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朱湘之死

文摘   2024-06-23 19:44   安徽  

朱湘之死

         

 

卢力华

一般来说,悲剧有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之分。但归根究底,都是社会的悲剧。

关于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朱湘之死,似乎归于性格悲剧的人多于归于社会悲剧的。最典型的如与朱湘接触并不多的梁实秋的说法:“我觉得他(指朱湘)的死应由他自己的神经错乱负大部分责任,社会之‘冷酷’负小部分的责任。”(见梁实秋《论朱湘先生》,载1933年12月30日《益世报》)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童年的阴影

         

 

朱湘,安徽太湖人。其父朱延熙与伯父朱延薰“兄弟进士”,均入翰林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初秋,朱延熙奉调湖南辰州盐巡道。次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初六),朱湘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谱名文同,字子沅。

当年7月,朱延熙调任湖南盐法道兼海关道。朱湘随父迁居长沙。朱延熙公务繁忙,难以顾及家庭。朱湘的生母系张之洞的侄女,“性温且敏,通书史,解音律,而尤精于琴操之学”。天赋极高的朱湘,在贤淑高雅的母亲的精心抚育下,其艺术细胞得以充分激发。不幸的是,朱湘4岁时生母却因病去世。非常可惜,再也无人能够填充母亲去世后在朱湘心中形成的空白,神童陷入空前的孤独在所难免。

朱延熙只得时常将幼年的朱湘带在身边。而海关道少不了与外国人打交道。高个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和同为黄皮肤的日本人蛮横无理、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的行径,不但使朱延熙深感屈辱,也在幼年朱湘的心灵里留下不可抹去的阴影。

宣统元年(1909),朱湘进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紧接着因连年自然灾害长沙发生“抢米事件”,并将外国领事馆住宅、洋行、邮局、教堂等尽行捣毁。英法美德各国十分嚣张,以军舰配合清军镇压,逮捕民众数百人,伤亡无数。署理湖南按察使的朱延熙身处旋涡的中心,自然更加繁忙,身心俱疲。    

宣统三年(1911),朱湘8岁。“山雨欲来风满楼”,朱延熙毅然辞官还乡。民心是杆秤。临别之时,长沙市民难舍难分,摆着鲜花为朱延熙送行。长沙城万人空巷,甚至有人哭着不让他们离开。

已经8岁的朱湘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母亲的去世,父亲的屈辱,在幼年的朱湘心灵里怎能不留下浓重的阴影?唯有百姓对父亲的爱戴,让他终身对长沙心怀留恋。

弗洛伊德说:“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他的一生”。这也许是成年后的朱湘比一般人更加孤傲,也更加讨厌外国人的原因。

         

 

二、少年的悲欢

         

 

朱湘跟随父亲回到老家太湖县山里的弥陀镇,住进一处名叫百草林的老房子。朱延熙一生为官正直清廉,“外任十载不名一钱”。朱湘被送进距家数里的乡塾读书。这里不仅有小伙伴,学习生活也相对自由一些,放学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好景不长。两年多后,父亲去世,年幼的朱湘一下子失去了依靠。父亲没有什么物质遗产留给朱湘,只是在临终时将他和四哥一起托付给大哥朱文焯。朱文焯系朱延熙堂兄之子过继的,与朱湘兄弟并非同胞,且年长26岁。

朱湘被长兄带到南京,进入江苏省立第四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工业学院预科学习。据说长兄性情十分暴躁,朱湘稍有差错,便会挨打。

所幸的是,朱湘的二嫂薛琪瑛慧眼识才,认为朱湘能成大器,便资助他到上海青年会专攻英语,为朱湘后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国八年(1919),16岁(虚岁,实则刚满15周岁)的朱湘顺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三、青年的求索

         

 

朱湘被插入清华中等科三年级就读,将在这里度过八年时光,然后才能赴美留学。学校的教育是为留美做准备的,不仅学制、课程等全部照搬自美国,在校内连汉语也被英语取代了。这不能不令人赞叹薛琪瑛的先见之明。

进入学校后的头三年,朱湘表现温顺,学习刻苦,身心得到较好的发展。五四运动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学创作逐渐勃兴。渐渐地,学校太多太严格的规矩令他不能满意,清规戒律束缚了他的自由发展。对于文学的热爱使他在学校里崭露头角,18岁的朱湘很快就跻身于“清华四子”之列,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1922年1月,朱湘的新诗《废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废园”无疑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不仅是当时清华园的一个隐喻,也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隐喻。

于是,创作新诗、编辑刊物、探究新诗的形式,占据了朱湘的日常。他甚至针砭学校教育,公开发表杂感《精神教育》一文,认为教育的目的一是入世的,主应物,一是出世的,主审美,即精神教育。惟其如此,我国的精神文明方有发扬光大的机会。“六三惨案”爆发,闻一多因此被强制留级,心灵长期的被压抑,终于点燃了朱湘骨头深处的反抗精神之火。

清华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以及种种陈规陋习,与朱湘理想的精神教育严重冲突,激起了他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强烈抵抗。他向失望挑战,有意识的逃课、迟到,最终宁可被学校开除也不认错,不得不离开清华园。

投身社会的朱湘来到当时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打算读书写作,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并且满腔热情地投入文学研究会的怀抱。    

包办的婚姻又给朱湘这只云雀的腿上系上了一条链子。婚后,经济压力骤然加大。在二嫂薛琪瑛介绍下,朱湘进入南京建邺大学任教,编辑诗集《夏天》准备出版,致力于翻译外国诗歌。

朱湘的译诗发表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推荐朱湘到上海大学任教。当时,于右任任校长,邓中夏任总务长,瞿秋白任学务长,陈望道任中文系主任,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萧楚女等到校授课。上海大学实际上是由共产党直接创办的一所干部学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朱湘创作发表《哭孙中山》,预言“华夏之魂已到复活的辰光”;“五卅惨案”发生,英国海军陆战队武装占领并强行封闭上海大学,朱湘创作长篇叙事诗《猫诰》,对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为非作歹予以强烈的抨击。

朱湘失业,应朋友之邀到北京适存中学任教,创作《热情》一诗,表达了要扫除丑恶、创造光明、干一番事业的愿望:“我们要世间不再有寒冷/我们要一切的黑暗重光”。

《采莲曲》发表。《采莲曲》不仅是朱湘新诗探索的艺术结晶,更是他理想生活的艺术呈现。苏雪林这样描述亲耳聆听朱湘朗诵此诗的情景:“其音节温柔飘忽,又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簸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沈从文认为朱湘是“用东方的声音,唱东方的歌曲。”

“三·一八惨案”发生。诗人、作家们纷纷写诗作文抨击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揭露当局的暴行,歌颂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朱湘也创作了《光明的一生》,表达对牺牲者的哀悼。

参与《诗镌》的策划和编辑,但不出一月,即因见解不同与闻一多交恶,朱湘退出编委。后来许多人以朱湘为新月派诗人,其实只是共同参与探索新诗的形式而已,朱湘的诗大多发表在《小说月报》。    

朋友们没有忘记朱湘,竟与校方反复交涉,校长曹云祥同意朱湘重返清华园读书。朱湘却因为经济拮据想放弃,是好友罗念生慷慨解囊帮助了他。清华文学社重新恢复,朱湘成为领军人物。

他还自费创办《新文》,自写、自编,自己发行。《草莽集》出版,屡获好评,朱湘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6月清华毕业,《小说月报》17卷号外一次发表朱湘的8篇论文。

8月,罗念生再一次慷慨解囊,朱湘得以顺利启程赴美留学。

         

 

四、异国的辛酸

         

 

留美期限是五年。朱湘先进入劳伦斯大学,计划一年后即可毕业,然后到耶鲁或哈佛,花三年拿下博士,余下时间去美国或欧洲游学。

可是,朱湘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钱。每月80元官费,别人不够用还要家中寄钱补贴,朱湘却要节省出40元寄给妻子。正是因为拮据,他不能和其他同学那样广泛交往。只能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广泛阅读,写诗和译诗,要“用世界眼光”向国人介绍外国文学。

作为华夏子民,朱湘常常感受到来自西方的歧视。他写信给朋友,“要证明我们不是一个退化野蛮的民族,便靠着我们这一班人的努力”。不久,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的文章中,有把中国人说成“就像几只肮脏的觅食的猴子”的内容,民族自尊心深受刺激。朱湘认为,“这不是他个人而是全体中国人的耻辱”,于是愤然退学。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类似情景愤而弃医从文。

次年,朱湘进入芝加哥大学,选修多种外语,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期待从各国诗歌原有的语言中去领悟它的真谛,为中国新诗的构建提供借鉴。

女儿出生,朱湘的经济更加拮据,只能租更小的房子,独来独往,被认为是一个性格古怪、行动诡秘的人物。他开始把写给妻子的信进行编号,这便有了后来的《海外寄霓君》。    

在向国人译介外国诗歌的同时,民族自尊心驱使他要把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歌译介给外国的读者,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优美的古典中国诗词,经过他娴熟的翻译,很快就打动了一位美丽女子的芳心。她是校刊《凤凰》行销部副经理,又是美国百万富翁的独生女。她主动写诗应和,两人的诗都发表在校刊上,反响甚好。

朱湘的爱国热情爆棚了,就这样,一唱一和地发表了好几期。美丽的罗曼蒂克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渲染成了“桃色事件”。“发乎情止乎礼”,朱湘不为所动,表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可是妻子因为没有收到朱湘的钱而疑心他有外遇。朱湘只好反复地向多疑的妻子解释。

不久后,再次因为不能忍受德文教习的歧视而又一次退学,转学俄亥俄大学。

异族的歧视,经济的窘迫,妻子的多心,促使朱湘重新审视自己选择的文学道路,逐产生了弃学回国的念头,“与其受异种人的闲气,倒不如受本种人的”。他在写给好友罗念生的信中,感叹中国能作文的人太多,能办实业的人太少,甚至劝说他先做实业家,后做文学家。

1929年7月,朱湘决然弃学回国。

         

 

五、理想的破灭

         

 

10月,朱湘回到祖国。

他放弃去武汉大学任教的机会,改到家乡的安徽大学任教。学校为他增设外国文学系,朱湘任系主任。他把在美国购买的一箱外文书籍全部捐给了学校。同时在安大任教的还有郁达夫、苏雪林、陆侃如、冯沅君等。

有了薪水,租了房子,全家团聚,生活十分惬意。

但是,安庆并不平静。石友三兵变,工人罢工,乱象丛生,学校内部也派系林立,明争暗斗。    

第二年暑假,许多老师离开安大,朱湘本来打算辞职,但学生非常喜欢朱湘,特别是晓风文学社同学集体挽留。

这一年,朱湘教学、创作、译作均获丰收,红袖添香,清才秾福,是朱湘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随着省政府拖欠经费,校长屡屡换人,学校欠薪,家庭失和。6月,何鲁出任安大校长,学校重现生机。

“9·18”事变发生,安大召开救国动员大会,校长大声疾呼,拒绝省长电话劝阻。朱湘对此非常赞赏,创作《国魂》为请愿团成员壮行。

何鲁被迫辞职,新校长上任,朱湘遭谗。朱湘还在主动邀请赵景、戴望舒等人深到安大任教。可是,有人在新校长面前说了不少朱湘的坏话,使得新校长对朱湘印象不佳。又因为学校要将外国语文学系改为“英文学系”,而朱湘坚持改为“英文文学系”。其理由是,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讲授用英文来翻译的世界各国文学。学校根本不予理睬。

结果,九月开学了,朱湘没有接到聘书,失业了。

失业意味着生活失去了保障。朱湘西到武汉,北到北京,谋事无果。

1933年春天,朱湘独自出游谋事,妻子霓君放心不下,四处找他。在上海,因为没有钱,霓君得到一个陌生人的帮助,霓君送给那人一张朱湘的旧名片,以便今后联系。可是,不知何故,霓君母子因此被当作“赤色分子”关进监狱,受尽折磨。在二嫂薛琪瑛的营救下,才得获释。

据称,政府就有令:任何学校不得聘任朱湘任教。

此事十分蹊跷!朱湘曾在上海大学任教,与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共产党人共事。不知与此有关联否?    

朱湘居无定所,但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

6月,朱湘再次北上,拜访好友闻一多、顾毓琇。在达园,朱湘写下有名的论文《闻一多与<死水>》。他把文章送给顾毓琇看,顾毓琇觉得“写得实在太好了”,就送给闻一多。闻一多看了,却正经地嘱咐顾毓琇说:“不许发表。除非等我死了以后。”为什么会这样?顾毓琇果真直到1947年闻一多遭暗杀后才将此文发表在《文艺复兴》杂志上。

直到9月,求职无果。朱湘在给好友柳无忌的信中写道:“若是一条路也没有,那时候,也便可以问心无愧了。”可见此时,朱湘已经感到走投无路了。

10月5日,朱湘南下天津,在南开大学找到柳无忌。他应柳无忌之邀,为南开英文学会做了一次演讲。他讲了一些中国新诗的派别、趋向和造就,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朱湘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讲。

临别,朱湘感叹,做文章误了他一生!“文章千古事”,自古以来,读书人以著书立说为己任,为骄傲。朱湘一心要“把眼光放长远些”,“用世界眼光”向国人介绍外国文学,他却因此无路可走。

朱湘从天津到上海,再到杭州,两手空空辗转回到上海。

11月,与妻儿短暂团圆后,朱湘终于对爱情也绝望了。

         

 

六、最后的决绝

         

 

从1932年9月开始,诗人朱湘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

首先是遭谗失业,生活理想破灭。朱湘四处谋事无果,“教授夫人赤色案”后,任何学校不得聘任朱湘任教,经济来源断绝。从此,不仅体面舒适的生活顿时成为泡影,甚至连累一家人生活都无着落了。

其次,幡然有悟,文学理想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朱湘似乎已然明白,“整个文化都是钱作后台老板……唯有钱最好!”他甚至于嘱咐好友柳无忌,并让他转告好友罗念生、罗皑岚,不要专写文章,他感慨:做文章误了他一生。    

再次,形容落魄,人格理想破灭。朱湘最引以为骄傲的,就是“文人”称号;他所希望的,不过是体体面面的写诗作文,远离世俗的铜臭。几次向好友借钱的经历,在他看来已是颜面尽失,“为五斗米折腰”使他的孤傲清高屡屡碰壁。

最后,文债已清,人生理想破灭。在《石门集》里,朱湘对诗神倾诉:“我的诗神,我弃了世界,世界也弃了我……为了你,我牺牲一切,牺牲我!”在写给好友柳无忌的信里,他又说“以前我是每天二十四点钟之内都在想着作诗,生活里的各种复杂的变化,我简直是一点也没有去理会”,如今,“把这三十年的旧债一齐加倍地还清了”。诗人不再亏欠世界什么,世界却容不下诗人!

此时,曾经的好友闻一多认为朱湘“前途堪忧。坏的是并非我们不想救不能救,而是他不受救”。

12月4日,朱湘从上海搭乘吉和号轮船到南京去,家人以为他去南京谋事。

第二天凌晨,深冬的江面,黎明前的黑暗里,寒风吹动着一个人凌乱的头发。他倚着船舷,一手攥着酒瓶,一手拿着书本。他时而举起酒瓶喝上一口,时而德语朗诵着海涅的诗句。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越。人们只以为他是疯子。

晨曦初现,江水茫茫。他突然仰头喝下最后一口酒,用力将瓶子抛向江心,身子顺势一倾,向下坠去。

这个人就是朱湘。

诗神“教他的诗篇先在这荒凉枯寂的世界开了几百朵的奇葩,又把他的灵魂带到美丽光明的永恒去!”

“英国的济慈是不死的,中国的济慈也是不死的。”    

“屈子,太白,你们成了三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闻一多意味深长地抄录了朱湘的《猫诰》赠与罗皑岚,并深有感慨地说:“朱湘可惜死早了,如今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来鼓舞我们救亡的勇气呵!”

时间终将证明:朱湘和屈原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

         

 (本文参考了章顺国主编、余世磊撰稿的《朱湘年谱》,在此致谢!)

         

 

         

 

         

 

         

 

         

 

         

 

         

 

         

 

   

味曦咀月
品味晨曦,致力创新。发布文学作品,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