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须裂腹鱼池塘鱼种培育试验

百科   2024-11-01 18:49   广东  

广告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richardsonii)又称“胡子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珍稀的冷水性鱼类,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西藏、青海等地的湖泊和河流中,最适合生长水温12℃~18℃。近年来巨须裂腹鱼产业发展受到较大的关注,其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由于其生长速度慢,经鱼种培育后再进行成鱼养殖,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为探索其养殖技术,2023年5月16日,笔者首次集约化试养一批鱼苗,经过一年的养殖,取得了鱼种培育的成功,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


 池塘准备
1. 池塘的建设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点建造池塘;池塘设计因地制宜,呈长方形,长40米宽20米,面积约1.2亩、水深1.5米;池塘四周用混泥土护坡,底部模仿自然环境铺设一层鹅卵石,并采用流水式设计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2. 清塘消毒

放苗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以去除有害生物和病原体,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生石灰、强氯精等化学物质。



 鱼苗投放
1. 选择健康鱼苗

购买对鱼苗进行病原体检测,确保苗种健康无病,规格均匀。


2. 投苗密度

放养平均规格2cm鱼苗10万尾。


3. 放苗

放苗时,先将鱼苗放入桶中,然后将池塘让鱼苗逐渐适应池塘的水质条件,避免温度和水质的剧烈变化。



 水质管理
1.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水中理化指标,要求溶解氧≥4mg/L、氨氮≤0.6mg/L、亚硝酸盐≤0.1mg/L、水温≤20℃、pH值在7.0~8.2之间,以确保水质适合巨须裂腹鱼生长。


2. 换水与增氧

每天根据水质情况适时更换部分池水或保持微流水,并使用增氧设备维持足够的溶解氧水平。



 饲料与投喂
1. 饲料选择

根据巨须裂腹鱼的营养需求提供适口的饲料,此次养殖试验中采用大口黑鲈专用配合饲料。


2. 投喂策略
根据季节、水温和鱼的生长阶段调整投喂量和频率,保证鱼只获得充足的营养但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投饲量主要受溶解氧、水温等指标的影响,一般日投饲量为巨须裂腹鱼总体重的1.6%~2.5%,根据鱼种规格,适当调整投饲率,以不浪费为原则,抢食鱼群散去2/3,即停止投饲。

投饲方法每日投饲2次,分别在上午8:00和下午16:00进行,投喂时,根据抢食鱼数量和抢食速度来确定每次投饲量和频率。



 疾病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是饲料新鲜,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以防变质;二是每周投喂拌有乳酸菌、酵母菌和多维产品的配合饲料2~3餐;三是日常观察鱼群活动和摄食状态,若发现有离群的鱼苗立即监检测,找出具体原因及时处理。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出现过一次因温度、ph值偏高,导致鱼群烦躁不安现象,经过大量换水加温和泼洒果酸等措施,未出现死亡。



 日常管理
1. 观察记录

每日观察鱼群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2. 定期维护

对池塘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试验结果与小结

经过1年左右的培育,在2024年5月28日,对鱼苗进行全部起捕,分级转入成鱼养殖。共收获巨须裂腹鱼鱼种820.2kg,通过随机抽样统计,测得鱼种平均体长13.5cm、平均体重10.1g,收获鱼种81207.9尾,养殖成活率81.2%。


巨须裂腹鱼池塘鱼种培育取得较高的成活率和养殖成效,主要得益于养殖过程具有优质的水源以及科学的水质和投喂管理,极大减少病害的发生。从实践经验来看,巨须裂腹鱼对水体中的水温、氨氮和ph值等具有较显著的敏感性。初步观察表明,在水温12~18℃、氨氮≤0.2mg/L和ph值7.2~8.2的条件下,鱼苗摄食、活力和生长表现较佳,在水温低于4℃、高于22℃时几乎停止摄食。同时,由于巨须裂腹鱼为冷水性无鳞鱼,在养殖过程出现水质变化过大的情况下,容易引起鱼苗出现不适从而容易导致水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因此,在西藏林芝地区进行巨须裂腹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夏季加强换水量、冬季将鱼苗搬进养殖大棚进行保温养殖,并投喂巨须裂腹鱼的专用饲料,为巨须裂腹鱼提供更适合的生长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养殖成效。



文|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 孙彩云 尼玛旺堆 次旺占堆 才旺 骆明飞

文章摘自2024年第5期《海洋与渔业》杂志
美编:周帆


海洋与渔业杂志
传播价值资讯,解读行业政策; 分析生产形势,聚集热点问题;倾听渔民心声,反映渔民诉求;交流实用技术,共享创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