富,且文笔雄健的吴霭航(哑吭)接办。该报直笔揭露社会黑暗,虽多次遭军阀及后来的国民党政府迫害,但颇受省内读者欢迎,发行量最高时多达5000份。著名报人成舍我(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之父)也是其早期撰稿人之一。直到抗战沦陷,陪伴安庆市民二十七年之久的《民岩报》才被迫停刊。    

《民岩报》是民国初期安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在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列举了安徽三家知名报纸,《民岩报》排在首位。

民国三年(1914),韦格六先生被委任为宁国县知事(即县长)。民国二十五年《宁国县志·政治志上·职官表》(第104页)载,“韦经,太湖人,廪生,三年任。”其继任者李建基亦为“三年任”,可见韦格六先生在宁国任职时间不到一年。

此后,韦格六先生还担任过安徽省财政厅第二科科长、安徽省统税局局长等职务。

抗战爆发后,韦格六先生曾携家眷回太湖乡下避难。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安徽全省沦为敌后战区,安徽省临时参议会在立煌县(今金寨县)成立,韦格六先生应友人之约,任第一届临时参议会秘书处秘书。秘书处是处理参议会日常事务的机关,设秘书长一人,秘书二人,职员八人。据说,“因当时议会徒具虚名,无补实际,任职不久,便辞职回乡”。

回到太湖不久,恰逢太湖参议会成立。大家钦佩韦格六先生刚直不阿、敢于为民请命的秉性,又公推他为太湖县参议会会长。但是在当时背景下,县议会同样是个摆设,开展有补实际的工作十分艰难。有一次,太湖知名人士、议员李淑道针对当时政弊提出五条提案,却在议会开会时遭到部分议员的反对,他一怒之下退出会场,以示反抗。后来,经过参议长韦格六先生从中调停,才勉强通过。    

韦格六先生本来就不愿卑躬屈膝,迎合国民党反动政府,而当时国民党当局专横跋扈,岂能接受参议会的批评和建议?韦格六先生虽多方努力,据理力争,但是效果甚微。古人云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韦格六先生便将议会的事务交给副议长负责,自己移居宜城,悬壶济世

宜城悬壶济苍生 

 

韦格六先生“年少喜阅方书”,并跟着哥哥学习医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周游大江南北,四处拜访名医学艺。

留学日本期间,韦格六先生不仅如饥似渴地钻研日本现代医学,还注重了解和研究日本医学的现状,专门撰写了《医学志林》一书,向国内介绍日本医学。

后来又一度专心学习西医,但因为自己患病被西药所耽误,重新回头钻研中医经典。他认为中医的根本在于《黄帝内经》,于是埋头深究《内经》数年。终于在1927年,同时完成了《内经气化篇》和《针灸菁华》两部中医著作。

《内经气化篇》卷上为气化总纲,辑录《内经》中有关气化理论之条文,并加按语阐释,卷下论五运六气之证治,包括初之气常变证治,直至六之气常变证治,逐一论述,同时加按语明示。韦格六认为《内经》乃中医基本理论之典籍,气化学说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纲要,故汇集《内经》有关气化的经文,阐述其精髓,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对研究中医气化理论大有裨益。

《针灸菁华》全书分上、下两卷,附小儿推拿法一卷。上卷收录特定穴、子午流注和针刺法等歌诀及图表,包括井荥俞原经合歌、子午流注时穴表、灵龟飞腾图等三十八篇;下卷收录《金针赋》、《席弘赋》、《标幽赋》、《百症赋》等歌赋二十二首;附录小儿疾病诊察、辨证及治疗手法的歌诀二十首。    

这两部中医学著作的问世,在中医学界影响很大,奠定了他在中国中医学界的地位。不久,他付上海参与并见证了中央国医馆的成立。

清末民初,西医东渐,中西医论争开始成为近现代社会卫生争论的核心焦点。那些有着留洋背景的学者精英们,大都对中医持否定态度,而对西医则崇拜有加。1929 年 2 月 23 ~ 26 日,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上,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获得通过,提案内容包括旧医登记行医、禁止登报介绍旧医、禁止成立旧医学校等。至此,中西医之争达到高峰。然而,全国各地医药团体、中医医士纷纷为之奔走呼号。同年 3 月 17 日,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在上海宣告成立。

1930 年 1 月,裘吉生、蒋文芳提议仿“中央国术馆”建中央国医馆。5 月 7 日,国民党中央委员谭延闿、胡汉民、陈肇英、朱培德、邵元冲、焦易堂七人,在国民党中执委会政治会议上再次提议设立中央国医馆,以便用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医学术,并将具体工作分为四类:学说的整理、诊断法之整理、药品的研究、针灸法的整理。

经过不懈斗争,冲破重重阻力,中央国医馆成立大会终于在1931 年 3 月 17 日上午九时许准时召开,发起人及各省市代表到会者共计二百一十七人。会议当天通过了《中央国医馆整理国医药学术标准大纲草案》,中央国医馆在“废止旧医案”的浪潮中诞生。上海《医界春秋》出版纪念特刊,上海《中医世界》杂志第三卷第十三期出版“中央国医馆成立纪念号”专刊,《中华医药报》当天也出了纪念刊。这一天被确定为“国医节”。全国中医界为之欢欣鼓舞。   

(图片来自网络)

 4 月 17 日,推举焦易堂为馆长,施今墨、陈郁为副馆长,并通过《中央国医馆理事会章程》。在首任理事包括邵力子、陈立夫在内四十七人中,韦格六先生位居第三十名。这足见他在当时全国中医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韦氏家谱中提到“公曾在上海参加全国中医考试,荣获第二名,得奖匾一块,称‘国医 ’二字”。奖匾为铜质,二行五字,上面是十分醒目的“国医”二字,下面是“韦格六”三字。据说,韦格六先生此后行医,便将该匾悬于门楣,非为炫耀,而是自警自励,莫负“国医”称号。

韦格六先生果然厉害!厉害的不仅是他的医术,更厉害的是他的医者仁心。

他移居宜城后,开业行医,治病救人。来就诊者,不计报酬,遇到实在贫困的求医者,他同样精心医治,却分文不取。到了晚年,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凡有求医者,他照样接诊,口述药方,让儿辈抄录后交给求医的人。他医术高明,求医者络绎不绝。他不顾年老体弱,总是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直到1954年七十五岁去世。

韦格六先生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典型,他在中医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博学多才交游广

韦格六先生不但聪慧过人,博览经史,还对星相、卜筮、奇门遁甲、气功等皆有研究,只是从不轻易向人说起。他除了著有《内经气化篇》、《针灸菁华》、《医学志林》、《伤寒针度》等中医学著作以外,还著有《道德经正义》一书。这些著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韦格六先生的学术造诣。

晚清秀才,留学东瀛的身份和经历,以及在省财政厅等处任职的经历,不仅丰富了韦格六先生的阅历和见识,开阔了他的眼界,有机会看清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也让他有机会结识当时的许多社会贤达。据《太湖文史资料》(第六辑)载,韦格六先生与桐城的光明甫先生、六安的沈子修先生、四川的李大防先生、湖南的陈朝爵先生等人过从甚密,常有诗词唱和。    

光明甫(1876-1963年)名光昇,安徽桐城北乡(今枞阳县)人,教育家、法学家,同盟会会员,民革党员。1905年,光明甫东渡日本,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当时孙中山正在日本组建同盟会,他经同乡陈独秀和章士钊的介绍,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参加了同盟会。光明甫和韦格六先生算是留日同学。1926年,光明甫与毛泽东在武汉革命政府工作过一段时间,协助共产党人开办党务干部学校,为全省培训党务干部120余人。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巡视长江。不但与其见面,还热情邀请他出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后任安徽省第一任文史馆馆长。光明甫为新中国初期安徽教育事业和文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小贡献。

沈子修(1880-1955),原名全懋,霍山县与儿街人。早年毕业于清朝两江师范学堂。1938年,应朱蕴山和安徽省主席李宗仁之邀,到六安参与组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担任组织部部长,与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张劲夫合作共事,团结进步力量,支持抗日救亡运动,为推动全省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作用。其时,韦格六先生正任安徽省临时参议会人秘书,二人应有过往。

李大防,字范之,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两江总督李宗羲之子。李大防曾任职于安徽省烟酒专卖局。李大防喜欢诗词,有《啸楼集》。

陈朝爵(1876—1939),字慎登,号芚广,湖南长沙人,早年入长沙学府,受知于湖南提学使吴庆坻。后执教于湖南长沙楚怡学堂、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安徽秋浦弘毅学舍、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学校,与姚永朴、李范之、杨铸秋并称安徽大学四老!    

可惜的是,韦格六先生与当时这些社会贤达之间唱和的诗词,在抗战时期已经散失,如今难得一见先生遗作。

下面是韦格六先生书赠其侄的一首诗:

乱世亲朋各一天,流离骨肉更堪怜。

归思莫逐还乡恋,客食惟〇薄俸钱。

早料大难来此日,未知相见在何年。

天心人事如能合,珍重修治是福田。

身逢乱世,骨肉流离,有家难归,生活艰难,大难来临,相见无期。写给亲人的诗作,自然没有客套,完全是真情流露。尽管如此,诗人并不绝望,相信天心人事终有能合的一天,谆谆告诫侄辈,一定要牢记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诲,坚守本心,为国家、为百姓、也为自己多种福田。

寥寥数语,先生的济世风神和不屈风骨跃然纸上。

韦格六先生不仅工诗,也善书法,工王羲之《十七帖》,尤喜狂草,据说被认为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之风格。可惜生当战乱,诗词、书法散佚不存。

韦格六先生出生于名门望族,故居在锦鸡村大河组。背倚锦鸡林,门对凤凰山,上下两重,青砖到顶的四合院建筑。可惜年久失修,早已拆除。韦格六先生严于律己,清廉正直,不置田产,不留存款,倘若泉下有知,想来也不会惋惜吧!

昔人已矣!所幸国医的故事依然传颂乡里,国医的著作依然流传于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参考资料:

1、《太湖县志》

2、陈仁寿主编《青囊.菊天下》

3、《太湖文史资料》(第六辑)

         

 

         

 

   

         

 

         

 

         

 

   

味曦咀月
品味晨曦,致力创新。发布文学作品,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