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是乡村振兴的微观主体,乡村的全面振兴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村庄的振兴。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村庄规划编制以国土变更调查、实地踏勘和房地一体数据资源为基础,在规划过程中着重考虑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坚持服务乡村振兴、落实“百千万工程”要求、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及生活习惯特点,满足村民合理诉求,为村庄各项建设活动提供法定依据。
在农村住宅用地方面,村庄规划以解决村庄地区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新增建设需求为主要目标,在符合“一户一宅”要求、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与现状农村居民点相邻成片、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河湖管理范围和洪涝灾害风险控制线等限制性要素的原则上,“应保尽保”落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合理需求。
村庄住宅用地选址,在相对集中、节约集约的村民住宅用地建设布局原则下,引导农民沿水沿路沿现状村居范围集中建房或原址重建,充分利用村内存量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在产业发展方面,结合村庄自身生态环境禀赋、特色资源要素、产业基础和村民发展诉求,统筹谋划村庄产业发展思路和策略,合理划分产业功能区与发展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布局乡村产业用地,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空间支撑同对已批复的村庄规划中已明确建设项目的,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进行管控。
着重保护村庄生态地区的山、河、湖、水道、湿地等自然要素的独特性和纯粹性。提炼总结历史文化保护资源、乡村风貌等特征,并对整体村庄风貌、公共空间环境、绿化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引导,以提升乡村整体人居环境。
落实总体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管控要求,重点对各部门划定的河道岸线管理“红线”和管理规则展开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工作,并结合水乡特色,因地制宜的落实了外江河道管理范围、内河涌道管理范围、蓝线等管控线。
分析村庄地质灾害、洪涝、消防等隐患,充分衔接市各类专项规划要求,落实消防、水利等防灾设施,明确各类防灾减灾设施的布局、面积、建设标准,并将防灾减灾治理工程纳入村庄近期建设项目库。
规划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资源,在调研过程中充分摸清村庄历史文化资源要素,除现有历史建筑、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名录以外,同时将有价值的文物古迹、传统风貌建筑、农业遗产等一并纳入保护范围,对历史资源(古树名木)制作保护清单,明确保护内容与管控要求,针对部分可利用历史文化要素提出活化利用策划方案。
强农兴农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解读兴农强国政策、构筑全产业链体系、搭建助农智库平台,谋划高质量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联系人:张主任
电 话:13671216369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转载推广,供各位学习、参考,了解相关技术和实时政策,版权归原作者或单位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小编,我们将及时处理!祝您安康、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