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历史文化浅探
卢力华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正好处在神秘而又奇特的北纬30°线上。
太湖县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古皖国,西汉时为湖陵邑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仍属庐江郡。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始置太湖左县。隋朝开皇初,太湖县所属的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湖县。
历史上有一条贯通南北方的古驿道穿县而过,是江淮和湖广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小池驿是古驿道上有名的驿站之一。早在三国时期,魏将曹仁就在县内修筑上格城,抵御东吴。王阳明率领明王朝的大军曾经经由这条驿道去江西平定宸濠之乱。王阳明路过太湖攀登龙山时,还即兴写下《游龙山》一诗,抒发他“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州”的宏伟抱负。明将史可法曾重修上格城以抵御张献忠的部队。林则徐从这条驿道赶赴虎门销烟时曾留下关于小池驿的日记。太平天国时期,英王陈玉成率领大军联合捻军在上格城一带连营数十里,与曾国藩的湘军厮杀多时,迫使直逼天京门户——安庆的湘军不得不转攻为守,在这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黄沙空掩征人骨,战马犹嘶野树风。”至今游人仍然不胜感慨:“临蔓草荒烟,犹怀野火残烽,故垒萧萧嘶战马;对秋山红叶,恍听霜天晓角,戍楼隐隐现旌旗。”
纵观太湖古代史,四个方面尤为突出。一是丰富的远古遗存,二是深厚的宗教文化,三是多元的移民文化,四是骄人的科举业绩。
1.1远古遗存遍布县境
太湖县内已经发现的很多处新石器至先秦时代的遗址。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就有王家墩文化遗址、吴河遗址、余家墩遗址等多处。这些遗址大多跨越新石器到商周时期。出土的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玉铲,商代的玉璜、玉玦,春秋时代的玉龙钩、青铜铎,秦瓦当砚和汉昭明镜,等等。玉器、青铜器历来是等级地位的象征。这些精美的玉器、青铜器有力地证明,在太湖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很早就形成了远古的人类集聚地,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形态。
丰富的古代遗址、文物表明,先民们很早就在太湖大地上生活,是他们开拓了太湖这块沃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可是,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个朝代大都定都北方,荆楚地区和岭南地区文明程度相对较低,以致一直被视为蛮方。直到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设县时,还被称为“太湖左县”。直到隋开皇十五年才去掉“左”字,成为堂堂正正的“太湖县”。但是,地方相对偏僻,又近蛮方,不仅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封建正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也较小。原生态的社会土壤,落后的农耕生活,纯朴的民风,加上绝佳的自然山水风光,倒是为宗教的传播和扎根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1.2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太湖县山明水秀,景色清幽,自古就吸引着名士和僧道来此修炼或卓锡弘法。战国时代的淳于氏,官居司空,“于邑之北山隐焉,后人遂以名山。”这就是司空山的来历,淳于氏是《乾隆太湖县志》中记载的第一个明贤,《同治太湖县志》则放在“隐逸”之中,视为隐士,不知道淳于氏是不是受到了老庄的影响?第二个明贤是汉代的太湖本土的梅福。这位梅福却十分了得,“成帝时为南昌尉。见王氏五侯子侈靡,数因县道上变事辄报,罢。永始中,王曼子莽封新都侯,权倾诸父。福复上书,请削王氏威柄,不纳。遂归隐于邑之香茗山……”又一个隐士!不!好一个明察秋毫而又敢于挑战权贵的勇士!一个因贪恋山水而隐,一个因洞明危机而隐,殊途同归,开太湖隐逸风气之先。梅福归隐后,先后在香茗山和百药山(今名白乐山)修炼仙丹,云游四方,在苏州吴市门、舒城梅山、江西新淦玉笥山均留下行踪,成为胜迹。相传东汉末年的著名方士左慈,自号乌角先生,少居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曾往来太湖玄妙观修炼,并运用法术从司空山移来一棵古松,栽在门前,从此“玄庙古松”成为太湖著名的四景之一。
两晋之际,西域高僧佛图澄前来东土弘扬佛法,在得到朝廷允许之后,所经州县,皆修建佛寺,一共建了八百九十三所。太湖佛图寺即是其中之一。从此佛教传入了太湖。两百多年后的北周武帝下令禁止佛、道二教,刚刚从达摩手中接过禅宗衣钵的慧可南下来到太湖,濯锡狮子山弘法,保存了禅宗一脉,成为次子二祖。后来在司空山传衣石旁将衣钵传给三祖僧燦。
慧可从达摩那里继承的禅宗,传至五祖弘忍,当时神秀为首座弟子,本来应当继承成为六祖,可是弘忍却发现一个从广东来求法、在寺中干粗活的僧人慧能更堪担当弘扬禅宗的重任,于是在深夜将衣钵传给慧能,并令他逃回南方去。弘忍将衣钵传给慧能之后,禅宗分裂成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禅和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以渐修为特征的北宗禅长期活动于长安一带的北方,占尽天时和地利,以顿悟为特征的南宗禅一直活动于偏远的南方,未被重视。唐天宝年间,在太湖司空山弘法的慧能弟子本净禅师奉诏进京,舌战众禅师,“帝及四众莫不称善而罢。”本净禅师蒙赐金还山后,大兴土木,扩建无相寺,一时名声大噪。大概是出于敬仰和缅怀慧可的缘故吧,从唐代起,不仅许多高僧前来太湖建寺弘法,而且许多名士也慕名而来。唐代名相狄仁杰,伟大诗人李白、白居易,都在太湖留下了足迹。
宋代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在其著作《舆地纪胜》中,三处提到太湖四面山的大中寺,并记载了唐宣宗李忱即位之前“尝避祸祝发为比丘,周游天下,筑庵隐于是”。李忱被大臣迎回朝廷登基后,大兴佛教。据说曾敕改四面山四面寺为大中寺,并从长安运来十二根大理石柱,大兴土木,扩大其规模,恢弘其气象,以显皇家气派。此后,高僧大德竞相来太湖,择山建寺,一时间宝刹相望,佛声相闻。这种状况几经波折,到北宋末年发展到高峰。海会寺、龙门寺、西风禅寺、大中寺、真乘寺、弥陀寺等等,数不胜数。临济宗杨岐派二代传人守端大师住持海会寺,使行将衰落的临济宗得以中兴,并且不断壮大,乃至远播海外,影响深远。
宗教深刻地影响了太湖的历史和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太湖人的性格。宗教文化的流传使得太湖民风淳朴,容易安于现状,而进取不够,经济发展缓慢。太湖文人也往往耽山水、爱隐逸、看淡功名。除了前面说到的淳于氏、梅福,载入史志的宋代有向荣向处士,元代有黄信一、吴介两人,明代更达七人之多。而明代以前有记载的科举及第的进士仅两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代移民进入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3明初移民多元融合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两支大军,在皖、鄂、赣三省交界一带发生反复争夺战,导致这一地区的百姓大量伤亡,流离失所。至明朝建立,太湖县仅剩二万余人。
洪武三年开始,朝廷有计划地从人口密集,且受战争影响较小的江西饶州、安徽徽州等地迁移大量人口至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由于当时将迁移人口集中到鄱阳湖边的一个名叫瓦屑坝的渡口,然后乘船顺江而下进入安徽,或溯江而上进入湖北。据传,进入太湖的移民人口比当地的土居户人口还要多。为了防止移民思乡,规定只须记住来自瓦屑坝,以致太湖县的大多数姓氏都自称源自瓦屑坝。
饶州,隋朝至元朝的行政区划名,位于江西东部。西接抚州,东邻安徽徽州(后来划归江西上饶)。王安石的家乡临川就在抚州,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就多达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如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等。朱熹的家乡婺源紧邻饶州。朱熹热爱理学集大成者,在文化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夹在两个科举文化昌盛的地区之间,饶州一带科举文化十分兴盛。
当年的饶州百姓们,被迫抛弃了故土,告别了亲人,放弃了经年积累的财富,却带着铭刻在骨髓里的故乡文化,来到陌生的土地上,筚路蓝缕,垦荒耕种,重建家园。
在新建的家园里,铭刻于骨髓的文化又被他们从记忆中复制出来,再现在新建的家园里,与太湖的本土文化交相辉映,互相融合。太湖大地上原有的浓厚的宗教文化,特别是历经上千年积淀的禅宗文化,与他们带来的带有浓重理学色彩的科举文化相融合,便逐渐形成了性格耿直、好恶鲜明的“太湖诤”(胡缵宗语)。明代的太湖人周玺、吕衡、雷演祚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
周玺(1461~1507),字天章,号荆山,太湖人,明朝弘治九年进士,官至顺天府丞。周玺正直敢言,论辩深切,忠心耿耿,嫉恶如仇,人称“周铁汉”。他敢于忤逆宦官刘瑾,刘瑾矫旨逮捕周玺至诏狱,拷打至死。吕衡被誉为“铁面御史”,雷演祚更以铁胆忠心而名载《桃花扇》。
明朝末年,太湖再次陷入大动荡。史可法与张献忠反复争夺太湖县城,导致太湖人口锐减,元气大伤。据同治卷《太湖县志》载,“(明)户:八千三百四十三。口:四万七千三百七十九。徭丁九千九百二十三”,“顺治二年编审,仅得人丁四千六百七十四”,不及前者一半。而且,人口增长缓慢。康熙五十二年,“编户:二千一十二。口:二万一千一百一十一”。到了乾隆末期,人口增长出现井喷。五年编审,新增人丁由数百猛增至数千、数万。同治五年,“实在丁口八十万零六千八百六十二名”。
经过清初一百五十余年的积累,太湖的经济、文化发展再次进入快车道。随着乾隆后期余德洋、李长森的科举入仕,太湖在嘉道年间及其之后的科举考试中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4科举成就显赫骄人
元末明初的连年混战,太湖一带民不聊生,人口锐减。明朝初年为了发展生产等原因,从江西的鄱阳和婺源等地迁徙大量人口到安徽江淮一带安家落户。这些移民离乡背井,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江右崇尚理学和科举入仕等文化基因。明朝社会的逐渐安定和经济的逐渐繁荣,崇尚科举取仕政策的积极推行,也大大地刺激了这些远离家乡、急需开拓新天地的年轻人的读书兴趣。洪武二十年丁卯科就有刘得、程煜两人同科考取举人,永乐十年壬辰科就有方复考取进士。有明一代,一共考取进士十四人,举人四十三人(含武举四人)。
明末清初,太湖一带再次遭到反复屠戮,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教育文化也几乎陷于停顿状态。顺治一朝,太湖县仅有路中骏一人在顺治十一年甲午科中式举人。康熙、雍正两朝考取进士四人(其中武进士三人),举人十四人(含武举六人)。乾隆一朝考取进士三人(含武进士一人),举人五十三人(含武举二十七人,超过半数)。清朝建立到乾隆末年,太湖仅考取进士七人(含武进士四人,超过半数)。嘉庆元年赵文楷大魁天下,高中状元以后,太湖县学子在科举考试方面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中式人数大增。一百一十年间,考中进士五十八人(含武进士十一人),举人二百二十八人(含武举六十二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太湖科举考试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明朝后期(嘉靖二十年至明末)的一百年间,考取进士十人,平均十年一进士。第二个是清朝嘉庆元年至清末的一百余年间,考取进士六十五人,平均两年一进士。按每三年一榜计算,这期间太湖几乎每榜两进士。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仅据史料记载,在历朝科举考试中,太湖县中状元三人,文武进士八十一人,文武举人三百四十二人。
太湖县文武进士、举人统计表
(据民国卷《太湖县志·选举志》统计)
皇帝年号 | 进士 | 举人 | 武进士 | 武举人 |
宋 | 1 | |||
元 | 1 | 1 | ||
洪武 | 2 | |||
明永乐 | 1 | 6 | ||
景泰 | 1 | |||
天顺 | 3 | |||
成化 | 1 | 2 | ||
弘治 | 2 | 5 | 1 | |
正德 | 2 | |||
嘉靖 | 2 | 8 | ||
隆庆 | 2 | |||
万历 | 3 | 7 | ||
天启 | 2 | |||
崇祯 | 3 | 3 | 3 | |
清顺治 | 0 | 1 | ||
康熙 | 1 | 7 | 2 | 4 |
雍正 | 0 | 1 | 1 | 2 |
乾隆 | 2 | 26 | 1 | 27 |
嘉庆 | 8 | 26 | 1 | 10 |
道光 | 11 | 35 | 6 | 22 |
咸丰 | 1 | 9 | 1 | 7 |
同治 | 7 | 35 | 5 | |
光绪 | 20 | 61 | 3 | 18 |
合计 | 66 | 243 | 15 | 99 |
长期以来,太湖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科举的佳话。
1.4.1十里两状元 “十里两状元”中的“两状元”指的是赵文楷和李振钧。赵文楷(1760-1808),字逸书,号介山,乾隆五十二年(1787)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官翰林院编修、朝廷正使、山西雁平道。嘉庆五年(1800),赵文楷以正使身份出使琉球,册封中山王尚温,“廉洁之声,著于海外”,琉球人建祠纪念,增进了中日友好。嘉庆九年,任山西雁平兵备道,嘉庆十三年(1808)因操劳过度卒于任上。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槎上存稿》、《中山见闻录》等。赵文楷为官清廉,去世后全靠亲友捐资,才由其夫人王氏将灵柩运回太湖安葬。赵文楷本是太湖县望天乡人,距离县城百里之遥。王氏为了更好的教育两个孩子,于是将家安在了太湖县城,后又移至寺前河。
李振钧,太湖县城西乡树林冲人,江宁布政使李长森次子,刑部尚书、太子太保李振祜的异母弟,道光八年(1828)举人,道光九年(1829)状元。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著有诗集《味灯听叶庐诗草》等。
因为树林冲距县城不过十余里,故有“十里两状元”之美誉。
1.4.2父子鼎甲传胪 清代科名佳话:父子鼎甲传胪:江苏江宁秦大士(乾隆壬申状元)、子承业(乾隆辛丑传胪)。 安徽太湖李长森(乾隆甲辰传胪)、子振钧(道光己丑状元)。浙江钱塘许乃普 (嘉庆庚辰榜眼)、子彭寿(道光丁未传胪)。
1.4.3一门十三进士 “一门十二进士”出自树林冲李氏,实际上应该是“一门十三进士”。树林冲李氏俗称“南门李”,是明朝初年从江西瓦屑坝移民太湖的李巨诚的后裔。据《李氏廷芳公支谱》记载,李巨诚长子李志忠支下有李淳、李万杰两名进士;次子李志材支下有李长森、李振祜、李振翥、李长蓁、李振庸、李世彬、李振习、李振钧(状元)、李德泂、李德星、李德鉴等十一名进士。合计十三名进士。其中,李长森官至按察使、布政使,李振祜官至刑部尚书、太子太保,李振翥官至盐运使、按察使。树林冲李氏在太湖科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1.4.4五凤齐飞 “五凤齐飞”出自“北门李”。谱载“北门李”迁湖始祖是李和,主要居住在太湖县城北面的四面畈一带。“北门李”一共有七名进士:李拔、李国杞、李国榛、李国棠、李国梓、李国楠、李书翰。因李国杞、李国榛、李国棠、李国梓、李国楠五人系兄弟(李国梓为堂兄弟),故以“五凤齐飞”享誉远近。其中李国杞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浙江学政;李国榛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司行走。
太湖李氏中还有“罗溪李”一族出了一名进士,即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三甲第八名李英。李英曾任丰都知县,加同知衔。
太湖李氏其他支系的族谱,也有记载本支系曾经出了进士的,有待考证。
1.4.5四代翰林 “四代翰林”是指赵文楷家族。赵文楷、其子赵畇、赵畇之子赵继元、赵继元之子赵曾重四人都曾经任职翰林院。赵文楷的另外两个孙子赵环庆、赵继泰兄弟二人也考中进士,赵氏一门共有六名进士,故享有“四代翰林”的美誉。除赵文楷外,赵畇(1808-1877)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官;赵继元(1828-1897)曾任翰林院庶吉士、按察使;赵曾重(1847-1912)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以故的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就出自这个家族。
1.4.6父子三进士 太湖历史上的“父子三进士”至少有两家。一家是“李氏三进士”:即李长森(1756-1823),字木三,号荫原,又号穆川,乾隆四十九年(1788)进士,曾任贵州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李长森长子李振祜(1777-1850),原名裕,字受之,号锡民,又号仪叔,嘉庆六年(1801)进士,曾任刑部尚书、太子太保;次子李振钧(1794-1839),字秉亭,号仲衡,又号海初,小名燕生。光绪九年(1829)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著有诗集《味灯听叶庐诗草》。
另一家是“徐氏父子三进士”:即徐家鼎(1840-1892),字象山,号铸萤,晚号蕉村老农,同治七年(1868)进士,曾任山西道监察御史。长子徐德沅(1859-1902),字伯江,号芷帆,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次子徐德溉(1861-?),字伯到,号养吾,国学生,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工部主事。
有趣的是,李氏三进士居住的树林冲与徐氏三进士居住的徐家宕相距不到十里。
1.4.7兄弟进士 太湖的兄弟进士有许多,其中朱延薰、朱延熙兄弟进士值得一提。朱延薰(1846-1895),又名忠焘,号舜琴,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朱延熙(1852-1914),名忠烺,号益斋,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曾任臬司、提学。其子朱湘(1904-1933),字子沅,“清华四子”之一,著名爱国诗人、散文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夏天》《草莽集》《石门集》等。
1.4.8一榜多进士 太湖县的科举成绩,还可以从一榜多进士得以体现。安徽省每科取中进士人数在十四人左右。而太湖县曾经十三次一榜考中多名进士,实属难得。
1.5科甲蝉联文风鼎盛
除了以上流传的科名佳话以外,太湖县为人所称道还有“科甲蝉联,文风鼎盛”。
1.5.1科甲蝉联 太湖县“科甲蝉联”不仅表现在科举及第人数之多,还表现在小小县城居然有十二次在会试中两人以上同榜进士及第。其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吕调元、袁祖光、李德星、汪松乔四人同榜;嘉庆七年(1802),李振翥、王廷元、李长蓁三人同榜;光绪十五年(1889),徐德沅、赵继泰、朱延薰三人同榜;光绪十八年(1892),胡令宣、王梦鳌、汪遇隆三人(均为武进士)同榜。二人同榜进士及第多达九次。由此可见,科甲蝉联所言不虚。这些蝉联年份基本上在嘉庆之后,当年太湖县经济、教育、文化之繁荣也可见一斑。
一榜两人以上的有十三次;
嘉庆七年壬戌科吴廷琛榜,李振翥、王廷元、李长蓁三人上榜;
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龙汝言榜,李世彬、王之道二人上榜;
道光六年丙戌科朱昌颐榜,李振习、方木生二人上榜;
道光九年己丑科李振钧榜,李振钧、李国杞二人上榜;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恩科萧锦忠榜,李国棠、李国梓兄弟二人上榜;
同治元年壬戌科徐郙榜,李国楠、韦瑛二人上榜;
同治七年戊辰科洪钧榜,赵继元、徐家鼎二人上榜;
同治十年辛未科梁耀枢榜,赵环庆、程炳星二人上榜;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张建勋榜,徐德沅、赵继泰、朱延薰三人上榜;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吴鲁榜,郭囧、方霆二人上榜;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刘福姚榜,徐德溉、李书翰二人上榜;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武科),胡令宣、王梦鳌、汪遇隆三人上榜;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王寿彭榜,吕调元、袁祖光、李德星、汪松乔四人上榜,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还要多。(据民国卷《太湖县志·选举志》统计。)
可惜的是,两年后科举考试就被废止了。不然的话,将会有更多的太湖人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国效力。
至于乡试,太湖县曾经有多科同时中式十人及以上,不再赘述。
1.5.2文风鼎盛 科举之盛不仅表明教育兴盛,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其表现之一就是古今太湖文人不废笔耕,撰著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有十三人著作三十五部,清代有一百一十人著作一百九十八部。这些著作里面,不仅有诗词文集和戏剧等文学类著作,还有天文学、医学等科学专著。周玺的《垂光集》二卷、王大枢的《西征录》七卷、赵文楷的《石柏山房诗存》、李振钧的《味灯听叶庐诗草》,石庞的戏剧,蔡呈图的《天文律吕》、刘铉的《天文明解》,众多太湖人的著作汇进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共同浇灌着今日的文化大观园。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写下这些文字,不仅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共同关心和发掘太湖既往的历史文化,也希望这些文字可以激发更多太湖儿女在发奋学习或努力工作之余,多多了解家乡,进而了解中国;热爱家乡,进而热爱中国;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太湖,进而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