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镇以“四合四强”为抓手不断厚植乡村集中居住区幸福底色

文摘   2024-10-14 16:41   四川  

近年来,龙门山镇持续聚焦乡村集中居住区点多面广、配套相对薄弱、发展治理融合难等问题,整镇推进乡村集中居住区治理,以“四合四强”为抓手,不断建强组织、嵌入服务、整合资源、促进发展,高效服务彭派百里画廊建设,厚植“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的幸福底色。


坚持党建引领,联合力量强共治

面对小区居住人口由平时的1.5万余人增至避暑期间的10.2万人,通过建体系、优阵地、植文化,让在地居民、来彭旅居美美与共。一是建体系,让宿居龙门有归属感。统筹建立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物管委、自管委)、物业公司为主体,在地村民、候鸟居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1+2+N”治理机制,推进全域25个乡村集中居住区治理。二是强队伍,让社区共治有新动能。设立龙门红色驿站,建立联合党支部、流动党支部,培育34名党员代表治理骨干,孵化小马哥维修队、钟嬢嬢帮帮团等社区社会组织28个。三是植文化,让小区自治有凝聚力。将参与志愿积分、张贴红黑榜单5个事项新纳入小区居民公约,策划开展武术培训、老当益壮·朝夕相伴等系列活动37场次




突出品质提升,聚合服务强供给

通过“政府补一点、居民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方式,全域推进组团式、嵌入式、集成式服务,推动小区服务多样化、便捷化、品质化。一是培育“大物管”,以“姓公”身份实现自我循环。成立鱼江楠等7家集体物业公司,依规承接小区物业服务,为候鸟居民提供闲房托管、家政保洁等附加服务,解决92位居民就地就业。二是联动小散商,以抱团方式促进微利供给。绘制“社区便民生活地图”,推动水电气网、缝补维修、商超配送等18项生活服务进小区,提供“香山托管研学、宝山O2O配送”等低偿服务,让“嵌入式”服务触手可及。三是招引主理人,以市场逻辑推动常态运维。引入仁爱合伙人运维“一寸方田”等4家社区食堂,通过“公益+市场”方式提供养老助餐、外卖送餐等,累计服务小区居民1.12万余人次。



注重场景营造,整合资源强赋能

聚焦居民所盼,在资源整合利用上下功夫,以场景赋能激活“一池春水”。一是链接多方资源,优生活场景。建立小区升级改造竞争机制,优先激励居民积极性高的小区,统筹组织、社会工作、住建等财政资金350万元、引导居民出资120万元,实施小区微项目35个,改造微花园12个,新增停车位400个。二是盘活闲置资源,建特色场景。活化利用闲置房屋、荒地等,打造百里画廊暖心驿站、熊猫运动公园等场景7个,整体提升家门口生活品质。三是畅通供需渠道,创消费场景。找准需求与资源的契合点,联动1326家农家乐、17家民宿为候鸟居民提供农产品直购、无人机送餐等消夏体验活动,延展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强化价值转换,融合产业强发展

紧扣“是美丽景区,更是宜居宜业家园”的发展目标,推动旅居一体化改造,实现空间赋能增值。一是以规强建“美化”乡村。联合同济大学等专业力量,组建“2名驻场设计师、8名社区规划师、32名小区工匠”为主体的乡建团队,发动居民参与设计,引导居民按规改造。二是以更促新“焕新”乡村。实施“乡宿”微更新计划,用60万元社区保障资金撬动居民出资2000万元完成鱼窝子等23户庭院更新改造,擦亮冷水鱼长廊金字招牌。三是以闲变现“共富”乡村。收储租赁闲置民居,导入醒事咖啡、蜀中糖门等社交型业态,推动江桥人家、太阳雨等消费、服务、文化、生态场景融合,打造民宿样板间,形成龙门山宿集品牌效应,带动居民增收超230余万元。



END

编     |  尚陈天龙   张凤琳

 责     |  陶   娅

 编   审  |  张树生




彭州社会工作
中共彭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