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读书会第263期活动剪影
各位:现场耗子全程录像,但是!这里没发成功,只好重新做了5分钟剪影。大家的发言太精彩,诗歌和感想请文尾写留言。现场的每一个画面都在(一共有三段视频,手机过热稍后发送最后一段),想回顾的请上抖音号:耗子嚼书。
很荣幸读书会给我一个机会,和大家谈谈诗歌,交流读诗的感受。《追寻诗歌的黄金时代》是著名作家徐鲁的一本书的书名,我觉得拿来做我这次分享的主题刚刚好。提及诗歌,大家潜意识会认为很高端、很高深,这是因为现代诗写已经进入了一个幽微的领域,诸如陈先发、胡弦、李少君这样的诗人。你读他们的诗会发现,好多都读不懂。自波德莱尔以来,一代代诗人不停地为诗歌添加密码、加配钥匙,这让诗歌在大众眼里渐渐变得模糊、玄远,似乎深不可测,只可远观而不可羡玩焉。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无法评价这种诗歌的走向,但我清楚,只要我们掌握了诗歌的密码,读懂它,会是一种非常惬意而美妙的事情。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诗人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写的诗是最好的诗。这有点像赵丽华写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大概是在2006年吧,这首诗一出来就引起了网络地震。大家觉得这不是诗,就是把一个普通平常的句子,强行拆分成四行而已,因此网友们给她的这种诗取了一个戏谑的名字“梨花体”,与武汉市那位著名的诗人所独创的“羊羔体”并驾齐驱。那么,这首诗到底写得如何?有没有诗意?作为国家一级作家,我是相信赵丽华的写作水平的。我们可以试着一探究竟。
田纳西,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的一个州。读到这首诗的题目,我就不禁想到美国一个非常有名的现代派诗人,叫华莱士·史蒂文斯。这个人很特别,他被公认为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美国国家图书奖、麦克阿瑟奖等重要奖项,可生前却默默无闻。他是学法律出身,毕业后一直在保险公司上班,最后从副总裁位置上退休。他的诗歌创作完全是业余的,在上下班的路上构思,在晚上睡觉前构思,白天则过着办公室白领的日子,写的诗也很少发表,直到临死前一年,他的《诗集》才得以出版。但就是这样一个保险员,从未与文坛有过往来,死后却成了美国现代诗歌的象征。《坛子轶事》就是他的代表试作之一,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历来解读很多,不再赘述。我只想说一些对我们的启发。普普通通的一个坛子,如果让你写成诗,你会怎么写?好像没什么可说的,对不对?但史蒂文斯在题目上加了两个字“轶事”,就给人一种有什么事的感觉,引导我们去思考事物表面之外的东西。坛子是坛子、山是山、荒野是荒野,三者都是客观的存在,既无关联,又平淡无奇,为什么坛子放在山上,荒野就都向它臣服?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大家外出旅游时有没有感受过,我们记地点,一般会去记那个特殊的、突出的所谓地标,而忽略其他的事物。这个地标原本是很平凡,但因为你记住了,它就忽然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似乎它就能代表着所有的事物。在诗的第一小节,史蒂文斯就借用坛子、山和荒野,呈现了这样一条经验。那么到了第二小节,继续强化这种感受。因为我们认准了坛子,就像它成了整个荒野的标志性建筑,所以荒野臣服于它,并受它影响,仿佛也不再是荒野,而坛子,此刻已经形象高大,仿佛是一尊矗立的佛像,一个路标,引导着众生,所以它是一个门,一个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到了第三小节,笔锋一转,坛子此刻已成了统领,它至高无上,但它做了什么?它其实什么也没做,反而因为它的统领,禁锢了原本自由的飞鸟和树丛,它“不像田纳西别的事物”,与之相反的是,被忽略、被统领的事物,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所以,整首诗其实是有着很深刻的寓意和内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解读。比如,也可以解读为人们向往自由,但又渴望被统领的矛盾心理,也可以解读为民主与专制的对立,当然也可以把坛子看做是革命者、是先知,那么整首诗就成了诗人对革命及其影响、普遍人性与历史往复的深刻反思。好,这是我们解读赵丽华《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的背景。因为有了史蒂文斯这首《坛子轶事》的背景,我们理解赵丽华就顺理成章了。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为什么来?我把它看作一次诗歌的朝圣之旅。但这条路是独孤的,孤独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读诗写诗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路似乎越来越难,越来越孤单;其二、人在异国他乡,又是一个人,自然孤独,没人交流;其三、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很难适应美国的饮食习惯,看着满大街的汉堡包、麦当劳,却无东西可吃,孤独。因此,只好自己在家做馅饼。毕竟,馅饼才是咱中国人的正宗美食。独在他乡,无食可吃,自己做馅饼,那么,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是你,是不是也会发一声感慨: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我为什么举赵丽华这首诗做例子,就是想说明,诗歌并不高深,也不玄远,它存在于生活各处、存在于每时每刻。它存在于黑夜里行走,北风呼啸,雪花漫天,忽然看到一缕温暖的灯光;它存在于炎炎夏日,大汗淋漓,割了一天的麦子,回到家乘凉时吹来的一股凉风;它存在于辗转反侧的夜晚,你感到被重重压力逼入绝境,但忽然豁然开朗,觉得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时常在想,诗性是什么?我们为何需要诗歌?我想了很多年,直到听王德峰讲禅宗,我忽然发现,在本质上,诗性和佛性是一样的。王德峰教授在谈到中国哲学三大流派时称,儒家是粮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我们都要吃五谷杂粮才能生存;但光吃饱肚子还不行,要想生活得安逸些,得有艺术,也就是精神食粮,以便让我们在重重压力下仍能保持人的尊严和心灵的安宁,这时,道家出现了,它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是艺术。佛家则是药店。我们有了物质保障,有了精神娱乐,但并不能保证我们不生病,因为烦恼永在、欲望永在。因此,佛家就是心灵的良药,用于祛除我们心灵上的疾病。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解释。从这个方面看,在日益内卷的时代,也许佛教更能治愈我们的心灵。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佛、修禅,他们无非是想找到佛性,以求得心灵的解脱。佛性在哪里?大乘佛教宣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当你面对逆境,随着压力越来越重,忽然有一天你悟了,觉得人生总有一死,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于是那些压力不见了,烦恼也随之消失,这时佛教就说,你开悟了,你有了佛性。但佛性并不永在,总有一天,会有新的烦恼袭来,于是你还需要去面对,等哪一天你又觉得不是什么问题的时候,佛性又来光照你了。我觉得,这就是佛性,也是诗性。诗性是什么?就是你心灵中的顿悟,心灵中的解脱,心灵中的升华。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简单,又最直接反映心灵和感知的体裁,也是最早出现的文体。诗歌不分贵贱、无论高低,本质上它是每一个人对于世界感知的表达和诠释。也就是说,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诗歌更加个人化、私人化,带有更多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这也就是为什么写小说的叫小说家,写散文的可以叫散文家,唯独写诗的很少叫诗家,而是叫诗人。因为只有诗歌、唯有诗歌,是带着很强烈的个人烙印和色彩。它与写作者的个人经历、背景、名望、个性等等密切相关。佛无南北,诗歌也是。每个人都有诗性,每个人也都是诗人。正因如此,不识字的慧能成了六祖;只读过小学的顾城,成了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还有打工诗人张二棍,外卖诗人王计兵,农民诗人余秀华,他们学历不高,但悟性很好,照样可以成为很优秀的诗人,反而是那些北大、清华的中文教授,可以写皇皇巨著,却写不出一首动人的短诗。这是我这次的分享,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关于诗歌的思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追寻诗歌的黄金年代。大家看过这部影片没有?《午夜巴黎》讲的是一对年轻人来巴黎度假。主人公吉尔是小有名气的电影编剧,想在浪漫之都巴黎完成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到了巴黎后,因为琐事与未婚妻吵架,不欢而散,只好独自漫步巴黎街头,无意中坐上一辆马车,开始了奇幻之旅。在街头酒吧中,吉尔遇到了心目中的大师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达利、等人。在他眼中,1920年代才是文学的黄金年代。然而,在交谈中,海明威告诉他,他所处的是垮掉的一代,真正的黄金年代,是在1890年。于是,吉尔再次穿越,见到了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印象派画家高更、德加、塞尚等。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大师们心中是否还有一个黄金时代呢?答案是肯定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不啻为印象派画家们眼中的神明。观看这部影片已过去了很多年,但我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情形。我先后看了几遍,第一次甚至看哭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这部影片巧妙而深刻地反映了文明的流变,以及普遍的人性,即——我与不少朋友交流过,大家的普遍看法是,当下是一个诗歌衰落的时代。虽然,我们有自己的鲁奖诗人、有《诗刊》、有诗歌学会,还有各种各样的诗社,写诗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总体而言,诗性和诗意正从我们的生活中消亡。我们有陈先发、有胡弦,有娜夜、有张二棍、有王记兵、有余秀华、有张执浩……但他们似乎离我们都太远,远得似乎他们并不存在。而当我们提及上世纪70年、80年代的朦胧诗,顾城、海子、北岛、西川、舒婷……我们却能如数家珍,甚至能背出他们的代表诗作。也许,在今人眼中,他们才代表着中国当代诗歌的黄金年代。首先是海子。他是一位浓烈的诗人,诗歌浓烈、个性浓烈、生活也浓烈。有人评价海子,说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个字都蘸满鲜血。但他又是浪漫的,是那种极致的浪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此绚丽的浪漫,也只有浓烈如海子这样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我们研究诗人,除了读他的诗,还要研究他的生平、他的师承,他诗歌思想的源头,以及类似诗人之比较。可以说,在西方也有一位海子般的诗人,我们暂且叫他们热血诗人。他就是的德国抒情诗人赫尔德林。名字可能不熟,但他的诗句大家应该很熟悉。对,“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就是他的名句。海子毫不讳言对赫尔德林的热爱,曾亲口承认自己师承赫尔德林。因为赫尔德林本身也是哲学家,因此作为赫尔德林的拥趸,海子的诗歌充满了宗教色彩。
再来看另一位主将顾城。与海子的浓烈不同,顾城的诗充满了童真、充满了灵性,被誉为“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在西方,只有“通灵诗人”兰波可以与其媲美。顾城的诗有些玄的味道,写得干净、纯粹,像一位邻家大男孩,又像一位天使,告诉你关于他心中的美好世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与上述两位天才型诗人不同,北岛可以算作是一位学院派诗人。北岛的诗充满了思辨和隐喻、象征,写作手法也更加高级,诗歌意象也更加丰富。他的《回答》成就了他自己,也成就了朦胧诗派,“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写得多么地深刻,可以说具备了超越时空的力量,至今读来仍铮铮有声,振聋发聩。当然,那个时代还有舒婷、还有汪国真,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也许,在海子们眼中,并不是。也许,对他们来说,1940年代西南联大时期的诗人,才真正创造了诗歌的黄金年代。那时,虽然战火纷飞,但穆旦、杜运燮等一批诗人仍写出了令人震撼的诗篇,其中尤以穆旦最有代表性,他的《诗八首》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好的情诗之一。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了“中国新诗派”的佼佼者,直到上世纪末的诗坛,还回荡着余响。是历史的机遇把中国新诗史上的主要代表,集中于这简陋而丰富、狭小而广阔的天地里,中国成名的、不成名的,成型的、尚未成型的诗人,一起进入了人生与艺术道路上难得、少遇的“沉潜‘状态。再往前推10年,我们产生了伟大的诗人艾青、卞之琳、戴望舒。再往前推10年,我们产生了诗人徐志摩、冯至、闻一多。可以说,整个民国时期,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中国与西方相互融合,形成了近代中国文化少有的繁荣期,出现了一批文学大师,也迎来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生和壮大。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些,就会看到另一个真正的诗歌高峰——唐诗。那才是我们中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关于唐诗,有很多文化大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解读,我推荐大家可以看看叶嘉莹先生讲唐诗的视频。我本人也十分热爱唐诗,曾写了一本文化随笔集《唐诗江湖》,用讲故事的方式再现唐诗的风雨历史。在序言里,我用一首诗对300年唐诗做了简要的概括——然而,在唐朝诗人眼中,他们就生活在诗歌的黄金时代吗?我看未必。就我所知,至少李白不这么认为。以谢朓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诗人,又是中国诗歌的另一座高峰。在那座山上,生活着陶渊明;生活着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生活着竹林七贤;生活着建安七子……那是一个人文主义兴起的年代,虽然饱受战乱、黑暗政治之苦,但士人阶层的崛起,让中国文学、中国诗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也形成了至今被人传唱的魏晋风度。我十分喜爱陶渊明,曾经多次研究、解读他的田园诗、饮酒诗。我发现,陶渊明的诗歌与两汉诗歌一脉相承。先从四言开始,渐渐五言,在风格上,陶渊明甚至可以模仿了古诗十九首的风格,语言朴实生动,感情真挚恬淡,喜用叠词……那么,汉朝诗歌的源头呢?我想,这就到了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和《离骚》。
这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个源头。正如中国的《易经》智慧一般,中国诗歌的发展也秉承了阴阳二气论。大概是,北方所谓正统阶层受儒家影响颇深,各种礼仪、制度催生了“风雅颂”的正统诗歌《诗经》。在《诗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风俗、很多思想、很多历史事件,却唯独没有个人的思绪,而到了《离骚》,中国诗歌才真正打上了个人的烙印。
我们发现,中西方诗歌的发展史惊人地相似。大体来说,西方诗歌也是从长篇叙事诗开始的,比如著名的荷马史诗,也经历了人文主义和个人意识的觉醒,比如文艺复兴,然后随着诗歌技艺的不断成熟,发展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就现代诗歌来说,西方无疑是发达的,处于领导者的地位。西方现代诗歌自法国波德莱尔发表的《恶之花》以来,一改古典主义的直白和浪漫主义的奔放,变得冷峻、晦涩,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派、隐逸派、超现实主义以及黑山派、垮掉派、自白派和新超现实主义等众多流派,令人目不暇接,自然也出现了诸如波德莱尔、里尔克、庞德、艾略特、马拉美、魏尔伦、兰波、博尔赫斯、史蒂文斯、狄金森、金斯伯格、阿多尼斯、夸西莫多、特朗斯特罗姆等等大师级诗人。
对于这一节,我们化繁而简,重点说说瑞典诺奖诗人特朗斯特罗姆。作为现代诗歌的集大成者,我个人认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诗人对诗歌的探索。特朗斯特罗姆一生写诗并不多,且以短诗为主,大部分诗歌不超过10行,短小精悍,但因为他是深度意象的大师,诗歌的内涵和意蕴却十分丰富,我们来看他的一首短诗《回家》——乍看似乎不知所云,但只要掌握了深度意象这个密码,你就会感叹特朗斯特罗姆卓越的诗歌天赋。所谓深度意象,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复杂,更高级的意象,是指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意象,我们无法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所指,但通过想象或梦境、无意识的活动和潜意识等,我们可以触摸到诗人心灵的触角,简单地说,它是超现实的意象。在这首诗中,电话在村庄和市郊闪烁、指针穿越森林,这些都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因此是深度意象。那么,电话为何会闪烁?我们的常识,在夜晚啊,能闪烁的是路灯、霓虹灯,可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中,闪烁的是电话。因此,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次电话交谈是他回家的原因之一,也或者这次电话给他带来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以至于谈话的内容一直在脑海挥之不去,就像霓虹灯在暗夜里的闪烁。因此,来到第二句,我在回家的途中,暂时栖息在旅馆的床上,但我其实内心很不安,因为那个电话,因此我内心波浪翻涌,恨不能一步就回到家中。我像指南针的指针,为何是指南针的指针,我们可以联想到,指南针有指向性啊,它一定是指着南方的,它不会指向北方,也不会指向其他地方。因此,在表现自己归家心切的时候,诗人运用了这个意象,那是因为自己的心也像指南针,永远指着家的方向啊。诗歌到这里,表意已经完成。但特朗斯特罗姆显然还不满足,因为短短三句并无法准确表达他回家途中的心情,因此他写下第四句——心脏狂跳的越野赛跑者带着它穿越森林,请注意,这里的心脏、狂跳、越野赛跑者、穿越森林,与前三句一脉相承,都带有一种急切的、飞跃的、狂热的感觉,大家可以想一想,指南针的指针被越野赛跑者带着穿越森林,还是一位心脏狂跳的跑者,这样的情感得何其浓烈啊,但我们仅从字面上看,并无法直接感受到这种浓烈,只有通过想象、通过在脑海里构建诗人为我们留下的画面,通过把自己代入这种画面,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浓烈。这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解读,当然这首诗还有其他很多种解读,但从中我们可以窥探现代诗歌的隐晦、隐藏、不确定性和象征等众多特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方现代诗歌之所以发展到如今的状况,意象派的创立功不可没。在中国近现代诗坛,从徐志摩、卞之琳、闻一多等人开始,中国的诗人无不学习西方现代诗歌的写法,引入了象征主义、意象派等等流派,但我想说的是,其实西方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却是学习于中国唐诗。正是美国诗人庞德在日本偶然看到了翻译成日文的中国唐诗,大为惊叹,被唐诗中的意象深深迷醉,遂回国翻译了唐诗,并由此在创立了意象派,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唐诗热潮。所以说,文化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它总是相互交流,也只有在相互交融中才能产生出巨大的生命力。好了,介绍完了现代派,我们往前回溯,就来到了浪漫主义。西方诗歌并不是一上来就具有现代性,它也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在18-19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的熏陶,西方诗人们的创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更是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引发了革命的热潮。在匈牙利、在德国、在英国、在波兰,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们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像雪莱、拜伦、裴多菲、普希金、惠特曼等诗人,都以饱满的热情歌颂着大自然、歌颂着改革、歌颂着人性的光辉。
关于这些诗人的作品,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可以说,浪漫主义是从西方诗歌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重要桥梁,也是必由之路。浪漫主义诗歌更加强调个人情感和主观性,推崇想象力和夸张手法,热爱自然、追求自由,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和宗教神话的整理与加工,并大多采用了象征与隐喻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中被发扬光大,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比较难以理解的诗歌。在桥的这一端,是我们熟悉的现代派诗歌,跨过浪漫主义的桥,我们就来到桥的另一端,古典主义时代。这大约是17世纪,中国则已到了明清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文人兴起了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小品文,百把字的骈散并行文体,或记事、或抒情、或议论,轻松诙谐,耐人品味。这时候在欧洲,以伏尔泰、歌德、弥尔顿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开始兴起。它最先发端于法国,并很快在欧洲流行起来。因为刚刚经历了长达数个世纪的中世纪的洗礼,又经历了文艺复兴的冲刷,诗人们的政治倾向愈发明显,为平民请命、为真理呐喊、为爱情献身的情怀,充斥着诗人的大脑。古典主义诗人推崇理性主义,但又未能摆脱宗教传统的影响,因此在人物塑造上,性格单一且凝固不变,具有普遍的人性,而在情节上则注重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其中以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为其集大成者。歌德生活在18-19世纪的德国,这一时期正处于启蒙运动落幕和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但丁生活在13-14世纪的意大利,这一时期正处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前夜。也就是说,两人相差了500年左右。但我们看《浮士德》和《神曲》,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神曲》采用三部曲结构,通过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游历,展现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浮士德》也采用了类似游历和探险的形式,探讨了人类存在意义、道德责任和精神追求等主题。《神曲》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同样地《浮士德》中的象征和隐喻也比比皆是。可以说,《浮士德》简直就是《神曲》的升级版,或者也可以说,歌德在时隔500年后,接过了但丁的接力棒,继续通过诗歌这一体裁,探讨个人和民族的命运、人类生存的意义等重大命题。这有点像唐朝的诗人向魏晋诗人学习、向古诗十九首学习。因此,我们穿越了古典主义,就来到了歌德们眼中的诗歌之黄金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之为"文艺复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此时正是明朝时期。在中国,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家王阳明,四大名著有三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诞生于明朝,在书画艺术届,唐寅、文徵明等大家频出。应该说,虽然朱元璋的子孙们大多都不争气,但在文化方面却是一个繁荣时期。在欧洲也一样,长达数个世纪的黑暗年代即将过去,黎明的曙光已经照在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之上。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无疑是但丁。但丁之外,在英吉利海峡对岸,还有一位伟大的人物,莎士比亚。大家可能会说,莎士比亚不是剧作家吗,怎么是诗人?大家可别忘了,莎士比亚在剧本创作之余,写下了大量的十四行诗,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被西方称为“诗仙”的彼得拉克。这位仁兄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代表作是《歌集》。这里有一首小诗,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他的风格和气韵。《此刻万籁俱寂》
此刻万籁俱寂,风儿平息,
野兽和鸟儿都沉沉入睡。
点点星光的夜幕低垂,
海洋静静躺着,没有一丝痕迹。
我观望,思索,燃烧,哭泣,
毁了我的人经常在我面前,给我甜蜜的伤悲;
战斗是我的本分,我又愤怒,又心碎,
只有想到她,心里才获得少许慰藉。
我只是从一个清冽而富有生气的源泉
汲取养分,而生活又苦涩,又甜蜜,
只有一只纤手才能医治我,深入我的心房。
我受苦受难,也无法到达彼岸;
每天我死亡一千次,也诞生一千次,
我离幸福的路程还很漫长。
越过文艺复兴,我们暂时忽略掉黑暗的中世纪,就来到了西方诗歌的源头——古希腊神话时期。这时的诗歌以长篇叙事诗为主,也即我们常说的荷马史诗。与中国的诗歌缘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诗经》《离骚》,一个讲宏观叙事,一个是个人抒情,契合中国一阴一阳谓之道的易经思维。而荷马史诗呢,一部《伊利亚特》讲述宏观的国战场面,一部《奥德赛》讲述微观的个人奋斗与历险。好,目前为止我们把中西方诗歌的脉络大体上过了一遍,下面我们来粗略分析中西方诗歌的异同。其一、具有时代性,都是一个时代思想、风俗、社会的缩影。虽然有些诗人可能不愿承认,他们大部分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上衡量,它就一定具有时代性,没有永恒的事物,也没有超越时代的诗作。当然,我这里的时代性,是指诗歌里的时代烙印,并不是指过了某一个时代,它就不存在了,没有生命力了。其二、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小时候,我总觉得文言文好难懂,相对而来,唐诗和古诗十九首,几乎都可以懂,但到了当下,一些现代诗歌如果没人解读,真的完全看不懂。这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现代诗歌更注重个性化表达和陌生化语言。这就好比参禅,它一定不是你泛泛就能开悟的,必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甚至于要把你的所有聪明才智和想象力都用上,才能窥得真容,当然经过如此这般理解来的诗歌,获得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也是极为丰富的。其三、诗歌是凝练的艺术,这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无论古今中外,诗歌无不具有高度的凝练性和包容性,具有韵律美,与音乐、美术等相融通。有人可能会说,现代诗歌好多都不押韵,哪来的韵律美?这是有客观原因的,最大的问题是翻译。我们看到的西方诗歌,大多数是翻译过来的,想要保持内容的一致性,就需要牺牲掉韵律部分,因此实际上西方诗歌大多数是讲究韵律的,只是翻译成中文,失去了韵律美。时间一长,中国的诗人们觉得西方诗歌不讲究韵律,因此也开始照葫芦画瓢,舍弃了韵律美,但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即便是当下的中国诗歌,真正的好诗,即便不押韵,读来也有一定的韵律美,这种韵律美可以通过长短句、平仄调、词性搭配等方式来实现。其一、中国诗歌的思想内核还是儒释道文化,注重生活的意义;而西方诗歌的思想内核是宗教与人文精神,因此更注重个体的价值;其二、中国诗歌更注重感发的力量,也即睹物思情、吊古伤今,由内而外释放出的诗意、诗情;西方诗歌更注重理性的思维;其三、中国诗歌表达更为含蓄,西方诗歌表达更加直接、奔放,往往直抒胸臆;其四、中国诗歌追求和谐、美,西方诗歌注重鞭策丑陋、扭曲、恶。当然,上述四点不同并不全面,也不能客观、完整地阐述中西方诗歌之比较,全是我个人的浅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利用很短的时间,给大家简要介绍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诗歌流派。对诗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相关书籍来看,也可以私下交流。隐逸派 在中国以陶渊明为代表,在意大利以蒙塔莱(1975年诺奖诗人,代表作《乌贼骨》)、夸西莫多(1959年诺奖诗人,代表作《诗钞》《消逝的笛音》)、翁加雷蒂(代表作《覆舟的愉快》、《时代的感情》)为代表。意象派 以庞德为代表,力求以鲜明的意象和短小精悍的中国式诗体一改陈腐诗风。其他诗人还有休姆、艾米、叶塞宁等。深度意象派 在意象派基础上,加入了潜意识写作、幻象和精神错乱,从而形成了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意象,因此叫深度意象。以美国的赖特、伯莱、温默为代表,还有米沃什、特朗斯特罗姆等人。田园派、湖畔诗派 在中国古代,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在英国,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为代表;在中国现代,以汪静之、冯雪峰、应修人等为代表。象征派 现代诗歌第一大门派,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几乎所有的现代性诗人都涉足到这一领域。代表诗人:波德莱尔、艾略特、李金发、冯乃超等。新月派 新月派名称最早由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所取,得名源于泰戈尔诗集《新月集》,并受到该诗集的影响,1923年始于北京,是中国现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1933年宣布解散。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陈梦家、卞之琳等。九叶派 因1981年出版的诗歌合集《九叶集》而得名,代表诗人:穆旦、唐祈、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辛笛(王馨迪)、袁可嘉等9位诗人。七月派 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而得名。1937年9月11日创刊,提倡抗战文学,代表诗人:丘东平、曹白、亦门、艾青、田间、鲁藜、孙钿、冀汸、绿原等。朦胧诗派 上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垮掉派 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多表现现代人的反叛、自由、迷惘和孤独。代表诗人:金斯伯格、凯鲁亚克、斯奈德。黑山派 名称来源于黑山学院,上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强调诗歌的自发性和口语化,强调存在意识,提倡快速写作,代表诗人:奥尔森、邓肯等人。好,至此我们把中西方诗歌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对一些诗歌、诗人也做了一些粗浅的解读。回到起初的那句话,诗歌并不神秘。作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它其实是非常简单、非常个人化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我看来,诗歌不存在好坏之分,所有人都可以写,所有人都是诗人。它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无关生死,却可以解除烦恼、激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