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寒极春生

文摘   2025-01-17 16:11   浙江  

1

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当太阳的璀璨光芒精准地照射到黄经300°时,大寒便会以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姿态,悄然降临于我们的世间。它宛如一位缄默的守望者,静静地伫立在时光的渡口,以其独有的风范见证着冬与春之间悄然却意义重大的秘密交接。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这句流传的俗语,犹如一把锐利的钥匙,轻轻开启了大寒时节酷寒凛冽的气候之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大寒时节的严寒之态。大寒和小寒,仿若一对紧密相依的兄弟,在时光的轨道上依次现身,皆为寒冷的忠实信使,肩负着传递冬日酷寒的使命。


然而,大自然的奇妙就在于其变幻无穷,在某些区域,大寒的温度甚至堪比小寒,这仿佛是古人凭借对天地万物的精细观察和体悟,对寒冷气候变迁的深邃洞察,是一种蕴含着无尽奥秘的趋势的微妙预示。



“大寒是中等温度的,其形态比小寒更为寒冷,因此被称为大……由于它是极端寒冷的象征,故而被称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所引用的《三礼义宗》中的这段阐述,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精准且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大寒的独特特质。在这大寒时节,寒潮恰似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频繁南下,狂风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呼啸奔腾,似是在纵情彰显着冬日的威严;低温仿若无形的枷锁,紧紧禁锢着大地;而那皑皑积雪则如同忠贞的卫士,执拗地坚守在大地之上,不肯轻易撤离。

在这片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中,这片土地呈现出最为醒目的主色调,宛如一幅冷峻而壮阔的画卷在天地间徐徐展开。南方的大寒,相较北方,似乎更具温婉和柔和的特性。年平均气温通常介于6℃至8℃之间,比小寒略高1℃。即便如此,“小寒大寒,冷成一团”这句俗语仍旧宛如一首经典而动人的诗篇,在时光的流转中持续传颂,描绘出大寒带来的深沉寒意。

人间至此,放眼望去,仿佛春色已被这严寒驱散殆尽,万物凋零,一片萧索。然而,在这看似毫无生机的表象之下,春暖花开的美好时光却如同一位羞怯的少女,悄然在不远处的时光深处静候一缕春风的轻柔抚摸,便会迫不及待地展露笑靥,将大地重新装扮得花团锦簇。


在大寒时节,岁末的浓郁氛围与节气的更替相互交织,共同构筑出一幅独特而迷人的生活画卷。在田野之中,勤劳的农民们始终遵循着古老的农耕规律,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各类农事活动。他们或是在为越冬的作物悉心施肥、修缮农具,或是在为即将来临的春耕春种精心筹备,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土地的深情与敬重,仿佛在与这片滋养万物的土地进行一场无声却深刻的交流。

一旦寒冷结束,就会迎来新的一年。尽管大寒天气寒冷,然而由于接近春天,所以到处都弥漫着春天的暖意。



在街巷集市里,已然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充满年味儿的景象。人们满怀喜悦与期待地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赶年集、购置年货,精心拣选着各种寓意吉祥的物件,每一件物品都蕴藏着他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和憧憬。在写春联的摊位前,书法爱好者们挥洒着笔墨,笔触如同蛇行于空中,一幅幅充满新春祝福和文化内涵的春联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那浓郁的墨香与喜庆的气氛相互融合,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

家中,人们忙着准备祭品,清扫尘埃,以一种虔诚而庄重的仪式感,迎接新年的到来。厨房内,弥漫着诱人的香气,腌制腊肠腊肉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肥瘦相间的肉在精心调制的调料腌制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而烹制年肴的炉灶前,更是一片忙碌景象,各种食材在巧妇们的巧妙操持下,变幻出一道道美味佳肴,仿佛一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

在向祖先和神明表达敬意的过程中,人们怀着尊重和感激的心情点燃香烛,献上礼物,口中念叨着祈祷,期待来年的天气平稳,家庭繁荣,生活幸福。

在老家,芝麻秸依旧是一道独特而有趣的风景,备受人们喜爱。芝麻秸儿在农村或许就是柴火,除夕时都会在室内外撒芝麻秸儿,辞旧迎新之际踩在芝麻秸儿上。这小小的芝麻秸因“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美好的寓意,而成为人们心中新年吉祥的象征。当除夕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照亮夜空之时,人们会将芝麻秸精心地撒于道路之上,孩童们则如同欢快的小鸟一般,在芝麻秸上欢快地嬉戏,尽情地踩碎它们。

在寂静的夜空中,一阵清脆的声响回荡,“碎”与“岁”的谐音,蕴含着“岁岁平安”的深情祝福,宛如一首美妙的祝福之歌,为大寒这一节气增添了一抹驱凶迎祥的浓郁色彩,也让这寒冷的冬夜充满了温馨与欢乐。陆游的《大寒》中的“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仅用短短两句诗,就生动地勾勒出了大寒之日的独特景象。


大寒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它恰似人生旅程中的一道道艰难险阻,是命运给予我们的磨炼与洗礼。它仿若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只有历经了攀登过程中的极度寒冷和艰辛,才能在登顶的那一刻,真切地领略到春日繁花盛开时那份来之不易的美丽与绚烂。

当夜幕如黑色的帷幕缓缓落下,万籁俱寂之际,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品茗读书,便成为一种极致的宁静与美妙。那袅袅升腾的茶香与弥漫在空气中的书香相互交融,构筑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港湾,令人沉醉其中。在文字中悠然探寻心灵的慰藉,在书中的世界畅游,感受古今中外智者们的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这是大寒时节独有的乐趣,如同在寒冷的夜晚点亮了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了内心深处的角落。

春日的繁花似锦,并非上苍随意恩赐的偶然成果,而是经历了漫长寒冬的沉淀与积累,是厚积薄发的必然产物。节气在时光的轨道上不断循环交替,周而复始亦是如此,而人生又何尝不是这般呢?在这寒冷的人生逆境之中,我们唯有持续努力提升自身的内在实力,就像一颗在黑暗中默默磨砺的珍珠,不断提升各项技艺,丰富自身的内涵与能力,方能拥有足够的力量与智慧,从而熬过漫漫严冬,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

大寒,寒尽春生。大寒虽寒,但它只是时光流逝中的短暂瞬间,它终将逝去,正如黑夜过后必将迎来黎明。春日暖阳,百花争妍,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就像生命中的转折点和希望,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刻悄然降临。随着十五日后的推移,立春即将到来,这标志着新的一年的起始,也是希望的曙光穿透寒冬长夜的时刻。

寒极必暖,否极泰来。经历了最为极致的严寒后,新春也将如约而至,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随着寒冷的消散,春天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它轻盈的步伐在时光的走廊里回响,春姑娘带着温柔的笑容,轻抚着绿裙,在时光的转角处款款而来,即将为大地带来一场充满活力的盛大欢宴。

寒尽,春来。走过最深的寒冷,才能遇见最熙暖的春天。


作者:徐益丰

科普浙中
深耕浙中大地、传播科普知识、拥抱数字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