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产业快讯】
5.世界最大单体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部委动态】
1.发改委:在深圳召开会议 推动民营经济与科技创新发展
2.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3.工信部:推动5G、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财政部:拟首次续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市场动态】
1.中国信通院公布AI代码大模型评估
2.华为举办智能光伏战略与新品发布会
3.中国移动48万个5G基站集采 预估金额400亿
4.中国能建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高质量绿色低碳产业高地
【政策导向】
1.发改委:印发《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2.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
3.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4.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区域发展】
1.北京:召开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23·7”极端强降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上海: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推动创新产品应用 提高创新设备投资规模占比5个百分点
3.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4.重庆:首个“边缘智能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正式落地
【产业分析】
计算机行业:车路一体化项目接连启动,智慧交通市场有望提质增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特刊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产业快讯
近日,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信息”)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刘学林,经营范围含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地理遥感信息服务等。股东方面,时空信息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兵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三大央企共同出资成立。其中,中国星网认缴出资额为22亿元,中国兵工认缴10亿元,中国移动认缴8亿元,三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55%、25%、20%。
6月10日,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亚太6E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跟踪控制下,成功定点于东经135.5°轨道位置(测试轨位)。亚太6E通信卫星项目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的第十三个通信卫星整星在轨交付项目。亚太6E通信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采用东方红三号E(DFH-3E)卫星平台研制,是该款平台的首发星。卫星配置25个Ku用户波束和3个Ka信关站波束,通信容量约30Gbps,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最终定点于东经134°轨道位置。亚太6E通信卫星由香港亚太星联卫星有限公司运营,聚焦东南亚市场,将为该地区提供高性价比的高通量宽带通信服务。
近日,据中国科学院各机关官网,其新设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可持续发展研究局、科技基础能力局、财务与资产管理局四大机构,其中前沿科学与基础研究局负责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力学、生命科学、基础前沿交叉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相关领域重大科技任务的培育、争取、组织、协调与管理等。可持续发展研究局负责农业科技、生物技术、地球与资源、大气海洋科学与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相关领域重大科技任务的培育、争取、组织、协调与管理;负责植物园、标本馆的管理工作等。科技基础能力局负责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统筹规划与组织协调;负责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负责野外台站管理;负责科技条件建设;负责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管理;负责科学数据系统的建设运维、开放利用等工作;负责文献情报管理;负责学术期刊与出版管理等。财务与资产管理局负责经济资源配置规划、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实施;负责财务与资产管理;负责预算绩效管理与财务监管;负责科研园区规划、基建投资规划和年度计划、基本建设管理;负责后勤支撑体系建设与保障;负责院机关财务管理等。
6月1日,由西云算力投资建设的中国大脑绿色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在宁夏中卫市开工。宁夏中卫市副市长在开工仪式上表示:“中卫市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打造‘云’产业,实现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飞跃式发展,成为全国首个‘双节点’城市。西云算力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与中卫市共同携手,助推中国‘算力之都’的建设。中卫市将积极提供服务保障和政策支持,确保中国大脑数据中心二期项目高效推进。”据介绍,中国大脑绿色数据中心项目二期投产后,将通过部署智算服务器、高性能存储及配套设备,搭建大规模算力集群、智算资源调度管理平台及IB/RoCE网络,面向全国大模型及人工智能科研单位及企业提供智算及超算算力资源。
部委动态
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了一次会议,主题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以及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会议讨论了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货币金融环境。会议强调了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发展。会议的举办显示了政府对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金融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为民营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6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立足出资人定位,修改完善中央企业金融业务监管制度,突出严的基调,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督促企业针对风险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守住风险底线;从严控制增量,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做好风险防控,更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努力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对因违规或失职造成重大风险损失的进行追责问责,对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送相关纪检监察机构查处。。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撰文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打造标志性产品,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6月12日,财政部宣布计划首次续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期限为20年。此次续发行的国债总额为450亿元,票面利率为2.49%。该债券的起息日和兑付安排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保持一致,从2024年5月25日开始计息,每半年付息一次,即每年的5月25日和11月25日支付利息。到期日为2044年5月25日,届时将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市场动态
6月11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了可信AI代码大模型评估的首轮评估名单,阿里云通义灵码、华为云盘古、商汤小浣熊、智谱codegeex等国产AI大模型均入选并首批通过。据介绍,此次大模型评估以《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和应用要求 第1部分:代码大模型》标准为依据,围绕通用能力、专用场景能力、应用成熟度,为模型能力提升和企业选型提供规范性参考。公开资料显示,该标准于今年1月正式发布,涵盖通用能力、专用场景能力和应用成熟度三大部分,包括16个能力项、100多个能力要求,全面从输入多样性、任务多样性、语言完备度、结果可接收性、结果准确度等维度,考核代码大模型的全栈技术能力。在首轮通过的大模型中,有多个大模型应用获得了4+级的高评级。
6月12日,华为智能光伏战略与新品发布会举办。本次发布会上,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从芯到网的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平台、智能光风储发电机解决方案、行业绿电解决方案2.0、户用解决方案5.0等产品。华为数字能源表示,主动安全构网,携手迈入光风储发电机新时代。早在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2024年有5个关键战略举措。其中第4个举措是,打造光风储发电机,解决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对电网的冲击。
近日,中国移动5G主设备集中采购项目结果出炉,采购基站数量约为48万站。此次5G无线主设备采集分为两个项目。其中,中国移动2024年至2025年5G无线主设备(2.6GHz/4.9GHz)集中采购项目,采购5G 2.6GHz/4.9GHz基站,规模约37.5万站。通过单一来源的方式采购,最终确定的供应商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另一项目为2024年至2025年5G无线主设备(700MHz)集中采购,由中国移动受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代表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进行谈判,本项目采购5G 700MHz基站,规模约10.5万站。单一来源采购的供应商还是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近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中国能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副市长陈杰、中国能建集团副总经理吴云代表双方签约。根据新签署的协议,中国能建将依托上海总部基地,围绕能源供应、低碳产业、绿色航运、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中国能建集团资源进一步在沪聚集,共同打造高质量绿色低碳产业高地、高水平绿色智慧航运枢纽、高能级双碳战略科创平台、高标准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高起点绿色金融服务平台、高品质低碳智慧韧性城市,更好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四大功能”提升,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
政策导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通过实施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到2030年底,炼油行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持续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炼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明显提升,炼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调整概念内涵、扩大保障范围、优化保险费率、完善申报流程等方面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以下简称“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进行优化。根据《意见》,首台(套)是指国内实现显著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的整机装备、核心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品。首批次是指国内实现原始创新或显著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和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品。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是科技保险的重要险种,《意见》的发布是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举措。完善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可以有效破解首台(套)、首批次进入市场初期的推广应用难问题,对于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为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15个部门制定并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这是15个部门针对碳足迹管理首次联合下发文件,意味着中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迈入碳足迹管理新时代。本次《方案》提出目标,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六方面提出17项具体举措,旨在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从内容上看,《通知》提出4项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
区域发展
6月12日下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我市“23·7”极端强降雨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及下一步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书记尹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着眼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自觉扛起确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发挥我市农业科技优势,在科技、种业和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上深度挖潜,提升单产水平。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团队,打造世界顶尖人才聚集的高地。会议强调,2023年“23·7”极端强降雨灾害发生后,市里加强统筹调度,各相关区和部门锚定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一年基本恢复”项目全部按期完工。要继续做好恢复重建“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夯实新时代首都发展基础。要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已完工的项目要抓紧验收,加强设施运行监测,确保经得住汛期的考验。新建项目要严把材料关、质量关,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要科学安排建设时序。统筹恢复建设和能力提升,已开工项目要紧盯进度、倒排工期,未开工项目要提高审批效率,应开尽开、能开早开,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成本控制,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跟进做好监督审计。要抓好2024年防汛工作。各区、各部门树牢风险意识,增强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用好“23·7”复盘成果,全面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从细从实做好准备,全力确保首都安全平稳度汛。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的专项行动》。创新重点产品进清单。围绕智能制造装备、能源装备、专用装备、重大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推出50类标志性产品,发布后定期更新。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消防系统与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等加快升级改造。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海工、汽车制造、能源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动创新产品应用,推进创新替代计划,提高创新设备投资规模占比5个百分点。
近日,南京市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印发了《南京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南京市工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代吉上介绍,人工智能“1+1”文件,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实施算法创新强基行动、算力支撑提升行动、数据汇聚共享行动、AI+应用示范赋能行动、产业集聚升级行动五大行动,共18项任务,到2026年,南京力争引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大模型1个,打造行业大模型20个以上,可统筹智能算力超6000P FLOPS(FP16),每年打造30个标杆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6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近日,特斯联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共建的重庆市首个“边缘智能计算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正式在重庆高新区落地。依托实验室,双方将围绕边缘智能与计算服务、“双碳”技术攻关、物联网城市安全治理等场景开展全方位科研合作;以特斯联重庆AICITY为落地实验场景,探索大模型技术在边缘侧的落地与应用。重庆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代杰,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重庆研究院科技处副处长艾必燕,特斯联CFO施康平,特斯联首席科学家杨旸博士,高级副总裁刘斌博士一同为实验室揭牌。
产业分析
编校 | 霍文静 周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