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国青年报关注:宁夏同心县红领巾讲解员背后的故事

文摘   2024-08-12 14:27   宁夏  

星/星/文/化/传/媒


今年10岁的丁萱就读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第二小学。一年前,她在父母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家乡的红军西征纪念馆小小讲解员招募,经过1个月的试讲训练,成为一名红领巾志愿讲解员。

8月8日下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来自同心县第二小学的丁萱为参观者讲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敏龙/摄

同心县距离银川约200公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主要的回族聚居县之一。1936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回民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曾在这里(即现在的同心县——记者注)成立,开创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作者埃德加·斯诺把相当的篇幅给了这座宁夏中部小县城。成为讲解员后,丁萱第一次从纪念馆里了解学习红军长征的始末和家乡同心县过去近100年的“红色历史”,并多次反复向参观者讲解红军西征的历程。她希望自己像《西行漫记》一书的封面人物红军小号手谢立全一样,用自己的声音和口才把长征故事传播得更广。
在红军西征纪念馆,丁萱还有一位“老同事”马希伟。66岁的马希伟1974年曾参军入伍,对红军始终怀有敬佩之情。2017年,他加入同心县“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一直坚持在红军西征纪念馆义务担任讲解员,宣讲红军西征途中的民族团结故事,讲述当地群众身体力行拥护践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故事。
马希伟在讲解时会告诉参观的小学生们:长征时,红军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只有19岁,农民占了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理念,在长征路上艰苦卓绝,任劳任怨。一些参观者好奇当年的红军部队到这个回族聚居地后,怎样与当地群众相处。马希伟会告诉他们:1936年5月,在西征红军即将开赴西北回族聚居区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就发布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包括民族平等、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等。

8月8日下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参观者观看红军西征题材纪录片并拍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焦敏龙/摄

“我会一直讲下去。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心连心、肩并肩、手拉手,(会)实现'中国梦'。祝我们的祖国永远昌盛,祝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马希伟说。

8月8日下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66岁的马希伟参加志愿讲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立禾/摄

如今在同心县,和丁萱、马希伟一样参与讲解红军西征历史的,有老中青三代志愿者。为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各族干部群众思想深处,2017年3月,同心县选拔45名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硬、有一定专长和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成立了“薪火相传”老干部宣讲团。他们的平均年龄约67岁,七年来,用情景对话和快板表演的形式,到社区、乡村、广场,面向当地群众宣讲了1300多场党的创新理论,受众有60余万人。

近七年来,同心县持续举办“石榴籽”杯民族团结征文和短视频评选活动,面向当地群众征集了2000多篇民族团结征文和300多条创意视频;邀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先进个人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举办了15期“石榴籽”微讲堂和4期“同心圆会客厅”。



REC


星星

苏   鑫

辑/图片:苏婷婷

稿线13014238000

稿skw555

稿2686900744@qq.com





- 版权声明 -

文章转自:宁夏共青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星星文化传媒
摄影影视服务、文化艺术交流、广告制作发布、赛事活动策划、网络建设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会务会展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商务信息咨询、公关活动策划、展览展示服务、室内装饰设计、电脑图文制作\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