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镇双竹村驻村工作队
驻村第一书记:冉洪钊
驻村工作队员:陶雪松、郭林
近年来,高观镇双竹村驻村工作队坚持“驻村先驻心、驻村更助兴”,积极配合村“两委”干部,蹄疾步稳推进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1
全面夯实基础让堡垒更坚固
抓班子强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配合抓好村后备干部储备培养,补齐村党支部副书记1名,从本土人才库中选派1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新发展党员2名,为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抓学习促提升。坚持定期与村“两委”班子召开工作联席会,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20余次,结合村工作实际,及时专项分析研判,形成共商共建、协同共进的良好氛围。抓服务聚合力。以“党员活动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开展“幸福为馅·情暖三八”“端午粽飘香”“乐享重阳”等主题党日活动6次,开展送政策上门、关爱留守老人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滞销等急事难事4件,落实到户产业补助13万余元。
2
培育壮大产业让村民更富有
做大主导产业。立足本村资源优势,整合项目、资金等要素,打造莲藕基地25亩、蔬菜基地30亩、高标准核桃示范园160亩、淫羊藿基地380亩,带动80余户群众累计增收80万余元。做优特色产业。打造“莲洁”文化产业园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每年吸引游客1.2万余人次,开展诗词大会、廉洁研学教育等活动5场次,带动发展特色餐饮民宿10余家,1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人均增收2000余元。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村民”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300余万元与县属国企、辖区龙头企业建立有效利益联结,建设标准化育苗大棚、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等实现固定分红,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收入20万余元。
3
创新基层治理让乡村更和美
夯实治理根基。持续发挥院落说事功能,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核心枢纽,打造村级说事“站”1个,以居民聚居点、院落为基本单元设立“荷塘竹话”“核桃和话”“竹林夜话”群众说事“点”3个,构建“1+3”群众说事站点体系,持续开展排忧解难、评理说事,受理家庭矛盾、林地纠纷等问题56起,“点”上化解45起、“站”上化解11起,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激发治理活力。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自行清理拆除乱搭乱建2处,微改造微提升38户农户的院坝、沟渠、阳台等区域,推动村容村貌换“新颜”;争取建设资金300余万元,采用砖瓦、土竹、木材对院落进行规整和点缀,实行“一院一特色”。提升治理质效。协助完善《村规民约》《院规院约》,将群众说事、干部答题与法治建设、文明创建等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用好新时代文明积分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五好老人”“好媳妇”等评选活动。目前,双竹村已获得全国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基层社会治理先进集体、美丽宜居乡村等荣誉。
供稿:冉洪钊
审核:李永贵
编辑:余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