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秀剧《信仰》剧照 橙天嘉禾剧场供图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随着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演出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镜框式舞台作为经典的舞台空间样式被打破,新兴演艺空间中,演员穿梭在观众间密切互动,舞台和观众席甚至双双实现了360度旋转;线上直播方兴未艾,各种艺术形式“云”端竞放,开拓演艺新生态;虚实融合,虚拟数字人可与真人同台演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独特的观赏体验……
广大文艺工作者主动适应新发展趋势,推动舞台艺术创作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使文艺精品以多元形式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技术环境下,也引发从业者深入思考舞台艺术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
1 舞台表演每个环节都在经历一场科技革命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百名孩子举着闪闪发光的“和平鸽”自由奔跑,人走到哪儿就有一片虚拟的雪花出现在脚下。这个场景是借助人工智能动作捕捉技术实现的,通过多个摄像头跟踪,计算机视觉算法能算出每个演员的位置,然后在服务器实时渲染相应画面,再叠加到地屏显示系统中,呈现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
国内首部XR(扩展现实)数字戏剧《麦克白》实现了用数字科技替代传统实景舞美,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一切,只有演员和一面镜子是真的,剩下全是数字化内容。拍摄现场的摄影棚只有18米宽,但通过XR技术在视觉上营造出了三四十米的空间。
“因为科技的介入,舞台表演每个环节都在经历一场巨大的革命。”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简称“艺科所”)所长李蔚说。从作品构思开始,过去感觉不可能实现的想象正成为现实,AI通过深度学习和算法分析,可自动生成概念图、3D场景,并在灯光设计、布景更换、舞台设备升降、排演训练等方面发挥作用;网络直播间成为“第二演出舞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风尚和文化需求;新媒体平台带来了文艺评论的重要变革,网络上人人都是评论家,碎片化、个性化的表达影响着作品的口碑和市场。
“创作空间变大了,表现形式丰富了,可表现的元素也更多了。”李蔚说,过去,舞台上能体现的元素有限,现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增强现实、原真采集等数字技术手段,可以把非遗、文物中的文化元素、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应用到舞美、服化道等各个环节。
针对我国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时空跨度大、脉络传承延续等特点,北京邮电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纹样、色彩、工法等文化要素分类梳理,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文化资源素材库。创作者可以从库中调取所需元素,不仅丰富,而且权威,实现了历史文物的活化利用,充实了舞台表现,是科技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舞台上新科技、新体验层出不穷,但创新效果怎样评判、技术使用是否安全、有没有推广价值,就需要标准。以吊威亚为例,这是电影拍摄中经常用到的技术,随着近些年大型演出增多,舞台演出也开始使用威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还首次运用了3D双威亚技术。两位演员每人身上绑定4根来自不同方向的钢丝绳,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表演中威亚绳拧在一起怎么办,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同样需要制定行业标准。
艺科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系统承担艺术科技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的科研单位,同时也是全国剧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设有“国家舞台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紧跟发展趋势,2021年,艺科所联合多家单位起草的《演出安全 第7部分:舞台威亚安全》行业标准发布,针对威亚的分类、安全技术要求、管理规范、操作流程进行了规定。
成立以来,艺科所主动介入舞台艺术创新,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混合现实环境下的观演空间支撑技术研发”和“文化和旅游服务信用评价与服务质量检验检测技术与平台(共性关键技术)”,都是事关行业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
2 新业态、新场景
新国风环境式戏剧、全新观念演出、XR数字戏剧、沉浸戏剧主题公园……今天很多演出已经无法说清是否发生在某一个剧场、是否明确属于某一艺术门类,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变革,两者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赋能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实现艺术表现形式的重塑与升华。
影秀剧《信仰》的观众席位于剧场中心,舞台围绕着观众席360度展开。随着剧情更迭,不但观众席能进行360度自转,舞台也能以观众席为轴心进行公转。沉浸式剧目《天酿》共有六大观演区,不设固定观演座席,可跟随剧情的发展,行走在不同空间里,感受移步换景的视觉盛宴。
伴随着演出空间的重新定义,演员与观众的深入互动成为可能,观众可以在表演中主动发现或参与戏剧内容。全感官浸入式悬疑剧场《法医秦明—尸语者》,每位观众都拥有一个新身份——实习法医,穿上白大褂,跟随法医秦明在1∶1实景还原的空间里探寻案件真相。
山水实景秀是我国最早的实景演出,涌现出“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山水盛典”系列、“又见”系列等一批演出品牌。随着人们对旅游过程中参与性需求的不断提高,实景演出也通过科技赋能不断焕新。
在国家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之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数个升降台勾勒出幻城独特的建筑形态,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缓缓升起;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图景重见天日,与游客对话交流;在火车站剧场,智能翻板配合机械麦穗吊杆,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滚滚麦浪……让灿烂的华夏文明可看、可听、可感、可触。此外,景区还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运营能力,为游客提供一键购票、景区导览等服务。景区的建成还带动了周边市民发展餐饮、零售、民宿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国舞台科技的水平总体上跟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持平,尤其在灯光、机械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比较大。旅游演艺方面,一些大型展演装备的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跟国内市场的需求是伴生的,人民群众对‘诗和远方’的向往会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实践。”李蔚说。
艺科所也一直致力于数字演艺融合的相关研发,XR实验剧《琵琶行》以全新的创作方式再现了中国唐代叙事诗名篇《琵琶行》中“江头送别”的诗意场景,通过摄影机追踪与实时图像渲染技术,将虚拟场景与摄影机拍摄的实时场景即时融合,给内容创作和表演提供了更大空间。
3 线上线下融合成趋势
演员口含6颗尖而长的野猪獠牙或吞或吐,时而上下左右摇动翻转,甚至突然刺进鼻孔,配上鲜艳的脸谱和华丽的戏服,引得网友连连惊叹。这是19岁的李艺在直播间展示的非遗项目耍牙,一门起源于浙江宁海、和川剧变脸并称“西脸东牙”的传统技艺。
白天,李艺去剧院演出,晚上就在直播间表演耍牙,因演出的神秘感和高难度,拥有了上百万线上观众。互联网让耍牙这样小众的传统艺术,特别是一些绝活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坚定了传承人的信念。
近两年,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线上直播、指尖剧院、云剧场等线上演艺形态兴起,推动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同时拓展了演艺空间,产生了新的艺术创作和表达方式。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利用“互联网+”,建设“云”剧场,举办“云”展览,构建起集成化展示、分众化传播的演播直播平台矩阵。艺术节期间,200多个平台参与线上直播,总观看量达2.63亿人次,多部剧目的观看量过千万。主办方还推出“云”上群星奖,展示历届群星奖精彩内容,为观众提供演、宣、赏、评一体化线上服务。
《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16万场越剧直播吸引了8.9亿人次观看,观众数量同比增长50%,越剧也是打赏“票房”收入第二高的戏曲,第一为黄梅戏。戏曲主播还会发起直播PK“斗戏”切磋技艺,观众围观打赏,再现了传统节日打擂台戏的热闹景象。
截至2023年12月,已有90多家国有文艺院团的1000多名演员尝试线上演出,其中很多是“天下第一团”。直播间不仅能观赏一线城市剧场上演的经典剧目,演员还可以分享创作理念和幕后故事,与观众实时互动。部分基层文艺院团因此有了解决人才流失、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的新出路,提振了文艺工作者的信心。
“线上演出并不是简单线下演出的转播,‘云’演艺也不是把线下内容搬到线上这么简单,它是在扩展现实、多视角合成、智能导播、全息投影等技术加持下,走出的差异化道路,形成了从内容生产、多渠道传播到多形式观演的演艺新业态。”李蔚说,大型文艺演出从编创起就要打造适合线上演播特点和传播方式的表现手法,用什么样的转播机位、多少清晰度、需要哪些技术手段都要仔细斟酌,服化道跟现场演出也不一样。
今年4月5日,原创话剧《苏堤春晓》在北京首演。借助国家话剧院数字演艺新业态——“第二现场”,让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乌镇六地观众同步观看到了转播。转播不仅实时、逼真,更能让观众欣赏到传统剧院普通座位难以细致感受的视角和微表演细节。
4 “艺术+科技”要恰到好处
舞台艺术与科技融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技术的更新迭代特别快,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科技应用,保持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目前行业内既有艺术修养又懂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短缺。”李蔚建议,可以从人才培养和使用两个环节发力。在人才培养上,加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使一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教学内容;做好院校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市场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做好实践教学,通过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加强教学单位和创作单位的互动,特别是发挥好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机制,为人才成长搭建桥梁。
在人才使用环节,相关单位要建好科研载体,依托文化和旅游部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平台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引导人才积极参与高质量的培训,比如今年10月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人才培训班”;要加强有组织的科研,通过重大科研项目锻炼人才。
其次,要平衡好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切忌一味追求炫技,忽略了艺术的核心表达和情感传递。
这一点在戏曲演出中比较明显,传统戏曲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观众最看重的还是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夫,这也是戏曲传承的精髓。现在的戏曲舞台,有些作品过度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震撼,繁复冗赘的舞台设计反而限制了演员的发挥、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
在李蔚看来,好的艺术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成功的关键还是要有优质的内容,恰当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融入舞台中,更多的是增加观众的情感共鸣。
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百越文创、一台好戏联合出品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演出一票难求,引发了业内关于戏曲“破圈”的热议。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评价,《新龙门客栈》的“破圈”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新,还在于以新的表演空间、新的观演方式、新的传播渠道、新的互动格局,突破了原有观众群,吸引了非戏曲观众的热情投入。其中,戏曲文化的厚重力量是内在支撑,对标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努力是“破圈”的关键一击,体现了可贵的勇气和智慧。
“要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和科技的融合,艺术创新为科技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场景,技术的突破也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艺术、科技融合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技术止步点’,到一些细微领域,就需要衡量技术是否还能发挥作用。”李蔚表示,“那些口碑佳作,在科技运用上往往是化繁为简,是为主题服务的,不是为了炫技。所以技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不能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