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博物馆“凤之韵”研学课堂 ——“化石小猎人”走进市育才学校

旅行   2024-11-14 08:46   甘肃  


白银市博物馆“凤之韵”研学课堂


——“化石小猎人”走进市育才学校

11月13日下午,白银市博物馆“凤之韵”研学课堂走进白银市育才学校。上课铃声一响,四年级三班的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研学老师们的到来。


知识小课堂

本次研学讲座的主题是“化石小猎人”。那什么是化石?老师让同学们举手回答,答对的同学有奖品。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积极回答,童真童趣一览无余,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进行了点评。

接着,研学老师以PPT的形式,结合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会宁县出土,距今约258万年——1万年的披毛犀;平川区出土,距今126万年——1万年的原始牛为例,讲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及化石的分类。化石是生物体死亡掩埋后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按照化石主体分为遗体化石、遗迹化石和遗物化石;按保存特点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按大小分为大化石、超微化石;按埋葬方式分为原地埋藏、异地埋藏。

披毛犀

原始牛

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化石有了初步的了解。穿越时光,跟数亿年,数千年的古生物、古环境进行链接,那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同学们的思绪仿佛在那滔滔河水中,莹莹草地上,高山之巅上飘荡、思索、回味。

化石作为一块石头,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它记录了生命的存在,是见证生命进化的最重要依据。老师又从化石对生物演化研究、地层年代的确定、古环境重建、资源勘探与开发及科学研究的启示五个方面对研究化石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讲解。



手工制作

手工体验环节,同学们大显身手,拿出铅笔细细地画,认真地描,不一会,一头披毛犀画了出来。有的画得惟妙惟肖,有的画了大概轮廓,一笔一划里都透着天真可爱。

画画好了,同学们开始用白色的橡皮泥在图画里填充,一团橡皮泥被搓成粗细不一的条状、圆球、粗棒、小圆点,大树叶状等,然后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粘在图画上,细条粘成骨架,圆球粘成头,小圆点粘成牙齿......一只庞大的披毛犀跃然纸上。

活动结束后,可爱的同学们把剩下的橡皮泥一块、一疙瘩都交给了研学老师,最让人感动的是,一位小同学把指甲盖大点的橡皮泥都给了老师,心灵之纯真美好,不由让人赞叹!


白银市博物馆面向辖区学校开展的“凤之韵”研学课堂,是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将白银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讲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并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家乡情结。

-end-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白银文旅
主要用于宣传白银旅游形象、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特色商品,宣传有关方针政策和最新旅游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