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春,湖北京山县石板河旁的赵家冲,悄悄地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新四军野战医院。这儿山清水秀,树林茂密,隐蔽在远离城镇的地方,是伤员们养病的好去处。新四军的随军院长栗秀真,心里总算踏实了些,想着伤员们能在这儿静静康复。
可没多久,医院刚落脚,一个紧急的命令就来了,说是要马上搬家。栗秀真心头一紧,不知道为啥形势变得这么快,但她还是赶紧忙活起来,准备带着大家转移。她先让正在手术的伤员完成治疗,再把药品、器械都打包好,打算趁着夜色出发。可就在即将启程的瞬间,巡逻的士兵匆匆回报,说附近的宋应公路上人来人往,车辆络绎不绝,瞧着不像本地人,情况显得颇为微妙。为了稳妥起见,栗秀真当机立断,决定先按兵不动,再多观察一日再做决定。
次日午后,急救队送来了更多关于公路上车队的情况,栗秀真据此判断局势已趋平稳,便带着医疗队踏上了转移的征途。可谁料想,刚走出没多远,他们就在一个路口碰到了一支穿着与新四军相似制服的队伍,原来是国军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那位国军军官态度强硬,对栗秀真一行人的身份盘问得极为仔细。一听说是新四军,军官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好像对新四军有着不小的成见。正当两军僵持不下时,远处传来了枪声。原来不远处正发生着战斗,这些国军也是赶来支援的。栗秀真赶紧提出可以帮忙照看国军的伤员,但那军官仍旧心存芥蒂,没有立刻答应。就在这时,一个副官匆匆跑来,悄声告诉军官,国军后方的补给跟不上了,药品极度匮乏。军官这才点头答应了栗秀真的建议。在双方共同照料伤员的日子里,栗秀真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她看到,许多国军士兵在接受新四军的救治后,之前的偏见烟消云散,满心感激新四军的善行。但也有一些人,仍被误导,对新四军心存疑虑,甚至敌意满满。但栗秀真没有放弃,依旧全力以赴地帮助每一位伤员。
转眼三个月过去,国军高层突然下令,让这支部队立刻转移阵地。可伤员们怎么办?把他们留在这里,无疑是置生命于不顾。军官本就对新四军有看法,这下更是左右为难。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竟开口请求栗秀真,希望新四军能暂时照顾这些伤员,直到国军有能力转移他们。
这对栗秀真和新四军野战医院来说,无疑是个艰难的选择。收留三四百人,会大大增加他们的行动负担和补给压力。可如果不收留,这些伤员只能被遗弃,后果不堪设想。栗秀真回想起自己学医的初衷——救死扶伤,于是她鼓起勇气,毅然决定担起这份责任。她命令医院的轻伤员尽快回家休养,腾出更多床位来接收国军伤员。在栗秀真和医护团队的细心照料下,国军伤员们很快康复了。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新四军战士的友善与崇高,之前的偏见也随之烟消云散。临别之际,有的士兵甚至主动请缨,想加入新四军,继续抗日。但栗秀真婉言谢绝了他们,她说现在国共合作还未明朗,她不能擅自收留,他们也该回到原部队,每个人都能在抗日战场上发光发热。
不过,还是有些士兵心存疑虑,认为新四军救他们是别有用心,怀疑栗秀真想策反他们,好加害于他们。特别是姓吴的副官,他甚至私下说栗秀真是想摆“鸿门宴”,暗算国军。
到了七月底,栗秀真为了欢送伤员们归队,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欢送宴。宴会上,大家欢声笑语,举杯共祝,过去的隔阂也都烟消云散了。就在这时,一位副官突然拔出枪,拉开了保险,现场顿时一片慌乱。好在值勤警卫眼疾手快,迅速将他制服,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祸。这位副官居然猜疑栗秀真想在宴会上算计他们,于是带着武器打算反抗。栗秀真只能苦口婆心地劝道,战乱时期,人心难安,但得保持清醒,别乱猜忌。最后,副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向栗秀真赔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