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市中心卫戍广场,潮汕英歌舞队在法兰克福首届春节庙会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当地时间2月2日,广东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来到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霸气起舞。
为世界奉上中国年味
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组织下,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一行25人,于1月28日至2月4日远赴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其间,他们陆续到访哈瑙、法兰克福、巴黎、里昂等城市,展示英歌舞的无穷魅力。
德国哈瑙活动现场。
高潮迭起的“男女英歌斗舞”让观众目不暇接。柔中带刚的女子英歌,粗犷豪放的男子英歌,以豪迈矫健的舞姿博得中外观众的热烈掌声,大家兴高采烈地举起手机,记录下英歌少男少女们的精彩瞬间,一起分享热烈欢乐的“中国年味”。
来自南美洲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瑞贝卡正在德国交流学习。被热情的鼓点吸引,她拿起手机一路拍摄,“很喜欢这些舞蹈,也很高兴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这些舞蹈艺术家充满热情,将春节的欢乐送给我们,真的特别精彩!”
中国年,正在成为世界年。今年是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为了向外国友人送上春节祝福,西门英歌队还精心准备了一个年味满满的花篮。花篮里摆放着利是封、福字、小扇子、剪纸等。巡游期间,身穿秀禾服的“花篮妹妹”将小礼品随机赠送给海外友人。
从“看热闹”到“入坑”的文化引力
从“爆红”到“长红”,英歌热潮为何在全球经久不息?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勃认为,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既古老、又时尚的英歌已成为超越国界的语言,让海外观众充分感受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魅力。
“如今,‘让世界看见英歌’已经从目标变成现实。”亚洲创新与知识产权交流协会会长、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邓尧期待,接下来,政府与民间应加强合作将英歌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品牌”,为英歌申报人类非遗夯实基础。
文脉唤醒海外华夏儿女寻根心
“来自家乡的英歌表演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家国情怀。”在法国演出现场,华侨郑锦峰话里难掩心情激动。看过英歌舞现场的人,无论国籍,无一不被那气势恢宏的场面震撼。而对于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华侨而言,英歌舞所具备的强大感染力,足以唤醒他们身为华夏儿女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
有趣的是,此次演出并不是“中华战舞”首次舞动法国巴黎——其实,巴黎已有自己当地的英歌队!在2024年夏天,欧洲首支英歌队正式在巴黎成立,组织方正是法国潮州会馆,他们已在2024年9月和今年初举行过小型演出。
法国潮州会馆青年组主任、副会长杜来顺是法国英歌队的创始人,练过8年中国武术的他也是队内的主教练。在多方协助下,他们得到过汕头潮阳忠精英歌队在教学与物料等方面的支持。
“在法国,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潮汕。我们作为第二代、第三代华人,有时甚至觉得不了解自己的根,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这让我们感到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根源,存在一定的脱节。”在杜来顺看来,英歌舞便是当地潮籍华人与“根”重新紧密相连的媒介,是他们找寻作为华夏儿女身份认同的途径。“英歌舞可以成为当地潮汕人的文化新焦点,足以代表我们的身份认同。”
战舞未止,文化出海正当时
诞生于古老历史的英歌舞,在经历了几百年风霜之后,不断在传承发展中焕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认同和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张名片。
中国非遗从“出圈”走向“出海”,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输出,英歌舞搭上了这趟时代列车,带着文化、带着温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潮阳英歌队赴德、法演出,上级媒体、海外媒体纷纷聚焦这一文化盛事,在海外各社交媒体平台对英歌舞表演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和解读,进一步提升了英歌舞的国际影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汕头英歌队近日还将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展新春表演。新一年里,汕头将继续在“文化出海”的路上前行,计划连续第三年赴海外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同时推动潮菜、潮乐等潮汕文化出海交流。汕头将进一步做好国际传播,助力文化高质量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汕头发布综合
编辑:嘉嘉、乐芃
校对:乐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