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主阵地,打通楼宇边界线。根据地域特征、人口密度、业态分布等因素将10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78个网格,350个微网格,延伸治理触角。以党建为统领,将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按照“街道党工委—村(居)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微网格长”四级组织架构,选派287名党员担任微网格长,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执行有力的网格组织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集结微力量,共绘治理同心圆。充分运用智治平台网格“N”力量功能模块,营造“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争当网格员”良好氛围,吸纳水电气讯服务人员、“三新”就业群体、网格热心居民、专业执法力量、部门下沉力量等网格微力量542人,结合技能专长、职业特征等主体优势,构建微网格巡查小队、服务小队、调解小队“三支队伍”,将微力量作用发挥纳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多元主体互动共治,持续激发基层治理内动力。
当好政策宣传“电话线”。组织村(社区)召开楼院会、民情恳谈会170余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治理、民生兜底、安全稳定等工作,开展居民政策大讨论。充分动员网格微力量,发挥“人在网里走”优势,将各类惠民利民政策“飞入寻常人家”。通过“面对面、键对键”方式,将党的理论、文明礼仪、生活常识、网络舆情、电信诈骗等宣传内容定期发布,实现重要信息“一键推送”,政策宣传“多网合一”。
当好物业矛盾“减压阀”。探索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楼长负责制,出台《楼栋长、楼层长、院落长管理办法》,由800余名楼层(栋)长带领微网格服务小队,开展邻里敲门行动,争创“熟人社区”,改善人际关系,变“陌邻”为“睦邻”。成立红城匠心公司,及时解决水晶郦城、腾宇一期、逸城国际等物业投诉300余起、问题600余个。通过引导网格微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物管公司、业主的三方协调,共同解决“停车难、装修乱、噪音扰、管道堵”等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20余个,有效化解物业矛盾。
风险隐患早发现。全面建成街道L2级实景地图,连接传感器、摄像头等前端感知设备5000余个,实现29297栋房屋信息、5100余个单位场所、200余个风险点的定位落图。用好微网格巡查小队,充分发挥外卖员群体及城建执法大队等职业优势,构建“流动探头+网格入户+执法处置”的风险隐患管控模式,及时处置滨河社区半边街火情、桂花井社区家暴等事件70余件。
矛盾纠纷早化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利用“群众说事处”“渝事好商量”“渝里乡商”等线上线下平台,由微网格巡查小队派单、调解小队接单,精确对接,做实“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解决好居民房屋拆迁、环境问题等矛盾纠纷800余条,使“小事不出栋、大事不出网”,极大提高居民满意度。开办“葛”中“网”事大讲堂,邀请社区居民聆听网格员讲述网格故事、分享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以讲代训提高网格员纠纷调解能力,以讲促感展现网格风采。
审核:李永贵
编辑:余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