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石窝山会议之后,西路军余部分散突围,在分散突围的队伍中,只有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走出了茫茫的祁连山,并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到达了星星峡。后续在陈云等人的接应下,西路军余部前往乌鲁木齐休整。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在当年参与了接应西路军的工作,他的名字叫段子俊。新中国成立后,段子俊受到重用,他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担任了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官至副部级。那么,段子俊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段子俊出生于1913年,河南省济源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早年时期,段子俊主要在家乡一带求学,伴随着读书的增多,他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每年的暑假,他除了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农活之外,都是与一些进步青年聚集在一起,他们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渴望将来为国效力。
1930年,段子俊加入了共青团,1932年,他被组织送到苏联,进入列宁学院留学。在列宁学院期间,他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而且也努力学习俄语,到苏联仅仅三个月之后,段子俊就能磕磕绊绊地充当翻译了,他的表现也引起了苏联方面的重视,不久后,段子俊被调到共产国际交通部主办的无线电工程学校学习,经过一番认真学习后,他在结业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受到了苏联方面的嘉奖。
时间很快就来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西路军成立,进入河西走廊作战。当时我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决定派出一支既能代表共产国际,又能代表我党的代表团回国支援西路军,不久后,代表团正式成立,陈云担任了团长,段子俊也加入了这个代表团,主要负责电台通讯方面的工作。
1936年12月8日,段子俊跟随代表团离开莫斯科,前往阿拉木图,12月中旬,他们由阿拉木图抵达靠近新疆的霍尔果斯,不过,当时恰好西安事变爆发,代表团也接到了就地等候的指示。直到1937年4月下旬,代表团才到达新疆。
5月1日,段子俊跟随代表团,带着一个由4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抵达星星峡,接应了突围成功的西路军左支队,并把左支队接应到乌鲁木齐,进行了妥善安排,圆满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务。另外,段子俊还留在乌鲁木齐,给西路军将士们讲授数学课,进行相关培训。
1938年,段子俊返回延安。返回延安后,他亲自对原有的电台进行了调试,使得延安的电台与莫斯科的电台联络成功,从此之后,毛主席可以与斯大林直接进行联系。在这之后,段子俊留在延安工作,担任了军委三局科长、处长,通讯器材厂厂长等职务,在后续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他不辞辛苦地投身通讯方面的工作,不仅组织生产了一批可靠的电台以及无线电发报机,而且培养了一批电讯专业技术骨干,支援了革命事业,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段子俊陆续担任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副局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工业战线建设殚精竭虑地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段子俊因病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