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晶配制人工海水养殖虎龙杂交斑的探讨

百科   2024-11-12 17:45   广东  

广告


盐度是海水鱼类生长、摄食及免疫的重要影响因子,是养殖不可忽视的要素。随着大食物观的深入践行,“海水鱼内陆养”成为水产养殖的新业态,其主要有以下模式:一种是对海水养殖品种进行淡化养殖,如南美白对虾、黑鲷、黄鳍鲷、海鲈等品种,可以淡化后在内陆进行养殖;另外一种是将盐碱水变成“人造海水”,在新疆、内蒙古等盐碱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已经走出一条养殖的产业发展之路;还有一种新兴起的方式,利用海水晶配制人工海水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这种方式摆脱了淡化品种制约,摆脱了盐碱水资源制约,真正实现在内陆地区“海鲜陆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海水晶配制人工海水,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石斑鱼养殖,对比分析了人工海水和自然海水条件下虎龙杂交斑的生长和血清生化情况,旨在为人工配制海水养殖石斑鱼的可行性和降低养殖成本提供了数据依据。


 材料和方法

利用海水晶和淡水配置盐度为12‰和盐度22‰的人工海水试验组,设置盐度为27‰的自然海水对照组,分别于3套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虎龙杂交斑养殖,养殖周期7周。放养健康活泼、规格整齐的虎龙杂交斑个体,平均体长(9.5±0.5)cm,平均体重(27.0±5.5)g。养殖期间保持水温26~30℃,溶氧5.1~6.2mg/L,pH7.2~8.9。试验结束后,测量鱼体长、体重等生长性能指标,并从尾静脉抽血用于检测血清中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钾、钙、镁、无机磷等生化指标。

 试验结果

1. 人工海水与自然海水养殖虎龙杂交斑生长情况

由表1可知,12‰和22‰的人工海水养殖虎龙杂交斑终末平均体重分别为87.6g和89.1g,自然海水为85.5g;12‰和22‰人工海水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40和2.44,自然海水组为2.35;人工海水组生长速度比自然海水组稍快,但差别不明显。


2. 人工海水与自然海水养殖虎龙杂交斑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由表2可知,人工海水养殖的虎龙杂交斑血清葡萄糖含量略高于自然海水组,人工海水12‰组和22‰组分别为4.45mM和4.06mM,自然海水组为2.87mM。血清中总胆红素则是人工海水组比自然海水组明显偏低,人工海水12‰组和22‰组分别为5.03μM和4.44μM,自然海水组为6.20μM。谷草转氨酶也是人工海水组比自然海水组明显偏低,人工海水12‰组和22‰组分别为31.00U/L和68.50U/L,自然海水组为141.50U/L。人工海水22‰组和自然海水组虎龙杂交斑血清中钾离子含量相近,分别为4.48mM和4.49mM,人工海水12‰组明显偏高,为6.31mM。人工海水12‰组虎龙杂交斑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含量为116.00U/L,明显低于自然海水组的225.00U/L和人工海水22‰组的264.50U/L。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镁离子等含量呈现人工海水12‰组<自然海水组<人工海水22‰的规律。血清中尿素氮、钙离子等无明显差异。

 结论与建议

盐度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生长减缓或受到抑制,甚至出现死亡。在用海水晶配制人工海水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养殖盐度高低决定于海水晶的用量,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本。本试验中,各组养殖成活率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表明人工海水12‰的低盐度状况尚未超过石斑鱼的生理机制的调控范围。人工海水12‰组和22‰组生长速度比自然海水组稍快,但差异不显著。此外,在实验中观察发现,无论是22‰还是12‰的人工海水,试验用养殖鱼均可直接放养,而无需逐渐淡化,且养殖成活率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

鱼类血液承担着体内运输、防御、免疫、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是反映肝肾情况酶学指标,常用于判断肝肾损坏与否。本试验中,人工海水12‰组各含量均较低,推测可能是机体受胁迫损伤程度低。同时,人工海水12‰组的葡萄糖、钾离子含量高,可能是因为在低盐度环境下需要钾离子及能量来维持渗透压。

综合本试验结果,从养殖成本考虑,配制盐度12‰人工海水进行养殖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而从鱼体健康状况及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考虑,在盐度12‰~22‰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提高养殖水体盐度以满足石斑鱼生长需求。


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美芳  方露  张艳玲

文章摘自2024年第5期《海洋与渔业》杂志
美编:周帆


海洋与渔业杂志
传播价值资讯,解读行业政策; 分析生产形势,聚集热点问题;倾听渔民心声,反映渔民诉求;交流实用技术,共享创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