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知心教师(ID: zxjs36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教育好孩子,单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和母亲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
父亲给孩子插上了翅膀,让孩子能够飞向理想的方向;
母亲给孩子强壮的身体,让孩子在人生路上飞得更稳。
有一句话说得好:
教育路上,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将来
在一次访谈中,成龙提到,平时很少有机会陪伴房祖名。
他曾经去小学接房祖名放学,却一直等不到人,回家后才发现房祖名早回来了。
房祖名听说父亲去小学等他,非常无奈地说:“爸爸,我已经上中学了。”
到后来,房祖名屡屡出事,甚至身败名裂,离不开成龙的长期缺席。
不可否认,在事业上成龙是成功的,但在教育上他绝对是“错误示范”。
一个连“父亲”二字都担当不起的男人,不可能教育出优秀的子女。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于孩子而言,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在孩子的培养上,父亲有着一种特别的力量。”
从父亲身上,孩子观察到什么是男人,什么是丈夫,什么是父亲。
父亲的优良品质,也让孩子学会了勇敢,学会了突破,学会了超越。
优秀的父亲,都能给予孩子这两种能量。
第一种,陪伴的力量。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幕我记忆至今,
刘星的父母离婚后,他被同学嘲笑是没有爸爸的孩子,因此十分难过。
夏东海知道后,坚持要陪刘星参加家长会,向所有人宣布:刘星有爸爸了!
而且夏东海从不偏心,给了3个孩子足够的爱与严格的教育,让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得以健康成长。
在父亲的陪伴下,孩子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更有勇气融入社会。
第二种,榜样的力量。
第一位在哈佛演讲的中国学生何江,有一位尤其重视教育的父亲。
尽管自己高中未毕业,父亲坚持给何江讲睡前故事;
尽管村里人人都打牌打麻将,父亲坚持只陪儿子读书学习。
在村里格格不入的一家人,培养出一个中科大高材生,还在哈佛完成了6年硕博连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的言传身教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02
母亲的素质决定孩子的人生品质
有数据显示,中国80.95%的家庭中,日常陪伴孩子的都是母亲。
母亲与孩子有了最紧密的关系,也成了影响孩子最大的人。
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
“天下太平,安危看女人,家庭盛衰,看母亲。”
有德有贤又有远见的母亲,才能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孩子。
母亲素质越高,孩子的人生品质越好。
坚强的母亲,让孩子茁壮成长。
梁启超9个孩子都非常出色,离不开他二夫人王桂荃的悉心教导。
自他离世之后,王桂荃独自养大9个孩子,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全力支撑起教育孩子的重担。
她经常对孩子说:
“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们看哪样好?不怕笨,就怕懒,看你爹比很多人有学问,可他不还是不停读书。”
没怎么读过书的她,却把梁家三个孩子送进了中国科学院,其中就包括梁思成。
温暖而坚强的母亲,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让孩子学会永不言弃。
积极的母亲,让孩子展望未来。
电影《你好,李焕英》总票房进入全球前100,李焕英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母亲。
她的女儿贾玲,为了给母亲长脸,伪造了一封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母亲高兴得大摆筵席。
没想到事情意外暴露,母女俩出了大丑,贾玲十分忐忑地说:“我以后肯定有出息!”
没想到母亲回头坚定地说:“那肯定的。”
现实生活中,贾玲确实为了梦想,在人生低谷都没想过放弃。
是母亲的鼓励认可,让她学会了展望未来,有了追求理想的底气。
冷静的母亲,让孩子坚韧不拔。
莫言小时候,经常被村里人嘲笑面貌丑陋,甚至被人殴打。
他回家痛哭,母亲却对他说: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母亲的温柔,成就孩子的强大,进而培养出一个独立有担当、对自己负责的孩子。
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在复制父母的观念和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和态度。”
你给孩子好的引导,孩子就会把这些养分通通吸收;
你给孩子错误引导,孩子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无数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却因此忽略了,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也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好的陪伴,是每个父亲的责任。
不仅要陪伴孩子成长,更要做好孩子的“导航”。
孩子99%的成功,来自父亲1%的改变。
作为母亲,就要有温柔的力量,为孩子做好背后的支撑。
温柔而不失力量,温和而不忘原则的母亲,更能够教好孩子。
母亲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决定孩子和自己的健康。
母亲情绪柔和,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来源:知心教师(ID:zxjs365)。每日分享知心教育理念,100万+老师与家长汇聚于此,我们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