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李晓津:把航空经济规律与佛山特点紧密结合!

文摘   2025-01-17 15:25   天津  

1月15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广州新机场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广州新机场位于佛山高明区,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聚焦广州新机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专访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航空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晓津。他认为,广州新机场全力打造多式联运为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具备强劲的优势,将支撑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航空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受访者供图)

“三新” 定位:新枢纽、新热点、新支撑

广州新机场开建在即,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大联通”正加速铺开。按照规划,广州新机场并非一个单一空港,而是规划打造“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枢纽。
李晓津认为,广州新机场的定位应该体现在“三个新”,分别是佛山交通新枢纽、广州交通新热点、大湾区交通新支撑,为提升周边地区交通能级提供新可能。

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效果图。

对佛山而言,此前的沙堤机场,2023年客运量才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远远无法与佛山这座城市的制造业规模、万亿经济体量相匹配。
对广佛而言,新机场将加快广州都市圈融合发展,进一步强化广佛航空枢纽功能,加快形成与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
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大湾区现有的民用运输机场多分布在珠江东岸。广州新机场落子佛山高明,将填补珠江西岸航空资源缺口,进一步优化大湾区机场群布局。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机场间直连直通相对缺乏,较难实现客流的高效转换和航线互补。“广州新机场具备后发优势,形成以多式联运为特色的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李晓津说。
在他看来,广州新机场以机场为核心,汇集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三条高铁线路,以及多条高速公路,在大湾区内部机场群中具备空铁联运的独特优势。机场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提升大湾区西部区域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和覆盖范围,以及提高大湾区与东南亚、澳大利亚乃至日韩欧美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交通效率。

“双机场”:广佛城市进阶的必然选择

广州新机场规划为4E级,预留升级4F级的空间,规划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2050年旅客吞吐量为6000万人次以上。
事实上,“双机场”正在成为特大城市的标配,北京、上海、成都均是“双机场”运营,今年南京马鞍国际机场获得批复,深圳也提出让惠州平潭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的作用。
各界普遍认为,随着未来广州新机场投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将加入到“双机场”城市的阵容之中。
李晓津表示,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之一就是白云机场无法满足旺盛的民航需求,广州新机场届时可承接白云机场外溢需求。

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站施工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更深层的原因还在经济。李晓津说,新机场的建设,对广佛这两座万亿城市而言,是实现进阶发展的必然选择。
李晓津认为,广州新机场将推动佛山及广佛极点周边地区的制造业、旅游业甚至文化等优势从大湾区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一方面带动机场所在的高明区,从佛山西部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另一方面孕育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等,为区域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新活力、新动力,支持大湾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

“共享机场”推动“三个联动”

“广州新机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享机场’。”李晓津说,由于空域、地域等资源紧张,且高铁发达,我国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大量建设机场,相邻兄弟城市共同使用一个机场就是最经济的做法。
从全国来看,“共享机场”的情况不少见。在李晓津看来,上海的经验做法最值得佛山学习借鉴,以此推动“三个联通”,即“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站施工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关浩业摄

他介绍,上海浦东机场就是长三角各个主要城市的“共享机场”,通过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浦东机场与周边城市的无缝衔接,实现“硬联通”。然后通过经济、标准、政策等实现“软联通”,最后通过文化等实现“心联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提升浦东机场对周边城市的保障能力。
上海虹桥机场周边的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通过深化制度创新,营造便利化贸易环境,精准对接京东等适空行业的企业需求,持续优化政策保障;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增设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站,建立专业的航空人才引进机制等,成为临空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根据统计,该示范区在2023年每平方公里产生GDP约为61亿元,是周边城区的11.5倍。
李晓津建议,广州新机场周边发展临空经济有后发优势,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把航空经济、临空经济普遍规律与佛山自身特点紧密结合,特别要发挥佛山“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不要人云亦云,让市场在临空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用航空赋能优势产业,争取成为中国民航业与区域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