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为响应“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战略要求,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平等互惠”的原则,联合开设五年制本科法学双学位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法学教育海外合作新模式,为推进一国两制作为当代中国重大宪制实践,助力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培养和输送通晓内地与海外法律的一流人才。该项目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共同发起,是北大与境外高校合办的首个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两校结合香港和内地两所顶尖法学院的优势,共同制定招生标准及课程培养管理方案,在内地和香港同时招生。
“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自2019年开设以来,已招收4届学生。首批项目同学包括北大赴港大的8名同学和港大赴北大的4名同学,将于2024年7月完成全部学习任务,正式毕业并获得由北大和港大颁发的法学学士学位证书。在过去的五年时光里,两校同学们辗转双城,体验了一次法学生的“翻转校园记”。在毕业季来临之际,同学们分享了诸多参加双学位项目、体验南北两校不同生活的感受与心声……
目录
01 北大人在港大:一场勇敢者的大冒险
初心机遇:深度体验与多元选择
异地体验:想象与现实的积极弥合
探索塑造:风物长宜放眼量
02 港大人在北大:一场红楼飞雪的奇缘
迈上新途:职业理想与精神追求
沿途风光:精彩的生活,全新的体验
回望来路:俯仰之间皆美景
03 一起向未来:当东方之珠邂逅未名博雅
同心厚植合作基础,共育高端涉外法治人才
倾力培育:汇聚人才培养的绵绵合力
共赴前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04 结语
北大人在港大:一场勇敢者的大冒险
北大法学院2019级赴港项目学生合影留念
1.初心机遇:深度体验与多元选择
2019年是项目的启动之年,是两校法学院在探索高端法律人才联合培养领域的全新尝试。对于刚刚结束高考步入北大法学院的新生们,大家又一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节点。对于选择双学位项目同学而言,这是一次对未知的勇敢尝试,意味着跳出舒适圈,审视自己究竟追求什么,在这个充满选择的世界里,为自己创造理由,去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
北大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陈悦心回忆最初为何选择双学位项目时提到,随着跨境贸易的频繁化和法律服务的国际化,作为一名未来的法律服务者,如果能同时掌握不同的法律、深入了解不同的地区文化,无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诉求、解决不同的问题。与之相似,许多项目学生最初选择赴港参加双学位时,都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性价比和职业规划。
在性价比方面,从项目投入来看,一方面,项目学制5年,两校分别就读两年半,毕业后由两校分别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相比于传统法学四年本科教育获得一个学士学位而言,时间上具有巨大优势。另一方面,香港大学会为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以覆盖学费,北京大学也设置项目奖学金支持赴港同学,经济上较为划算。从项目收获来看,两校同属亚洲顶尖法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榜单中常年位居全球前30位。内地属于成文法传统的大陆法系,香港属于判例法传统的英美法系。由于在法律渊源、司法制度、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两大法系的法学教育风格也各有所长。该双学位项目能够让学生在5年的学习中高效率、高质量地接受中国内地与香港最顶尖的法学教育,深入了解两地的法律制度并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两大法系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和经验的互动中,培养全球化视野与比较法思维。
在职业规划方面,双学位项目为两地两校的学生都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北大同学在港大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后,能够参加香港PCLL(法律职业资格证书,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ws)课程学习,通过后取得香港律师执业资格,获得更多国际化、高薪工作机会。值得一提的是,PCLL作为香港特有的一项专业法律教育课程,是进入香港律师行业的基本资格。对于普通内地法学本科生来说,基本只能通过先进入香港或其他普通法地区的法学院深造取得JD(Juris Doctor,法律博士)学位,才能获得PCLL的入读资格。而参加双学位项目的北大学生,同时也将获得香港大学法学本科学位,能够直接在毕业后获得申请PCLL的资格。与之相对应,港大同学在北大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后,将有资格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后取得在内地的律师执业资格。
正如项目学生刘佳文所说,“北大与港大是中国法学界在两种法系里最闪耀的校园,能够通过这个项目分别在这两所高校学习,我深感荣幸,两所学校的培养令我受益良多。”阮圆圆同样认为“能在年轻的岁月里深度体验中国两个大城市的生活、在不同法律系统下的顶尖法学院学习,我认为是一个特别少见的机会。”
北大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阮圆圆、刘佳文
五年前,项目成员们在审慎考量后,选择跳出舒适圈去拥抱多元可能,从北大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他们最终收获的,远远比最初期待的更多。
2. 异地体验:想象与现实的积极弥合
l 教室之内:多元的授课方式,全面的能力训练
在授课形式上,北大法学院本科必修课主要采取大课讲授的形式:教授通过课堂讲授深入分析核心概念和具体规则,启发性、理论性强,具有完整的结构和逻辑;强调概念辨析,注重法律条文理解和解释,立足前沿研究和最新实践。在基础课外,学生可以选修专题课、案例研习课、实务课、写作课、英文课等,满足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北大法学院课堂剪影
港大法律学院的教学更加侧重法律实务视角,采用大班授课(Lecture)+小班辅导(Tutorial)的模式,综合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
大课讲授(Lecture)提纲挈领,老师带领学生厘清整体思路、研究重点案例、启发课后学习,从而起到扎实的普通法思维训练的效果。小班辅导(Tutorial)会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频率,由执业律师或学院讲师作为导师(tutor)进行10人左右的小规模教学,主要内容是对课堂知识和作业的深度交流讨论。当谈到项目最令人难忘的经历和人物时,同学们都会提到这两个关键词:tutorial和tutor。最初,北大赴港大学习的学生几乎都很难适应这种小班讨论课的模式:体系化、严肃化的讨论课对于课堂参与度的要求非常高,一些比较严格的tutor不仅会每节课点名提问每个人好几次,而且会追问或挑战学生的回答,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逐渐适应并学会了冷静、有条理地跟随tutor的思路回答和思考问题,在tutor的循循善诱下,不知不觉就发掘出了超越课堂讲授内容的知识,体验到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小班辅导(Tutorial)讨论空间
卓思宏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的学习、应用和深入研究进行了很好的结合,督促着她及时地去巩固和应用自己每周学习的内容,对课程内容的疑问也能得到更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刘佳文分享,小班辅导(tutorial)的存在让人“痛苦又快乐”:遇到爱提问、爱点名tutor,也是一种“幸福”,哪怕在你私心偷懒的时候,也“不得不”多多学习。刘云飞指出,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大部分同学能够针对课程内容形成比较好的思考框架,对知识也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小班辅导(tutorial)制度的一大优势正在于,年轻化、多元化的tutor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指导:相较于学术造诣高深的教授,许多tutor刚从港大毕业不久,他们更擅长从初学者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加高效地学习;也有一些tutor是活跃在法律实践一线的律师,帮助学生将法律学习与实务更好结合在一起。
查看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课程学习资料、课程安排剪影
在学习内容上,项目学生在港大的学习主要由专业必修课组成。港大的必修课程设计更偏向律师实践,侧重实践和案例分析。学习内容覆盖普通法的基础知识、香港法律体系和法律实务技能等。
在港大法律学院的众多内容丰富的课程中,张雯一对法律检索和法律写作课程印象深刻,这门课每周布置的作业均是模拟律所中实习生和初级律师收到的任务,学生每周写完作业提交给各自的tutor,tutor不仅会认真分析讲解作业内容,还会针对性地为每位学生的作业提出反馈。她认为,这种高度还原模拟真实工作任务的训练对个人帮助很大。
刘伊婧也对实践导向的专业课印象深刻,她回忆道,“刑法课程的一次作业是亲身到香港的地方法院旁听庭审并撰写报告,这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庭审现场,真正感受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质证、交叉询问的生动真实的过程。”
“衡平法”是港大法律学院公认难度较高的课程,贯穿于包括土地法、公司法、商法在内的众多部门法之中。假如把大陆法系的思维代入到这些法律中,会觉得衡平法特别抽象,有着特别复杂的规则,摇摆不定的判例更是给法学生的学习雪上加霜。阮圆圆分享课程体验时指出,虽然很多法律问题都没法得到直接的答案,但是普通法系下学习的乐趣可能就在于阅读一场又一场法理和事实的辩论,而正是这些生生不息的辩论为法律应用留下了许多突围的空间。
l 课堂之外: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样的精彩缤纷
除了课堂之内的学习,港大带给项目同学的特殊体验还体现在生活中:在北大,师生会建立很多微信群,所有事项基本都是集体通知、集体行动,但在港大,校方的通知都是通过邮件单线与学生联系,这就非常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沟通与自我学习能力,需要有清晰的任务规划和时间概念。
另一个大家同感的特殊生活体验在于,北大校园感很强——燕园中各类设施、超市、食堂等一应俱全,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生活需求,本科生一般会稳定地在学生宿舍和同学们居住四年。但在港大没有“校门”的概念,大部分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各种场所,很多宿舍在学校外面,可能需要坐两站公交或者一站地铁,这就意味着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更多,融入感更强,不会是完全处于校园之中。
虽然港大更强调个体的独立,但也充满了集体的支持与温暖。双学位项目的同学们联系紧密,无论是北大赴港大,还是港大赴北大的同学们,都会相互分享生活信息和学习资料,在生活和学业上互帮互助,所以也并不孤独。除此之外,同学们也在新的环境下不断结交具备多元背景的新朋友。在港大期间,项目同学和小组研讨时的组员、模拟法庭的队友、一起实习的同学等都结下了珍贵的友谊。
项目同学在港大合影留念
港大同样有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陈悦心在宿舍多媒体组负责摄影,会给一些活动进行摄影摄像及新闻采编。刘云飞参加了舍堂的棒垒球队,并且在本地律师事务所和本地的中资所都有实习经历。在他看来,在香港最重要的是能“放得开”,勇于去接触别人。相当一部分香港同学和香港律师非常愿意认识内地同学,这就需要学生有介绍自己的自信,还有不断接触他人的勇气。他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到:“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得久了,感觉香港同学普遍非常主动,善于主动寻找机会,我觉得这也是我在香港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进步。”
项目学生在港大的学习生活片段
l 法律实践:点亮职业发展“技能树”
在港大,学生有丰富的机会参加模拟法庭比赛、律所实习等法律实践活动。刘伊婧在港期间就参加了多次英文模拟法庭活动,其中一次在香港初审法院内进行的。她指出,作为非英语母语者,参加英文模拟法庭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是需要随机应变——虽然可以事先准备讲稿,但法官会随时打断并要求回答他的某个问题。在这种情形下,灵活的应变能力和熟练的英语口语能力非常重要。此外,普通法庭有一系列传统礼仪,比如称呼法官要用My Lord,要准备厚厚的实体证据册并告诉法官引用的规则出自哪个判决第几页等等,这些经历都很有趣且难忘,也培养了她的法律英语能力和法律实务技能。
香港律师行业分为大律师(barrister)和律师(solicitor)两种,前者主要在法院庭审中当庭辩护,后者主要从事非诉业务,或者为大律师做文书准备等辅助工作。北大赴港学生的实习主要集中在律师(solicitor)工作上。就其业务而言,香港的国际律所主要从事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不同律所的业务范围不同,但基本均包括资本市场、公司业务、金融机构服务等。通过介绍、网申等途径,刘伊婧目前在香港完成了多段律所实习。与内地相比,香港的律所实习都很短,少则两周,多则不会超过一个月。这些实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认识法律服务市场和律师实务的机会。阮圆圆也曾在香港的几家国际律所实习,虽然香港的实习都很短,但是提供了很多和不同背景的人相处的机会,她也在其中交到了很多好朋友。通过实习,她现在能够熟练地用英语结合粤语和人交谈,又成功解锁了一门新语言。
项目学生参与律所实习、模拟法庭赛事剪影
3. 探索塑造:风物长宜放眼量
l “虽叹行路难,亦作逍遥游”
香港大学所有课程都是英语讲授、交流表达,英语材料的阅读量大,且所有考核均使用英语。粤语虽然并不会直接作为教学语言,但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运用。因此,语言挑战是项目学生面临的第一关。初入香港,项目学生都会有难以适应语言环境的情况,比如听不懂英文授课、阅读英文材料速度慢等。但是经过一两个学期的适应和学习之后,大家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刘佳文回忆到,在港的第一个学期,第一次接触到“令人头大”的全英文的课程,才充分意识到自己英语水平的有限,与本地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与老师沟通的港大同学比较,难免焦虑。但这种压力也成为了一种动力。他在回顾初入港大的心路历程时说:“我常常告诉自己这种磨砺只是为了以后更好,所以要更加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加强英语练习,弱化我‘令人感到幽默’的口音,一步步锻炼更专业的法律英语表达能力,都是那个阶段我最珍贵的收获。”
除了语言挑战,项目压缩学制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课程压力:五年完成原应八年完成的两个本科学位课程,且法律核心课程数量不减少,难度不低。相比于普通港大法律学院本科同学一个学期安排2-3门法学院专业必修课,北大前往港大的项目同学需要一学期完成5-6门课程,才能赶上教学进度,无论从平时学习还是期末复习角度来讲都有更大的时间压力。就考试形式而言,港大法律学院专业必修课程大多采用线下集中开卷笔试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需要学生在考场上现场完成案例分析甚至一篇完整的大论文,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提及在港大的学习经历,项目同学们却表示“其实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刘伊婧认为,面对课业压力,只要勤加练习,终会有所收获。她总结的学习方法是充分利用小班讨论课的作业,其作业形式和期末考试较为相似,要有意识地将其作为模拟习题练习,学习助教讲授的解题方法,最终就能在考试时做到胸有成竹。
当被问及该如何面对在港大学习的一系列挑战,陈悦心回答说:“就放手去做吧。确实没有什么特定的方法,方法就是要相信自己。虽然可能暂时和别人有差距,但是你已经迈出了进步的第一步了,总比没有勇气尝试要好。”她回忆自己第一次上课时很不适应,因为周围港大同学的英文都特别好,而内地学子从小鲜有接触这种英文环境的机会,两相比较觉得香港同学无论英语思维、法律知识还是表达能力都十分出色,也非常有自信。但慢慢过了半年就发现自己也和他们一样了,在她看来,这个进步和成长的过程就是项目最难忘的经历。
“北大法学院一直是我们的后盾与底气。”陈悦心说,“来到港大后,法学院的教授和教务老师们还会时常关心我们的发展与诉求,在一些求学的关键节点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一路上征途艰难,同学们保持着好心态,逍遥其中。
l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
谈起项目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和改变,同学们都提到了“独立”一词。港大相比于北大的模式来说更加“放养”,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必须要依靠自己。卓思宏时常会觉得,相比起离开家乡去到北大的那一天,离开北大来到港大的那一天才更像是独立生活的真正开始——“去北大报到时有家长的陪伴、学长学姐的热情招待引导、熟悉的高中同学,还有同样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忐忑的同学们。而来到港大则是独自进入了陌生的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和早已适应融入港大生活的本地同学相处,这无疑是一次对心理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挑战。如今回望,经过这一段旅程大家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在港大结交到了挚友,最初面对挑战时的痛苦也最终换来了幸福难忘的回忆。”
英语能力的提升自不必多言——港大全英文的教学模式为英语的适用和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项目学生在两年半过去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已经能够作为工作语言熟练使用。
同时,双学位项目也培养了学生更强的抗压、抗挫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港大每一门法律必修课的课程知识容量都很大,课业压力从学期初开始,随着一次一次的讨论课和作业,一直贯穿到期末。双学位项目则把原本四年的本科课程浓缩到了两年半之中,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强度。卓思宏提到:“在这样日程下,如何去安排自己每周的时间、期末复习的时间,如何去管理自己面对各种压力时的心态也成为了很重要的命题。我相信港大带给我的这些成长,也能在未来帮助我去面对更多的难题。”
通过在港大的学习生活,学生的视野也会更加的国际化。港大的老师和同学较多具有多元文化背景,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接触,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除此之外,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为同学们提供了前往国际顶尖律所实习的机会,更容易接触到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业务。陈悦心分享道:“北大赴港大就读双学位的同学们在寻求实习机会时,其独特的经历以及在两地法律教育下的充分训练也吸引了香港律所招聘方的关注和信任,许多同学都在国内外知名律所在港办公室实习,并有志于未来在香港执业。”
从职业发展前景看,通过五年学习,项目学生获得了两所亚洲顶尖法学院的本科学士学位,具有独特的背景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既可以成为跨境法律专业服务者,于跨国律师事务所或大型跨国企业中担任法律咨询顾问的角色,为境内外资本流动接通法律桥梁;也可以继续读研深造、深耕学术,立足于普通法及中国法下扎实的本科教育,深入体会合同法、侵权法、土地法、商事法律等领域的共性与特性,为学术上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可能作为政策制定者或公共发展咨询顾问,基于对跨境法律及两地文化的亲身经历,协助政府、公共机构或企业制定整体发展规划或提供法治发展建议……可以说,双学位项目的独特背景为同学们的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
北大法学院2019级赴港项目学生合影留念
港大人在北大:一场红楼飞雪的奇缘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2019级赴北项目同学合影留念
1.迈上新途:职业理想与精神追求
4名香港大学同学来到北大法学院的契机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先经香港高考DSE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被录取进入港大法律学院,再通过学校发送的邮件、宣讲会等方式了解到北大-港大本科双学位项目,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主动提交个人文书、参加项目面试,最终进入双学位项目,在大三时来到北大正式开启异地学习。
与北大选择双学位项目的同学类似,对港大赴北大的同学来说,双学位项目最直接的吸引力在于能够深入参与跨法系的专业学习:中国内地属于成文法传统的大陆法系,香港属于判例法传统的英美法系,两地法学专业的科研教学具有体系性差异。如果能够在5年时间内同时接受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专业训练,获得来自不同法系的学士学位,对于未来从事跨境法律业务、拓宽职业发展路径一定有所助益。
港大法律学院2019级本科生林泳希在中学时就树立了未来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目标,她认为双学位项目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拥有法学复合背景机会,能够在未来就业中获得巨大优势,这也是她选择双学位项目最重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北大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通识课程也深深吸引着来自香港的莘莘学子:蘇洞宇在回忆选择双学位项目的初衷时指出:“我想,北京大学在每个中国人、尤其是文科学子心中都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象征。在来到北大之前,我就对北大和燕园充满好感和向往。”廖詠詩曾在高二参加北大的暑期学堂,切身体验了北大浓厚的人文底蕴,向往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通过项目选拔来到北大后,她立刻拾起对人文学科的热爱,穿梭在人文院系的各类课堂中,读中国历史、学昆曲鉴赏,感受悠久学术传承滋养出的浓郁的学术氛围,校园生活在法学学习之外同样五彩缤纷。
2. 沿途风光:精彩的生活,全新的体验
l “一切都很新鲜又有趣”
虽然对北大的学习生活有过一定了解,但异地学习的真实体验对于香港的同学们仍然是一段无比新奇的探索:来到北京,从使用不同的APP打车和查询信息、习惯使用普通话和简体字,到适应集体宿舍生活、面对自主选择空间太大以至于一度令人“烦恼”的课程表、熟悉新的生活节奏,构成了香港学子在北大学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战与独特的体验经历。
谈及在北大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四位来自香港的项目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关键词“体育课”和“85km”。在北大本科培养方案中,学生需要在选修体育课的学期内完成累计85km的课外跑步锻炼,这与港大不设置体育必修学分的情况截然不同。在必修4门体育课和“85km”课外锻炼的双重鞭策下,他们体验了壁球、羽毛球、游泳、骑行教育、中华毽等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在完成一系列全新尝试的同时,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北大“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育人理念。
“刚来到北大,我就像是一张白纸”,陳學鋑边回忆边说,“所有的生活方式都不太一样,一切都很新鲜,在这里的经历使我的世界观变得开阔了很多,这片校园真的充满了难忘的回忆。”这段异地学习的经历开始时或许不是一帆风顺、尽如所想的,但正是这些未知和新奇,构成了出发远行的意义。
l “法律是了解世界的方式”
四位同学在法律图书馆毕业留影
对于法学生而言,法律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从英美法系跨越到大陆法系,就像是打开一扇新的窗户,香港学子以北大法学院为窗口向外张望,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立法体系和司法实践,看到了全新的精彩风景。
在学习模式上,与港大法律学院多小班讨论、重案例教学和实际运用的教学风格不同,北大法学院讲座式课堂更多、更关注在同一问题上不同学说的碰撞、更重视学术理论指引。“北大的课堂讲得更加深入、全面、细致,课时更多,理论性更强,”陳學鋑分享了自己的直观感受,“而在港大,我们更多需要通过看大量的论文、案例去学习。”
蘇洞宇指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门课程非常能够直接体现法系差异、凸显中国内地的法律特色:“我们发现在大陆法系下老师注重强调从法条本身出发,但在香港法授课中大部分时间会用来讲授案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会详细介绍中国大陆地区行政机关的一般体系架构,两地行政体系的差异使得港大同学的学习难度增大不少。在知识体系的差异下,同学们来到北大的第一学期普遍遇到了不小的冲击。好在授课老师给予同学们温和、舒适的学习体验,蘇洞宇、林泳希对此都颇有感触:“俞祺老师的课件做得很精细,授课深入浅出,知识点讲解清晰,使我们得以快速了解两地法律的异同之处。”
《刑法总论》的课堂也曾让初来乍到的香港同学感到眼花缭乱:对于一个问题,车浩老师常常介绍多个不同观点,在完成案例研习作业时学生则需要从多种学说中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一种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而在港大,对于各个部门法的相关学说和法学理论,老师们通常会在头两节课略作概述,其后便着重讲述主流认可的观点以及各大经典案例的分析。蘇洞宇最初以为这种教学方式的不同主要来自于法系差异,但后来经过与其他北大同学的交流,她了解到,在内地并不是所有法学院都像北大法学院这样如此重视对法学理论学习的指引,有意识地、成体系地为学生打开学术世界的大门,详细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而《刑法总论》正是这样一门优秀而精彩的课程。
廖詠詩认为《中国法制史》是北大非常具有特色的课程,让香港学生们感受到震撼:“如果这门课在港大开设,可能将注重清晰地讲授区分不同朝代的法律制度,但北大的课堂会格外关注儒家经典和为人处世之道。李启成老师强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的素养、帮助学生了解制度背后思想理念,而不仅仅停留在‘知道’古代的法律制度。”这门课奇妙地将廖詠詩学习人文历史与精进专业能力的双重追求结合在了一起。
全新的、未知的生活当然存在困难和挑战,但也时刻充满惊喜。北大法学院本科生数量较多,与之相对,课堂规模往往较大,但即使如此,老师们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致力于提高课堂质量,法学院也一直探索课堂创新改革,努力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香港同学也深有感触。
在规模可达三百人以上的专业必修课《债权法》上,助教团队的规模同样庞大。在几乎每周都有课堂小测和课后作业的情况下,老师和助教永远可以及时将分数和点评反馈给每一位学生。“我真的没有想到许德峰老师和助教们可以如此‘神速’地把作业、测试、考试全部改好,”廖詠詩回忆起自己的课堂体验时不禁感叹起来,“而且许老师的授课材料,包括讲义、PPT、文献,都非常齐全丰富。”相关经历和感受在港大同学中产生共鸣,每个人提起这门干货满满的课堂,都会对老师和助教团队的敬业精神感到无比佩服。
对于陳學鋑来说,北大法学院的两门实务课程补充了他在法律实务知识方面的空白。他认为,从律师工作角度出发,无论是在港大还是北大,法学院的课程往往主要围绕争议解决领域所需的知识展开,而北大法学院开设的《跨境法律律师实务课程》《跨境法律服务与风险管理》等课程则给予他了解非诉法律实务知识、提升非诉业务技能的宝贵机会。通过这些实务课程的修习,他在校内课堂学习、校外课程实习的过程中向有多年实务经验的律师学习经验,逐步掌握了合同审核、尽职调查、法律文件起草、法律检索等非诉业务板块的知识。“上完课程后去律所面试,不会再聊到‘并购’业务时只能说出前一天晚上才在网上搜的内容,现在我们能够自信地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面试官分享”,陳學鋑分享道。对于有志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事务律师的他来说,随着实务课程中专业知识的吸收,他面临就业的焦虑情绪也得到了较大的舒缓。
l “通选课,甜蜜的烦恼”
北大的通识教育无疑是特色鲜明的。来到北大后,蘇洞宇很快察觉到两校本科培养方案的显著不同: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的培养方案中绝大多数为法律专业课程,一位港大法律学生在校修习的法律课程在全部课程中占比可高达85%。而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培养方案分为公共基础、专业课和自主选修三个部分,且自主选修要求必须修习其它院系的课程,一位北大法学生在校需要修习更多通识教育学分。
为了获得香港律师执业资格,港大同学大多面临本科毕业后继续修读PCLL课程的先修课限制,因此他们的本科课表自由度相对不高。来到北大后,浩如烟海的通选课、公选课乃至其他院系的专业课,都摇身一变成为待选项,每学期选课都需要好一番摇摆和挣扎。但是“这种烦恼是自由的烦恼、甜蜜的烦恼”,同学们回忆时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四位同学在法学院凯原楼南侧草坪毕业留影
对于本就对历史文化兴趣颇丰的廖詠詩、林泳希来说,历史学系、国际关系学院乃至艺术学院的众多课程都是她们的“心头好”,林泳希选修的《新中国对外关系史》,廖詠詩选修的《经典昆曲欣赏》《美术概论》《电影概论》,都是在颇受北大学生欢迎的课程。修习通识课使她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盈、多彩。
对于具有理科背景的蘇洞宇来说,《太空探索》很好地满足了她对宇宙的好奇心,能够学习很多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接触的知识:“比如什么是太阳黑子?火箭是如何发射的?人类如何移居火星?通过这门课程,我感受到了庞大宇宙的独特魅力。”
陳學鋑则通过北大通识课的学习机会深入中文系课堂,从先秦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文学史梳理到文学作品赏析,都是他汲取养分的厚土。他开玩笑地说自己最初选中文系的课程是出于“学习和提升普通话水平”,“既然到了北大,当然要到宇宙第一中文系的课堂‘打卡’!”,实际上他的学习却没有停留于表面,谈起任何一门上过的中文系课程,他都记忆犹新、娓娓道来。
l “在解决困难的征途上收获满满”
项目同学回忆道,在来到北大后,学院非常关心“人生地不熟”的港大新生们,定期举行座谈会,努力帮助港大的同学们协调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难题。“学院积极听取同学们通过微信、邮件等各个渠道反馈的意见与需求,从迎新报到时史诗老师协调办理澡卡、餐卡的使用事宜,到就读过程中费海伲老师协调两校培养计划与学分认定……老师们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例如,在香港要成功获得律所的正式工作必须提前完成对应的实习计划(vacation scheme),这一实习的开放窗口期有限,而北大的期末考试则有时会与之撞期,给香港同学的实习和就业带来了一定困扰。经常与项目同学交流的刘哲玮副院长收到港大同学的相关反馈后非常重视,在三天内就与各方面老师沟通协调出解决方案,保证同学们能够参与到香港的实习计划。目前,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与发展成熟,许多问题已经形成制度化的化解方案,学院也持续紧密关注着同学们的动态情况。
在实习、比赛和学业接踵而至,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候,香港同学也常常收获来自法学院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蘇洞宇在参加模拟法庭比赛的同时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当时精神非常紧张,“赛队指导廖雪霞老师关注到我的情况后,专门找我了解具体情况与困难,帮助我规划日程、推荐相关机会,帮助我渡过难关。”林泳希也有相似的困境,当时她需要辗转吉隆坡、香港、维也纳多地参加模拟法庭比赛,与此同时还需要按期完成毕业论文,忙得不可开交。了解到她的难处后,何其生教授作为论文指导老师为她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在此之前,何老师就十分关心我的毕业论文进展,对于老师的帮助和包容,我十分感激。”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在两位同学参与的赛事中,北京大学代表队荣获2023年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国际赛全球亚军、第二十一届Willem C. 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全球季军,创造了中国高校历史最好成绩。蘇洞宇的毕业论文《双重国籍者的领事保护问题——以中国香港的实践为切入点》也获评北京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蘇洞宇、林泳希作为北京大学代表队成员参与国际模拟法庭赛事
经过老师的帮助,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几位香港同学不仅顺利完成了北大的学业,还积累了在内资所、外资所的实习经历。实习是他们学习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大大提升了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与香港律所的vacation scheme有所不同,内地律所开放日常实习,实习期更长,接触的工作内容也更为深入、全面。在大量的法律研究、案例检索、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锻炼中,无论是基本的检索技能、文书写作水平,还是深层次的对内地法律的熟悉程度,都有了显著提升。遇到部分业务与香港办公室有接触时,他们还能综合运用来自两个不同法系的知识,全方位锻炼从事跨法系法律实务的能力。
l “友谊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
作为彼此的老朋友,四位香港同学来到北大后,特别的双学位身份使得他们的联系更加紧密。担心普通话不够流利,就约好一起去中文系上课;喜欢听某位歌手的歌,就一起去参加主题夜奔;需要放松,就一起约好去逛逛野生动物园;没什么事,也可以一起吃饭随喊随到……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生活,似乎任何活动都可以最终演变为团建,和朋友相伴,异地学习的压力也会缓解不少。
林泳希和廖詠詩在专场夜奔打卡
当然,来到北大当然也会结识不少新朋友。对于蘇洞宇和林泳希来说,“好朋友大多都是我的队友”。她们分别代表北大参加了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和Willem C. 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在一轮又一轮的磨合、研究与比拼后,不仅为北大法学院斩获佳绩,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陳學鋑和廖詠詩则更多参与了校内社团的活动,将自己的爱好特长与社团活动结合在一起,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项目同学在北大校园
3. 回望来路:俯仰之间皆美景
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表示,真实的体验与过去的预期肯定是不同的,但收获的确比想象中更大。在这段充满未知的旅途中,大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体系,遇见了可敬的师长与可爱的同学,用十分精彩的方式完成了本科五年的学业。
蘇洞宇笑着说:“不是说我是一个多爱思考的人,只是当你看到不同之处,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产生一些想法。”在这两年半里,她学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更具批判性的思维去学习知识和分析问题。看到法律条文,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条文、历史原因是怎样的、立法者内心真正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国际法模拟法庭的参赛经历、跨法系学习的专业背景,更让她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碰撞与平衡的精彩。她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一开始看山是山,觉得不同地区的法律就是不一样,等到我来到北大学习之后,就发现看山不是山,法律的背后其实是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观念在交流和碰撞,学到第三步则发现,自己逐渐能够洞察其内在本质,实现对不同地区法律条文的深入理解,又回到了看山又是山的层面。”
廖詠詩将自己的经历总结为“迈出舒适圈”:她在这里学习了不同法系的专业知识,锻炼了普通话,在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里提升了时间管理和做出取舍的能力,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社交,结识更多的人。
陳學鋑分享自己“开拓了世界观”:第一次异地学习,他看到了与香港完全不同的社会,一边实习实践,一边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
林泳希也提到在法律学习上开阔了眼界,并十分肯定地说:“在北大的经历影响了我整个未来计划的方向。”选修仲裁课程、参加模拟法庭和诉讼实习,让她逐步明确了自己对于仲裁和诉讼业务的职业兴趣,未来规划变得更加清晰。
经过这段旅程,他们之中有人更加肯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人则通过一系列探索明晰了自己的方向。或许旅行的意义首在于出发,选择来到北大,便已经开启了一段专属于自己的神秘探险,个中精彩纷呈,当亲自去揭晓、去体验。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2019级赴北项目同学合影留念
一起向未来:当东方之珠邂逅未名博雅
1.同心厚植合作基础,共育高端涉外法治人才
l 同心前行:两校深化合作关系迈入新阶段
北京大学法学院和香港大学法学院一直保持着十分亲密的合作关系。两校法学院早于1999年起轮流举办“北大-港大”学术年会,北大和港大轮流作为会议主场。这种传统从香港回归以后就开始形成,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内地和香港地区关系交流日渐丰富,两院合作不断深入,两院老师学术交流密切。两校于2010年起合作开办法学硕士双学位项目,北大法学院的硕士生在学业第一年完成本校课程,在学业的第二年赴港大完成课程,毕业时同时取得两校的硕士学位。
两校亲密合作关系源远流长,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是两校深入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不仅是北大法学院和港大法学院首次开展的双学士学位项目,也是北京大学与境外高校合办的首个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可以说,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的设立是两校合作的新突破,是顺应国家需要、培育法律专才所做出的全新尝试,对于促进内地与香港法学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北大法学院院长郭雳教授指出。
“今年是北京大学法学学科建立120周年,也是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成立55周年。”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院长傅華伶教授指出,“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双学士学位项目的首届学生迎来毕业,五年前的播种与期间的不断耕耘,最终收获了硕果。我为项目毕业同学感到骄傲,为两校未来深化合作充满期待。”
l 初衷构想:培养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凝聚法治共同体向心力
回忆起项目设置的初衷,在任上启动该项目的北大法学院前院长潘剑锋教授指出,在我国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基础上,我国大陆地区的法律体系总体来说属于欧洲大陆法律传统下的大陆法系,而香港地区的法律则在英美传统下的英美法系上发展。两地法律制度迥异,法学教育模式各有所长。“双学士学位项目能够让学生同时接受到内地和香港最顶尖的法学教育,深入了解两地的法律制度和不同法系的法治理念,在比较融会中拓展全球化视野,形成跨法系的知识背景,具备能够因应不同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解决中外法律问题的专业能力。”
“培养法律人政治家,是我们对未来法律精英真正的高期许。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下,未来内地和香港的联系必然会越来越紧密。”北大法学院副院长车浩教授分享道。随着两地关系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尤其需要精通两地法律框架和治理体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端法律人才。“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的设立和推进,旨在引领复合型人才本科教育的新潮流,积极回应时代和国家的发展需求。
“如今的国际的法律服务市场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平分秋色,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两个法系越来越融合。如果想成为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上的法务工作者,就必须要对两大法系都有足够的了解。而香港恰恰是英美法教育的重镇,所以我们的学生通过双学位项目,可以不出国门,就接受到最好的英美法教育,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曾经负责该项目的北大法学院阎天教授指出。通过在两个地区、两所法学院的学习,学生获得了不断互为参照,进行反思和批评的双重视角,有助于形成对于全球法律格局的整体观念,具备这种观念正是成为高端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未来两大法系融合的背景下,高端法律人才需要具备跨法域全球执业的能力。从规划和建设项目之初,学院就明确了项目初衷——实现人才培养的质变,即从培养只了解一种法律体制的法律人,转变为培养对两大主要法系都具备深刻理解的全面法律人才。近年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央,更加需要培养一批通晓并能参与塑造国际规则、从容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自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双学位项目进一步发展的时机愈发成熟。
培育熟练掌握两地法律知识与执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有助于凝聚法治共同体的向心力。左亦鲁教授是目前负责该项目的北大法学院院长助理,他分享道:“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持续推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增加区域法学交流与合作是必然趋势与必要举措。双学位项目作为国家与北大的一步战略‘先手棋’,应当受到高度重视。”截至目前,两校已有23位学子正在参与“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他们承载着成长为高端人才的期许与深化两地交流、凝聚合力的使命,正在成为面向未来的高端法治人才培养中独特又耀眼的星星之火。
2. 倾力培育:汇聚人才培养的绵绵合力
作为北大与境外高校合办的首个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开历史之先河、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项目筹备之初,两院保持着密切频繁的沟通交流,但由于两大法系差异大、缺乏可供参照的项目建设经验,两院在学生招录培养、课程学分设置、奖学金设置、学生管理服务等事宜上存在很多机制与思维上的差异。“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教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两校两院诸多同仁为了项目的启动付出很多心血。”车浩教授谈起项目筹备启动阶段回忆道,“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在2018年底我曾与夏红卫、蒋晓涛、惠济州等老师专程打‘飞的’前往深圳与傅華伶、趙雲院长面谈,经过近三个小时磋商交流,终于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共识。”自那时直至今年首届双学位学生毕业,无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两校两院围绕双学位项目的各类事宜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开展了细致充分的论证沟通。
目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或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后,可以通过公开推送、邮件、宣讲会等渠道了解相关内容,有意参加项目的同学需要提交报名材料并通过北大法学院和港大法律学院的面试。正式加入项目的同学,需要在本校学习的两年半时间中提前修习完毕本科阶段所有必修学分,并在进入对方学校后完成项目培养方案中相应的学分要求。“为了更好地结合两所顶尖法学院的优势,两校均对学生培养方案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进行了专门调整,两校对于部分课程也建立了互认、互免机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业、职业发展,充分汲取两校之长。”法学院教务办副主任费海伲老师介绍道。此外,学院多次组织管理工作座谈会,为同学们量身定做《双学位项目管理办法》《黄廷方/信合奖学金申请办法》等方案,强化项目开展的制度保障。
“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职工、学生与校院各部门的齐心努力。“我院所有教师都在课堂内外以各种方式支持着项目的筹备和推进,教学、外事、学工等部门的同事们也投入诸多心血支持项目开展。学院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汇聚成支持陆港两地同学发展成长的合力。”刘哲玮副院长总结道。
3. 共赴前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时至今日,“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第一届学子已走到了毕业的关口,多位同学选择在香港攻读PCLL课程,希望未来成为精通业务的香港律师,参与国际商事法律事务;有的同学选择在内地从事法律事务,利用复合法律背景优势,进入知名企业从事涉外法务工作;有的同学选择继续深造,回到北大钻研学术,将自己在两种法系中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新的学术思考……可以说,项目毕业生们正摩拳擦掌,立志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践行法律人的使命与担当。
谈及未来的规划,项目学生们都充满了希望,并表达了对双学位项目的认可和感谢。北大赴港的学生刘佳文认为,回望在港大的两年半学习经历,收获并不亚于一个港大的JD(Juris Doctor,法律博士):“事实上,香港大学的JD学制是两年,双学位项目学制是两年半,并且不少课程是同一个老师、同一本教材、同一张试卷;香港大学全英文的授课方式对学生英文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普通法系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育模式也令人开阔眼界,拓展了法律思维,丰富了法律知识体系。从我的求职经历来看,双学位项目在雇主层面是相当受认可的,在就业方面,项目含金量非常高,大大拓宽了从业路径,未来可以选择留港工作,也可以选择回内地工作,或从事国际事务工作。”
同样前往港大学习的陈悦心也赞同这种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项目带给我的就业可能性比单独一个本科学位广阔得多。就读的学生可以先后受到两所知名法学院对两个不同法系的深入培养,也能同时理解两地的思维和文化,并有机会同时获得两地的律师资格。此外,双学士项目的培养也为从事金融行业、学术研究、政策咨询或其他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思维和技能基础。”
港大来京的学生陳學鋑同样认为,双学位项目给予了他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他早就立志成为一名律师,通过在北大的学习,他不仅掌握了不同法系的法律知识,获得了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资格,还通过实习深刻体会到了内地法律市场的蓬勃。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一体化的发展,他希望能够凭借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双学士学位,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获得更加广阔的职业范围和更多的业务机会,作为一名跨区域的律师开展工作,提供高水准、高质量的跨境法律服务。
“作为北大-港大双学士学位项目的开创者,你们迎来毕业是项目的重要里程碑。你们的成功将激励新一届学生们。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不断超越自己。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无论你们做什么,我们都会关注和支持你们。”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趙雲教授深情寄语双学位项目首届毕业生们道。
放眼未来,左亦鲁教授对可能参与双学位项目同学们期许道:“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探索南北两校、双城,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努力学习,在实现最初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多探索一些可能性。”
结语
光阴荏苒,寒暑推移。五年的时光匆匆而逝,“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第一届毕业生完成了一段自我成长与蜕变的旅程,为自己的本科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彼时的他们青涩稚嫩,带着对远方的好奇,满怀一腔对法学知识和法律事业的热忱,开启了法学生的“翻转校园记”;如今的他们,将五年的学习经历细细回溯,历数记忆中鲜活的点点滴滴,那些精彩的时光灿若星辰,激励他们不忘青衿之志,迈着坚定的步伐,奔赴新的征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法学重镇,中国法律教育全球化的先驱和领导者,北大法学院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的作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和扎实法学根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北大-港大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正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主动探索和努力尝试。作为北大与境外高校合办的首个本科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其设立和实施,既有“积跬步”的执着与坚持,又有“至千里”的担当与抱负,是北大法学院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理念,培养高端法律人才的生动实践。
“北大法学院与港大法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涉外法治战略要求,共同培养通晓内地与香港法律制度的复合型人才,相信这个项目对于促进内地与香港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法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傅華伶院长寄语道,“希望项目学子秉承明我以德、格物致知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念,为香港与内地交流共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双学士学位项目,我们希望培养家国情怀深厚、国际视野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法治信仰坚定的新时代法律人才。”郭雳院长寄语同学们,“全球化与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着国际格局,也影响着法学研究与实践的样态,希望项目学子通过两校两地的学习,能够做到兼容并包、独立思考,无论身处何地,都不改初心、敢于担当,更加从容自信地开启人生新篇章。”
总策划:刘哲玮、徐晓颖
采访、文字:史默然、魏婉、李霄骁、张美静
排版:张美静
图片:北京大学法学院、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