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类型 | 具体科目 | 选择数量 |
必选科目 | 数学、语文、英语 | 3科 |
6选3科目 | 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 3科 |
所谓天津赋分制一共是分为5级21档,天津没有文理科之分,都是3+3,什么叫3+3,就是主要科目语数外,另外6科,历史,生物,化学,政治,地理,物理,在这6科里面任选3科这个赋分制,指的并不是总成绩上再赋分,而是所选的三科里面,单科成绩进行排名再予以赋分,赋分制假设历史科目1万人参加高考,2%的考生就是赋予A5+等级,即1万乘0.02,等于200人,就等于历史科目前200名都将是100分,A4+是201-500名,A3+是501-900名,以此类推。
假设同学A,三科选了历史,化学,地理,同学A的历史卷面分得了95分,排名在A5+前2%那他历史赋分就是100分,化学卷面分得了75分,等级在B5+,也就是一万人中排名在2001-2700等级赋分就是85分,地理卷面分得了40分,等级是在C等级排名就是一万人里面的前7901-8500名,赋分就是58分,三科成绩并入总分,100+75+58等于233分,如果A同学语数外三科在310分,再加上225分,等于543分,如果不算赋分他的总成绩就是95+75+40+310等于520分,比真实成绩多加了23分。
1.新高考赋分制缩小科目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别。
比如我选物理,却只考了70分,另一位同学选历史考了90分。如果就将原始分数记录较终高考成绩,那么这个70分和90分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呢?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物理比较难,我的物理分数是考试的较,而由于历史这次出题比较简单,90分可能只是全体历史考生的中间成绩。如果就将原始分数记录高考总分,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利用赋分制之后,就不注重学生的原始分数到底多少,而是利用学生在所考科目里的名次进行赋分,不管考多少分,你得相对名次是展现你真正的实力的,这相对就比较公平了。
2.新高考赋分制缩短由考试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别。
不仅是不同科目之间分数不好比较,即便是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之间的成绩也不能单纯的比较高低,因为两次考试的难度不同。这很好理解,比如同一个班级里面,一个学生的某科考试,这次考了70分,下次考了90分,家长就认为成绩进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第一次可能题目比较难,70分就是全班第一了,第二次题目比较简单,90分可能只是中间成绩。所以不同场次的考试由于难度的不同,也很难直接比较原始分数。而进行赋分制后,是由每次在班里的名次进行比较,这相对来说就合理很多。
1、前2%的学生,无论之间的原始成绩(卷面成绩)差距有多大,最终都会被赋予100分。
2、最后1%的学生,即使交白卷原始成绩得0分,也可以被赋予40分。
3、赋分成绩表的中位数在73分,同样由赋分表经过计算得出的平均分为72.94分,也就是说每科的平均分已经提前固定在73分左右,与出题难易无关。
4、同级别的学生竞争加剧,每个级别(除E级外)5档的划分,1档差3分,中间12分的差距,对于高考成绩来说是一个鸿沟般的存在。
5、中等赋分范围比例更大,中等学生在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在选考科目上成绩不易被区分开。
1、高分段考生
志在冲击985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要对于选考科目要更加重视。因为选考科目1分的卷面差距最终体现在成绩上可能就是3分的差距,从往年录取数据来看,各985大学之间录取分数线差距也就在1到2分之间,所以选考科目每个3分的价值太大了,务必选考科目要精益求精!
2、中等分数段考生
中等学生要合理调整好复习时间在不同科目的分配,在语数外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之间,更应偏重必考科目,因为赋分制度下,中等赋分范围更大,区分度低,更易出现A同学的原始成绩低于B同学,但赋分之后A同学的最终成绩与B同学一样的情况,显然在选考科目花费时间复习的“价值”不如计算原始分的必考科目大。
3、低分段考生
2023年高考人数约6.9万人,有约2.5万名考生无法达到本科线,未来这一数字还要增加。接触过不少高考成绩一般的家长及考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水平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实际上,这部分考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能不能上线或者说怎么选科能够上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