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能治愈人的,不是时间,而是格局!

文化   2024-11-18 22:26   浙江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者:每晚CC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去世。

好友金岳霖,为她写下这样一副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如今,69年过去了,这个满身诗意的女子,似乎仍留在她所钟爱的人间,从未远去。

我们还是能从她留下的诗里,感受到她的才情;

从她一生的经历中,明白她是以怎样的格局,去应对人世间的种种疾苦。

就像作家赵一说的:林徽因身上有一种不慌不忙的坚强,能够迎风面对一切。

尽管外界对她多有非议,尽管世道对她并不仁慈,尽管生活对她也不够宽容。

但她还是坦然接受了所有的苦难和刁难,并以喜欢的方式,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读懂了林徽因的这些经历,你也会明白:

身在俗世浮沉,伤痛总是难免,但最后能够治愈你的,一定是你心里那份释怀和格局。

在伤害面前,内心足够强大,格局足够宽广的人,才能从容应对一切风雨。

1

格局一大,就不会去计较伤害


每个人的一生里,都会有那么几段暗无天日的时光。

林徽因也不例外。

她生命里最初的阴霾,便来自原生家庭。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有名的大才子,而母亲何雪媛则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传统妇人。

见识的差距,文化的鸿沟,注定了他们之间没法拥有共同语言,在一起也总是争吵。

吵的次数多了,林长民对妻子就越来越疏远,何雪媛对丈夫也越来越埋怨。

久而久之,何雪媛就将这种怨恨也加诸到了林徽因身上。

只要林徽因跟林长民多亲近了一会,何雪媛都会阴沉着一张脸,将她数落半天。

父母针锋相对的关系,母亲刀子一般的数落,从小就让林徽因倍感痛苦。

以致于后来跟人谈论起这些过往,林徽因还是会说:
差不多希望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那早年的斗争对我的伤害是如此持久。
在这样的处境下,林徽因开始向内求索,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

她知道自己无力改变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向书本寻求解惑,通过读书与思考化解自己的苦闷;

后来,她跟着林长民远渡重洋,见识了世界的多样性之后,更是对自己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她不再挣扎于父母关系的漩涡,而是心平气和地接纳了一切。

此外,她还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读书见世面上,正因为如此,她才有了极高的文学造诣,和通透的处世哲学。

常听人说: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对抗,而是允许和接受。

因为这世间,总有一些事情,我们无法掌控;总有一些伤痛,我们无法躲避。

这个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放大格局,接纳所有。

千万别让一时的伤害,成为我们永远的伤痛。

当你格局放大到一定层次以后,你就会发现:

你以为放不下的人和事,忘不了的伤和痛,岁月早已教会你如何轻描淡写。

2

格局一大,就容得下别人讥谤


《增广贤文》里有言:谁人背后无人,谁人背后不说人。

人生在世,总会被别人误解和议论。

而越优秀的人,越容易遭到他人的“口舌”攻击。

林徽因一生就受过颇多争议。

她曾和徐志摩之间有过一段情,后又嫁给了梁思成,于是有人写文讽刺她用情不专、为人虚伪。

她发表了几篇诗文,就有人故意挑毛病,说她的文字是“无病呻吟”。

更让人心寒的是,她昔日的好朋友冰心,也曾发表过讥讽她的言论。

1931年,林徽因迁居北平,经常会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与文化界的人士针砭时弊、谈古论今。

她的谈笑风生,不凡见识,也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到来。

但也因为林徽因过于耀眼,反倒招来了冰心的嫉妒。

为了挖苦林徽因,冰心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攻击她。

还将她说成是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姨太,一朵混迹于风月场所的交际花。

冰心的这些言论,一时间也点燃了外界对林徽因的诽谤,很多人就跟着攻击她。

但在一片口诛笔伐声中,林徽因却十分淡定,只给冰心寄了一瓶山西老陈醋。

她照常办她的文化沙龙,过她的日子,一段时间后,外界如沸的流言反而自己消停了。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经历流言蜚语的折磨。

可就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人把心力全用来评论小事的对错,就没有力气去在乎重要的事情。

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容得下别人讥谤,受得了他人非议。

因为他们知道,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与其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中,不如笑骂由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当你站到了更高的层次上,那些诽谤你的话,就再也传不到你耳中。

3

格局一大,就能抵御世间疾苦


杜甫在《望岳》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个人的眼界格局,往往就决定着他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

当站的高度不够,几桩小事,也能摧毁一个人的心态。

可人的生命格局若大了,自然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

《林徽因传》中,记载过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

1937年抗战爆发后,林徽因举家搬迁,从北平一路南下,逃难至四川南部的古镇李庄。

一路的颠沛流离,让原本身体就弱的林徽因患上了肺病。

好不容易到了李庄,也依旧没有好的条件给她养病。

她居住的农舍,阴暗、潮湿,顶上的席棚常有蛇鼠出没。

每天的伙食也很粗陋,还经常性的三餐不继,只能靠变卖衣服、手表来度日。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林徽因的病情更加反复,日日夜夜的咳嗽,身体瘦得不成样子。

但即便如此,抱病中的她仍乐观写信给好友沈从文:“打仗你别太悲观,我们还要吃许多的苦,但我们不能不争到翻身的那一步。”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她重病期间,又收到了弟弟战死前线的消息。

林徽因悲痛欲绝,将自己关在房间,浑浑噩噩度日。

过了好多天,她才逐渐想通:

斯人已逝,再哀痛也于事无补,自己好好活着,才是对弟弟最好的慰藉。

在痛苦了一段时间后,她就慢慢接受了一切,也开始积极面对生活。

随着心情变开阔,她的身体这才跟着一天天好转起来。

俗话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人生的痛苦,就像是一张烙饼,而人的格局,就是那一口大锅。

当你格局足够大时,便可容纳所有的苦。

在人生这场旅途中,永远不要为一时一地的阻碍所困扰。

你应该像作家辛迪·芬奇所说的:允许一切自然发生,并将之视为生命的风景。

用广阔的胸襟迎接一切变化,那么无论命运如何跌宕,你也可为自己抚平一切疾苦。

泰戈尔曾写过一句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觉得用来形容林徽因的一生,最贴切不过。

虽然她的生命只有短短的51年,在这期间,她还遭受了无数的苦难和冷眼。

但她始终能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伤痛;以从容的姿态,处理一切突如其来的磨难。

她将原本满目疮痍的生活,修补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行走在这世间,你我同样需要经历万般苦,受尽一身伤。

在苦痛难忍时,不妨像林徽因一样,将委屈吞下,将痛苦揉碎。

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哪怕生活一片废墟,你也能开出一朵素雅高贵的花。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 End -


诗词公社
世界那么大,你有无限种可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