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我市各大商圈人流如潮,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旺。
“扩内需”“促消费”是宏观经济政策施力的关键着力点,而消费在全方位扩大内需的进程中更是重中之重。去年以来,我市以消费为新引擎,全力释放城市活力。
“国补”助力电子产品消费
1月20日起,汕头启动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国补”范围从家电、汽车向日常消费电子领域扩展。春节期间,许多市民趁着假期前往商场超市选购手机等电子产品,各大品牌专卖店里“以旧换新”以及补贴金额的标识随处可见。“国补”政策落地,叠加新春消费旺季,线下迎来一波数码焕新潮。记者走访汕头各大商场、品牌门店发现,我市电子产品消费热度增长明显,前来试用手机、平板,试戴手表、手环的消费者仍络绎不绝。
“优惠力度大,正好赶着回来过年,给自己换台新手机。”市民郑女士购买了一款小米手机,她算了笔账,除了“国补”的500元补贴之外,门店还给予300元的优惠,买台新手机就便宜了800元。东厦100小米之家专卖店店长陈晓峰告诉记者,新政策出台后,手机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客流量也增加3倍左右。而“国补”政策的出台不仅让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高价位的品质手机,也带动手机周边的电子类产品的销售。
新质家电备受青睐
消费者得到实惠,企业赢得了“流量”。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了一波手机、家电、汽车“消费潮”,我市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3.7%、15.2%;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6%。
自从去年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以来,苏宁易购苏宁广场店的家电销售不断增长,整个销售额增长150%。春节期间,卖场内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饭煲、扫地机等各类大小家电一应俱全,不少市民也趁着假期进店选购。
苏宁易购苏宁广场店店总经理李伟茂告诉记者,为满足更多的市民游客的购物需求,店里推出“春节不打烊”,同时在“国补”的基础上,叠加“苏宁补贴”“工厂补贴”等优惠措施,消费者最高可以获得最高55%补贴优惠。如今,绿色节能、健康智能、场景融合成家电成为“以旧换新”消费的新趋势,承载新功能、新场景、新体验的“新质家电”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商超抢滩消费旺盛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近年来,一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纷纷抢滩汕头,布局合理、配置齐全的商圈尽显时尚现代气息,人流集聚效应明显。一到节假日和周末,大型商超里人流如织,连锁餐饮店门前大排长龙,呈现出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蓬勃的经济活力。
为迎接新春,全市各主要商圈、商场超市积极行动,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春促消费活动。活动期间,各大商家纷纷亮出“看家本领”,不仅商品种类丰富多样,而且品质卓越,涵盖了服饰、食品、家电等多个领域,丰富了消费者的“年货购物车”。
“平时很少来逛超市,过年了买些年货回家,感受过年的气息。”市民李小姐平时都是通过网店买东西,最近就趁着春节前夕来到超市里挑选一些喜庆的年货,准备回家过个红红火火的新春佳节。合胜百货客户运营部负责人林小丽告诉记者,现在线下实体店也积极拥抱网络,通过视频号、抖音、社区团购等线上爆款引流,与市民群众进行深度互动,结合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如今,消费从往昔单纯的传统年货采购,演变成如今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消费模式;从曾经单一的家庭聚会,拓展为涵盖文化展览、民俗体验等多元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市民在品味传统年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时代的便捷与多彩。
当前,汕头正加快探索“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高质量发展融合之路,奋力推动汕头商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市。过去一年,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我市消费市场在新业态新热点带动下实现稳中向好,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27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21.6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9.66亿元。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不断丰富消费供给,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在稳就业、促增收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嘉嘉
校对:乐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