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公报数据和国际航协研究,2023年民航业对中国经济GDP贡献达到1.7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4%,并创造了1020万个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作用显著。
从浙江层面看,目前,与航空大省相比,航空枢纽能级不高、航空产业规模偏小、链条基础偏弱、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等仍是该省需要破解的问题。
中新网浙江新闻1月16日电(鲍梦妮)现代航空产业体系是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和重要标志,也是浙江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的主要任务。正在举行的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建议,要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构建浙江省现代航空产业体系。
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 长龙航空供图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公报数据和国际航协研究,2023年民航业对中国经济GDP贡献达到1.7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4%,并创造了1020万个就业岗位,拉动地方经济的“引擎”作用显著。 从浙江层面看,目前,与航空大省相比,航空枢纽能级不高、航空产业规模偏小、链条基础偏弱、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等仍是该省需要破解的问题。 在中国,飞机拆解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发展空间大。刘启宏认为,随着国内机队持续增长及更新换代的需要以及C919、C929等国产大飞机规模化运营,保守预估未来20年国内将超5000架飞机退役,加上全球退役飞机、发动机数量,飞机拆解再制造产值巨大。 目前,浙江以飞机拆解再制造为主营业务的市场主体较少。为推动航空拆解再制造产业发展,补齐航空产业链条,他建议协调有关单位支持境外老旧飞机/发动机进境拆解,争取批准浙江省试点开展保税拆解业务,并结合该省相关项目需要研究制定实施产业支持政策。 国际航空枢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杭州增强国际门户功能,提升全球连通水平和辐射能级。“从设施保障、区位优势(长三角核心区)、市场需求(外向型经济大省、国际电子商务之都)来看,杭州均具备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基础与潜力。”刘启宏说。 他建议浙江省持续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用航空局支持,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定位为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推进容量提升,支持推动机场、主基地航司进一步加大运力投放、发展航空产业。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得益彰,杭州钱塘新区航空航天、台州空天“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持续加快建设……眼下,浙江省航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在产值、关联产业等发展效能方面有待提升。 对此,刘启宏建议,推动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借助“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做好航空产业集聚、构建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顶层设计,通过国债支持、产业政策、招引政策、项目支持等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落地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制造为核心、航空教育和航空体验为支撑的现代航空产业体系。(完)来源:中新网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