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犀利在向塘,母舅要坐上?
文摘
2024-10-09 16:47
江西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母舅”(即母亲的兄弟)的地位一直备受尊崇。而在向塘地区,这种尊舅的风俗尤为显著,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向塘百姓的心中。尊舅的历史渊源:在向塘,流传着一句古老的俗语:“天上的雷公,地上的“母舅”。”这句话揭示了“母舅”在当地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根据《历代神仙通鉴》里介绍,雷公在古代神话中是掌管天灾人祸的神灵,权力无边、主宰一切。人间的“母舅”竟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可见人间的“母舅”则被赋予了类似的崇高地位和尊严。
在向塘,大多数家庭从小教育子女,对于“母舅”,必须尊敬和孝顺,否则必遭“电打雷劈”。也是印证了“天上的雷公,地上的“母舅”,老人经常教育晚辈:天上的雷公是掌管人间的孝道之神,天上打雷闪电,就是“驼天收(南昌话念Xiu)”虐待父母、不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孙。我们小时候,还经常听到“天上电闪雷鸣,专打不孝子女”的传说。在母系社会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舅”作为母亲的兄弟,自然成为了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尊崇母舅的传统。比如哈尼族的“天上算太阳最高,地上数母舅最大”,羌族的天上的星宿,地下的母舅”。尊舅的风俗体现:向塘人都把母亲的兄弟叫“母舅”,同时由根据辈分,分为“大母舅”“二母舅”“小母舅”,把“母舅”的妻子叫“舅母”。很有意思的是,“母舅”与“舅母”,两个字一颠倒,性别就不同。同时,尊舅的风俗,也体现在下面三个,向塘人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中:
外甥结婚:在婚姻庆典上,母舅被赋予了极其尊贵的地位。所有母系亲属中,母舅是最尊贵的,通常被安排在宴席的首席位置。用向塘俗话说叫:“母舅坐上”,意味着母舅不到场,婚宴就不能开始。所谓“亲戚”,父系为“亲”,母系为“戚”。所有“戚”中,“母舅”最为尊贵,是母系宗亲的代表,况且难得远道而来。母亲逝世:在母亲去世时,向母舅报丧是第一要务。母舅会参与治丧仪式,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一个家庭中,通常母亲是从“外姓”嫁过来的,因此母亲的亲人叫作“娘家人”,南昌人说“娘屋里个人”,所以向“母舅”报丧,必须详细报告母亲离世的过程,听取“母舅”及“娘屋里个人”对于治丧的要求,同时“母舅”也必须坐上。兄弟分家:在一个家庭子女成年后,做财产分割时,“母舅”的意见至关重要。因为在向塘老话叫“树大分丫,崽大分家”,如果这个家庭,父亲已不在(不在世),兄弟两分家、分割家庭财产时,可能会“争得牙高滴血”“打得人死人亡”,因此“兄弟分家”必须由“母舅”作主。而向塘,也有一句俗语:“外甥要分家,母舅一句哇”,所以“母舅”被视为最公正的裁决者,能够超越家族内部的亲疏关系,做出公平的判断。当然了,在向塘,母舅的称谓也具有多重含义。除了直系的“大母舅”、“二母舅”等,母舅一词还可能被用来贬义地指代那些爱管闲事、却无真正权威的人。比如有这样一种人,论资历无资历之尊、论年龄无年龄之长,无德无能、没脸没皮,但是,在人群之中却喜欢说三道四、吆五喝六,摆出一幅尊长的架势。对于这种人,南昌人常常会指责他是“大母舅”,也是人们对他的蔑视和笑话。向塘地区的尊舅风尚不仅是对母系亲属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向塘人民对家族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通过对这些风俗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向塘地区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文章内容、图片、字体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