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关注是最好的鼓励
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回复“大礼包”,得规范大全!
推荐阅读:强烈推荐 | 水利天下微信公众号(扩传)
搜索http://www.shuilitianxia.com.cn/关注水利天下网资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助力区域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首届“息县乡村振兴学术交流会”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耕地保护及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探讨乡村振兴的新机遇与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李保国在会上作了主题为“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与耕地保护”的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李保国作报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并指出要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及黑土地保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更为未来十年的农田建设提供指导。今年启动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聚焦种子与耕地,推动科技创新及装备支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李保国院长介绍,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成效显著。自2009年启动的规划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超预期,2020年达1.34万亿斤,2023年创新高至1.39万亿斤。以山东德州为例,自2009年成为“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地级市,2021年启动“吨半粮”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果。2023年,德州入选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计划投入98.84亿元提升粮食产能。在此行动中,国家采取四个方面重要举措:政策支持方面,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农业农村部在抓好已有200个玉米、100个大豆整建制推进县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个玉米、100个小麦和102个油菜整建制推进县,持续深入推进大面积提高单产。科技支撑方面。通过生物育种、增加种植密度及改进施肥技术,持续提升粮油作物产量,确保粮食生产的科技化、现代化。“藏粮于地”战略方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等不断提升地力水平,进而提升粮食产能。减损控制方面,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通过减少粮食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损失,到2035年,预计能够减少约1100亿斤粮食损失,这一举措具有巨大的节粮潜力。李保国院长指出,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带来了耕地和土壤质量的变化。自2009年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10年前北方地区对粮食生产贡献的比重超过了南方,且占比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总体上耕地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耕地产能及生态环境。数据显示,在2009-2019年中,全国耕地减少了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与此同时,大约880万亩坡度大于25度的林地被开垦为耕地,而约1.8亿亩的耕地则被用来种植树木。耕地高强度利用导致质量下降。秦岭-淮河以北,尤其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五省,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的40%。持续的高强度利用导致东北黑土地流失与地力下降、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西北绿洲区土地荒漠化与耕地盐渍化加重等资源生态退化重大问题。过度集约化耕作制度加剧土壤扰动。尤其是传统集约化耕作制度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剧,水蚀和风蚀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结构的破坏与质量的退化。李保国院长提出,面对“保数提质增效”的困境,保持耕地、土壤健康是粮食产能提升的基本保证,主要途径有三。第一,注重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设成质量过硬的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必须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保障耕地质量和生态平衡。第二,注重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耕地保护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加大在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力度,加强盐碱耕地的改造和提升,遏制耕地次生盐碱化趋势;以大食物观为指导,发展特色农林牧渔业。在“以水定地”前提下,推动“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盐碱土地的生产能力与效率,同时保护好盐碱化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第三,推行协调一致的土壤、土地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推动农业科技的现代化,通过科技提升耕地产能与利用效率,同时保证耕地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李保国院长强调,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将建立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土壤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和耕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性农业和再生农业技术将成为核心,并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发展因地制宜的精准水土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抗逆生物技术成为亟待攻克的关键问题。此外,通过加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双赢贸易,充分利用虚拟土地和水资源,将为未来粮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李保国院长表示,未来农业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息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的百强县,粮食生产中,口粮(小麦和水稻)占比达95%,可见息县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息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正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升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利用农大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以息县全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发展出中原地区、淮河平原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粮食产能提升及耕地保护乃至乡村振兴的路径,为建设农业强国树立县级样板。上善若水,水利天下!百万水利人的精神家园!聚焦水利领域人、事、物。推送水利最新动态、专家见解、技术疑难、行业资源等。作为水利业界优秀公众号,我们向您隆重推荐水利天下公众号。欢迎全体水利人扫码关注、转发与分享。
薛国强:男,福建莆田人,1976年10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12年工程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水利天下】公号创办人兼总编。注册咨询工程师,水利水运双专业高级工程师,河湖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水利文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福建省土木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评委等。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部分推送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致谢忱!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仅标明(或未能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果您觉得好看,就请点赞、在看、留言、转发、分享一起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