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随着《五一六通知》的发布,十年浩劫开始,同时,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也成立。这个小组成立后,陈伯达担任了组长,康生担任了顾问,江青等人担任了副组长。不过,后来江青却掌握了这个小组的权力,并借助这个小组迫害了大批干部与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曾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成员之一,他的名字叫郭影秋。新中国成立后,郭影秋曾担任云南省省长、南京大学校长等职务,是一个主动放弃省长职务担任校长的优秀干部。那么,郭影秋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郭影秋出生于1909年,江苏铜山人。193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我党,并以教务主任的身份为掩护,为我党从事秘密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郭影秋投笔从戎,在微山湖一带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抵抗日本侵略者,并担任了湖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郭影秋担任了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西南解放后,郭影秋留在西南地区工作,担任了云南省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务,期间,他参与领导了地方的土地改革、镇反以及剿匪反特等一系列巩固新生政权的工作,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恢复与进一步发展。
1957年,郭影秋主动辞去了自己省长的职务,决定前往教育界,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点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中组部部长安子文找来郭影秋谈话,并把他调到了南京大学,让他担任南京大学校长一职。在南京大学期间,郭影秋想方设法地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他关心爱护校内职工,提出了“教学为主,科研突出”的理念,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很多杰出的人才,促进了南京大学的发展。
1963年,郭影秋被调到北京,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继续投身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也因为在教育行业作出了一定的成绩,1966年5月,郭影改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要分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十年浩劫开始之后,郭影秋被调到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是小组的成员之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郭影秋并不是第一批进入这个小组的,而是在小组稳定运行后才进入这个小组工作的。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7月底,郭影秋就受到了迫害,尤其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顾问康生,他诬陷郭影秋是“假党员”、“叛徒”,郭影秋也因此被“打倒”,并被暂停了工作。虽然身处逆境,但郭影秋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铮铮铁骨,与造反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力所能及地保护了教育系统的基层干部与教师,深受广大师生爱戴。
粉碎“四人帮”后,郭影秋致力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建,并在中国人民大学重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83年,郭影秋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长一职,他也继续发挥老革命家的作用,为大学的各项建设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1985年,郭影秋因病去世,享年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