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党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市科协系统宣讲会举办

民生   科学   2024-07-12 21:00   北京  

2024年7月1日下午,由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支持,北京市科协机关党委(党建工作部)、北京市科协机关纪委、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市科协党校)主办,市科协党校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分校协办的《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科协系统宣讲会在市科协党校报告厅举办,市科协党组成员、局级领导、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社会组织党总支、退休党支部等200余名党员干部线上线下参加学习。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副主任龚波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的立法背景、主旨定位、制度设计以及下一步贯彻落实等四方面内容,分别对条例的一个坚持、两个明确、五个聚焦详细解读。其中,“一个坚持是指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法规划、制度化,重点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形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和高水平人才高地、世界级领先科技园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以及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五部分。“两个明确”:一是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优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二是明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规划和建设布局,为未来建设发展提供重要遵循。“五个聚焦”: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关键要素和基本需求,二是聚焦强化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制度供给,三是聚焦实施最广泛的放权赋能,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动力和活力,四是聚焦构建国际化开放创新生态,全方位推动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五是聚焦实现前瞻性、引领性的制度突破,为未来深化改革探索预留空间。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的制定过程,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紧紧围绕提高立法质量推进各项工作。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

首先,高层统筹、专班推进,加强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一是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立法工作情况的汇报。二是组建市级领导任双组长的立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20多个市委市政府部门。三是市领导多次赴在京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等开展专题调研,研究立法重点问题。四是考虑到该项立法涉及面广、意义重大,为更广泛凝聚全社会共识,经报市委同意,将条例草案提请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其次,开门立法、汇集民意,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一是政府组织各类专题座谈会、实地考察、专家研讨50余场,广泛听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研人员等各类创新主体,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向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国家单位征求意见。二是市人大党组报请市委在市政协开展了立法协商,市政协党组组织政协委员调研讨论,反馈了67条意见建议。三是先后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人大网站,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共收到反馈意见130多条。四是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听取意见“直通车”作用,市科技社团服务中心、怀柔科学城、上地街道、东城区工商联等联系点精心组织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参与讨论,提出了43条意见。根据各方面意见,对条例草案不断修改完善。

三是,代表主体,充分审议,体现首善标准和首都特色。一是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三次审议,市人大代表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列席常委会会议、科技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履职平台、代表会前集中活动等形式,广泛参与,代表大会前共有代表195人次提出245条意见。二是代表大会期间,17个代表团反馈了110条意见,进一步就重要条款和贯彻实施举措反馈基层智慧,提出重要意见,为条例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原创发布丨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编校 | 霍文静  周行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