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洪洞县位于临汾市内,此处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暖和煦,适合人居。
对于受尽战争摧残的百姓来说,听闻山西是这样的一个“世外桃源”,他们就纷纷赶到了这里。这就导致了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中原土地上人迹罕见,但山西却是熙熙攘攘的状态。
当然,明朝的政府在制定这项移民政策之前他们也是对全国的人口进行了一下粗略的统计,山西人口占天下人口的6.8%,但是山西的占地面积却只占了明朝国土1.5%。
从这个对比上也能看出,山西的确是“人满为患”。
迁出山西,迁往各地
对于明朝政府来说,他们是怎么让这些已经定居在山西的百姓再次离开“家乡”的呢?首先,朝廷将这些移民定性为了三类,第一类是身无分文的流民,第二是有地有宅的富民;第三类是犯人。
比如说在1370年第一次的移民中,朝廷就将那些没有土地的来自河北的百姓迁往了安徽凤阳。
针对流民,政府还会给他们分发银钱。等到他们去到了该去的地方后,就能利用这些钱去购买农具和种子,并在此开荒耕种。
但对于富民来说,他们在山西原本就有地有钱,根本不想去到别的地方再度安家。而这个时候,朝廷就会安排士兵来“护送”他们迁移,说是护送,实际上就是将他们强制押送过去。
而最后一类犯人,他们原本就是有罪之人,自然就是朝廷让他们去哪他们就得去哪,否则就会收到一纸处决的文书。
于是,在明朝的史书中就出现了大量关于移民的记载,就比如说在《惠氏族谱》中有写道“洪武元年,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奉旨迁徙河南省南阳府东唐河县”。
还有《段氏族谱》中的“迁移冀、鲁、豫三省”的记载,而且朝廷还强行拆分了段氏族人,所以就有了族谱中的“奉命分手”四个字。
据统计,明朝以洪桐县大槐树下为起点的移民行动中,迁移了812个姓氏不同的家族,有张、李、刘、陈、赵等姓氏,不知道其中有你的没。
而对于那些移民来说,虽然他们在新的地方,可是他们的心中仍旧牵挂着山西,尤其是原本的山西富民。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的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这些移民的看来,大槐树还是他们的故乡。
人口迁移,社会发展
那么,这些迁移有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吗?在元末战乱过后,河南省内人烟稀少。但到了洪武十四年后,河南省内登记在册的人口数量达到了189万人。
尽管这个人数还是不够,毕竟河南也是个165700平方公里大省,但相较于明初还是增加了很多的,这也是明朝迁移的成果。
除了将人口迁移过去外,朝廷也设立了专门管理移民的机构,担任这类机构的官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诱户口有增”。
明朝的移民政策,在全国范围下重新分配了人口,让各地都有着人住。如此一来,各地的农田也就有人可耕,政府也就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出于经济政治考量下的行动。由于山西靠近内蒙古一带,内蒙古是元朝的发家之地。
明朝初年,元朝旧势力还存在于世,朝廷还未能将其彻底清除。如果元朝贵族想要在中原安插眼线的话,他们可能会选择山西,一来山西靠近内蒙,二来此地易守难攻。
假如能够夺下山西,元朝是不是就又能东山再起了呢?
因此,对于明朝统治者来说,将山西境内的百姓迁移到全国各地,这样也就能切断山西可能与元朝残部存在的一切联系。
无论是出于军事政治还是经济目的,明朝都在迁移之后国家变得富强了起来,这对于明朝统治者来说才是最希望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