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滋兰育蕙华夏地 点石成金祖厉城

旅行   2024-11-15 11:28   甘肃  


师校完成,同庆和桃峰稳定;
人才迭出,咸欣与祖水流长。
20世纪40年代初,这副题写会宁县运动会的对联,如今看来,依旧切地应景。桃峰、祖水所指正是会宁县境内著名的一山一河——桃花山、祖厉河。
会宁,古称祖厉县,因境内祖厉河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存有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的牛门洞新石器遗址。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设置祖厉县。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会州会宁县,会宁之称由此而来,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位置独特,景色秀美。


晚清翰林、会宁东关人杨思有题会宁桃花山大殿联:
天阔云流,月上尔时楼观影;
山空谷静,风来如是海潮音。
联语洒脱壮阔,恰好也是桃花山的完美写照。桃花山,位于县城东南,山起三峰,艳似桃花,有“桃岭流丹”之誉,故有此名。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西巡边事途经会宁时登临桃花山,留下了“汉武上马石”。南宋宝庆二年(1226),成吉思汗征伐西夏时率兵上山避暑,留下了“大汗拴马树”。桃花山还有大量石窟,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宋金时期,后各朝代陆续开凿石窟14座、修筑庙宇40余座。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湖广总督林则徐因禁烟被贬新疆,在其《荷戈纪程》一书中记载:七月二十二日进入界石铺经罐子峡、清水河、倒回沟、青江驿,二十三日到达太平店并晚宿会宁县城。林则徐在会宁期间,曾应邀为桃花山乐楼和关帝庙题写了“镜花水月”“物华天宝”的匾额。如今会宁县博物馆,还存有林则徐为当地题写的八言对联:
声和被纸,光影盈字;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

桃花山(马旭明 摄)

二十多年后的清同治十年(1871),与林则徐有一面之缘却亦师亦友的左宗棠,率西征大军收复新疆时经过会宁,不仅留下了一副七言对联:
已放游丝高百尺;
更邀明月作三人。
还留下了上万株的左公柳。官方资料显示:同治十年(1871)至光绪二年(1876),陕甘总督左宗棠整修陕甘驿道,会宁境内修桥14座,栽植柳树7.5万株。如今华家岭上还存有28棵左公柳。
左宗棠曾为会宁昭忠祠题联,气势磅礴,情感深沉:
百战树功名,跃马横戈,豺虎丛中争效命;
千秋怀义烈,刑牲击鼓,麒麟冢畔与招魂。

铁木山秋韵(杨友峰 摄)


会宁境内,还有“旱塬秀峰”之称的铁木山。铁木之名说辞颇多,一是与“元末孤忠”扩廓帖木儿相关,前人有联:
铁木将军,将德将才将孝义;
旱原秀岭,秀山秀水秀风云。
二是“山中林木荫翳,色墨如铁”,故得名。今人有联:
立千秋壮气犹存,山怀铁木;
喜四野春风永动,景献神奇。
三是“山多香木”,故又名香林山。甘肃省楹联学会首任会长、会宁人安维翰先生有嵌名联:
香气袭人知画暖;
林泉醉客觉山寒。
铁木山为县内最高山峰。山上古建颇多,最早可追溯至元大德四年(1300)。现存建筑保留明清风貌,古朴典雅,包含了佛、道、儒、民间信仰等多元文化类型建筑。

会宁,红色沃土。“红军会师,中国安宁”,有“革命圣地”之誉,是长征胜利的见证之地,风云际会,群雄荟萃。
甘肃省劳动模范邢仰伯有一联:
古镇三军喜相聚;
长征万里乐新程。
三军相聚之地,便是会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里程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和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达会宁,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等元帅及千余名将级军队领导在会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邢仰伯对联所写,正是1986年为了纪念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50周年修建的会师纪念塔,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位于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又称会师园。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主要由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会师纪念塔、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部分组成。其中会师楼及古城墙,是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的“西津门”门楼,1952年,会宁县政府将“西津门”更名为红军“会师门”,城门楼命名为“会师楼”。会师门被誉为“中华第一门”,会师楼被评为“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之一。

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原为县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属歇山顶式建筑,为仿曲阜孔庙大成殿柱形。如今文庙还存有前人撰写对联一副:
一代文王,滋兰育蕙华夏地;
至圣先师,点石成金祖厉城。
会宁还修复了会师期间朱德总司令的住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一、二、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红二、四方面军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旧址及红军演讲台、红军大学旧址等,另外存有大墩梁、慢牛坡、张家堡等多处战斗遗迹,并建有大墩梁、慢牛坡红军烈士陵园。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会宁县城隍庙大殿,始建于明朝。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在殿内设指挥部,击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为大会师奠定了基础。陈赓、杨成武等人在此住宿。当年,红军尊重群众信仰,对大殿陈设秋毫无犯,赢得了群众的拥护与称赞。
红军演讲台旧址,原为陇西川戏楼,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途经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登楼演讲,宣传红军北上抗日政策,毛泽东为红军将士和群众诵读了《七律·长征》诗。
1936年10月18日,红二方面军在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实现了会师。为此,贺龙还写下了一副对联:
路遇老君三点头;
欣逢地虎一家欢。


会宁,教育名县。崇文修德、尊师重教,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会宁自古文风鼎盛,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5名、贡生396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甘肃首批公派5名留学生中会宁占到2名。据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累计输送大中专毕业生16万多人,其中博士学位1500多人、硕士学位60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164人。
1906年甘肃首批公派留学生中的会宁人,一个便是前文提到的杨思。
杨思(1882-1956),字慎之。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未毕业即回国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与张维、慕寿祺等编纂了《甘肃通志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诗联书法俱优,兰州碑林选刻其墨迹一副:
流水断桥芳草路,
淡云微雨养花天。
杨思一生关心桑梓文化建设。1923年捐资修建了桃花山魁星阁。刘庆笃题有一联:
朱雀耀辉翻笔彩;
黑龙喷雨壮文澜。
杨思一生历任要职,颇有劳绩。1951年捐资千余元支援抗美援朝。1956年10月病逝兰州,邓宝珊、王治歧、蒋云台、高健君、裴建准、万良才、水梓等人组成治丧委员会。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邓宝珊在公祭大会上高度评价了杨思的一生。


与杨思一同前往日本留学的另一位会宁人则是万宝成。
万宝成(1873-1943),字玉田,会宁郭城驿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三十二年(1906)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回国,任户部主事。民国建立后曾任山西定襄县知县、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等职。其存有墨迹:
惟穷昭节义;
载道在文章。
《会宁县志》记载,会宁崇尚教育由来已久。明洪武六年,会宁在文庙院内建立了官学——学宫。明万历六年(1578),知县高拱辰于文庙两侧建立儒学署。清代,会宁学风大盛。清初在县城西关建立枝阳学舍。清乾隆时知县黄显祖主持重修枝阳学舍,嘉庆时知县张晓山等捐资再修枝阳学舍,并改名枝阳学院。会宁北乡举人王言纶先办蒙馆,后主讲枝阳书院。他一人就培养出柳迈祖、康节、吴思权三名进士。而岁贡生张嗣功在家乡老君坡办私塾,培养出苏耀泉、苏源泉等进士。
王言纶(1737-1803),字德音,号简斋,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庚寅举人,曾任陕西澄城县教谕。有自题联:
明水半杯,可识生前行状;
清香一炷,应怜向后声名。
柳迈祖(1753-1820),字振绪,号宜斋。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未科进士。历任平番县训导、长安县教谕、户部主事、员外郎、刑部郎中、湖南宝庆知府等。擅书法,以楷行书见长。在任期间还主持重修了濂溪书院。柳迈祖有墨迹自题联一副:
半生读书破万卷;
一行作吏到三湘。
吴思权(1782-1851),字平一,会宁县十里铺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丁丑科进士,授内阁中书。道光二十年(1840)升任杭州府同知,二十五年(1845)调任温州府同知。有人赠其联:
他日独占第一甲;
至今人号小三元。
吴思权一生勤学博览,著作颇丰。有《时势策》《洗心亭记》《木兰秋鉨赋》《养蜂说》《平一日记》等。在京城时,与朝鲜学士南雨村等结社吟诗,并为朝鲜相国韩镇户诗集作序。还曾为朝鲜使臣书有一联:
忍含百善;
默定千差。


苏耀泉、苏源泉便是诞生于老君坡的“苏门三进士”中的两人,另一人是排行老七的苏绍泉。
苏耀泉(1869-1908),字朗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曾任浙江衢州石桐税官,新昌、乌程知县等职,留有墨迹联:
锦上添花非实意;
雪中送碳是真情。
苏源泉(1871-1931),字本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善诗词工真草隶篆。官授礼部主事,民国初任审计院协审官、内务部佥事等。著有《时敬斋诗草》四卷。留有墨迹联:
树影遥看云接岭;
松涛静听水连天。
苏绍泉(1884-1960),字友沂,清宣统元年(1909)戊申科拔贡,亦称“岁进士”,故与胞兄耀泉、源泉称会宁“苏门三进士”。民国时历任酒泉、兰州百货局局长,正宁县县长,《甘肃通志稿》编纂,著有《甘肃历代管制考》《浴德堂诗草》《正宁县志》等,晚年潜心于中医药研究,撰有《中国成药丹丸膏散药剂配方录》一卷。近年来,当地按清代风格重建了苏氏进士旧居,大门上雕有“进士第”匾额,门两边刻挂了苏绍泉的楹联墨迹:
此地有崇山峻岭;
何处无瑶草琪花。
会宁,这片神圣又浪漫的土地,书写了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史诗,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如今,左文襄公奏章中的“陇省苦瘠甲于天下”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唯美画卷。正如邢仰伯先生题桃花山联:
桃山峻岭看霞彩;
寺庙碑亭觅古幽。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白银文旅
主要用于宣传白银旅游形象、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特色商品,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和最新旅游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