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在梅园旁边,我每天经常在梅园散步。当冬日的凛冽寒风划过,大多数植物开启了“冬眠”模式。小寒之后,我就关注梅园里植物的变化,却有一位遗世独立的“舞者”,在冷寂中悄然开放,幽然淡雅的暗香从远方悠悠飘来。她,便是那独傲霜雪的蜡梅,当之无愧的“冬日明星”。
一
一个与蜡梅命名相关的有趣故事。蜡梅名称中有个“蜡”字,和蜂蜡的“蜡”字相同。蜂蜡俗称黄蜡。蜡梅开黄花,原名黄梅。古籍《礼记》上说:“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就叫“蜡”,因当时岁暮为举行大祭祀之月,故农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蜡梅开于蜡月,故此得名。
查阅资料后发现,蜡梅是属于蜡梅科蜡梅属的一种落叶灌木,而“腊梅”只是它的一种别称,或者说是通俗称呼。《本草纲目》一书中,李时珍已经明确指出:“蜡梅,也被称为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与梅同时,而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看起来,蜡梅被誉为“梅”的原因在于它与梅花在冬季一同盛开,香气相似,并且颜色如同蜜蜡般温暖。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秦代将“蜡”字改为“腊”,但在“蜡月”与“蜡梅”的称谓中,“蜡”与“腊”二字通用,这一字之变,为蜡梅的名字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蜡梅也有其特殊的诗意和情感的别名。 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蜡梅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进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腊月一般是蜡梅的盛花期,在这个时间段,百花凋零,花园寂静,而蜡梅就像是冬天里的“先行者”,一枝独放,自带清香,颇有几分韵味。
当我徐徐走近蜡梅,那一枝枝金黄璀璨的花朵便映入眼帘,令人心醉神迷。每一片花瓣细腻而坚韧,清晰可辨的纹理犹如岁月镌刻的印记,诉说着生命的沧桑与坚韧。他们紧密相连,如同一对亲密无间的姐妹。有的花瓣羞涩地紧裹着花蕊,恰似圆润饱满的珍珠,静静蓄积着绽放的力量,仿若在等待一个最美好的时刻,将生命的芬芳尽情释放;有的微微张开娇嫩的花瓣,仿若少女轻启的朱唇,丝丝缕缕的芬芳从中悠悠溢出,弥漫在寒冷的空气中,为冬日增添了一抹甜美的气息。
在梅园我仔细观察到,蜡梅的枝干粗壮而坚实,呈现出粗糙而斑驳的纹理,它不像柳树的枝条那般柔顺婀娜,随风摇曳生姿;也没有白杨树干的笔直刚劲,傲然挺立云霄。每一道纹理仿若一部无言的史书,默默记录着往昔的风雨历程;每一处结节皆蕴藏着强大的生长潜力,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用自己的力量为花朵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二
蜡梅,傲然挺立于蓝天之下,每一朵花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执着与希望的动人故事。
随着纷飞的大雪漫天而下,轻盈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蜡梅的枝头,不仅没有成为蜡梅沉重的负担,反而像是蜡梅披上了一件洁白素雅的披风,更加显示出一种清冷高洁的气质。在这洁白纯净的冰雪世界里,蜡梅宛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明亮,以其蓬勃的热情驱散着周围的彻骨寒意,让身处冰天雪地之中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希望与融融暖意。让人们在欣赏雪景的同时,也不禁为蜡梅的坚韧与美丽所折服,沉醉于这冰与火交织的奇妙景致之中。
没有经历过极端寒冷的气候条件,怎能体会到蜡梅的清新香气。蜡梅在这寒冷的冬季里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才孕育出这股扑鼻的香气。香气清新淡雅,独具一格,与玫瑰花香的浓郁热烈、咄咄逼人不同,也不同于茉莉花香恰似温婉可人的少女,散发着甜美的气息。蜡梅的香气则是一种在凛冽寒风中更加醇厚深沉的冷香,仿若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寂静中默默散发着深邃的韵味。只需轻轻一嗅,那淡雅的芬芳便沁入心肺,令人心神为之一振,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穿透心灵的重重迷雾,驱散内心深处的阴霾与疲惫,为人们带来一份久违的宁静与慰藉。
瞧,那树枝上,一朵朵蜡梅正悄然绽放,花瓣娇嫩欲滴,温润剔透,仿佛是被璀璨的阳光精心雕琢而成的稀世珍宝。在蜡梅花蕊间,蜜蜂不辞辛劳地忙碌穿梭,勇敢地穿梭于花丛之中,为这静谧而清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活泼灵动的活力与趣味。也为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丝生机与活力,也不禁为这小小的生命所感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蜡梅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象征着坚韧不拔、纯洁高尚等诸多令人钦佩的精神品质,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被蜡梅的超凡脱俗的美丽所折服,并为之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林逋的蜡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像一位孤独而优雅的美人,在如水的月光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令人心旷神怡。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通过比较蜡梅和雪花,揭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尽管蜡梅没有雪花那样纯洁无瑕,但它以其浓郁而醇厚的香气独树一帜,展现出其独特的美感和韵律。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诗词中,生动地描绘出蜡梅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下的顽强毅力与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些诗篇,使得蜡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鲜明象征。
在书画等艺术作品中,蜡梅的形象也频繁出现,历代许多画家都热衷于描绘蜡梅,如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家的作品里,蜡梅既象征着人的高尚品德和顽强精神,也寄托着画家对故土的思念等深厚情感,它已成为艺术家们借物抒情的重要载体,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蜡梅,宛如大自然孕育的灵动精灵,用淡雅清新的芬芳点缀着这单调乏味的世界。不仅仅体现在外表的美艳动人,更体现在内心深处的坚韧不拔与顽强不屈。它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完美诠释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一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的精神。期望我们都能像蜡梅那样,在生活的严冬里,保持初衷,展现光芒,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历程,使得生命的花朵在逆境中依然盛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作者:徐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