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文化中轴线
纵贯南北
历史文脉
连接古今
在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有这样一条不偏不倚的秩序美学线,由文庙、学宫、尊经阁组成,十余座建筑共同构成了纵长深远的儒学文化中轴线。重重门坊,彰显出尊崇的地位。
南京夫子庙中轴线
摄影师:方飞
作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景点,每当走进这条气势恢宏的壮美轴线、重新解读穿越千百年的儒学底蕴,仿佛能够聆听古都的低语、重现天下文枢的风采。
PART.01
以中为尊,气势如虹
大照壁、泮池、天下文枢牌坊、棂星门,它们是这条轴线的起点。
这里人潮涌动、光色浩浩,有着穿越千年的繁华与沉静。它们承载着秦淮的生活记忆,写满了历史的岁月悠长。
{ 大照壁 }
这面带有“双龙戏珠”的青瓦红墙,是整个中轴线的开始。始建于明万历三年,长达110米,高10米,为全国现存最大的照壁,气势恢宏,起遮蔽和装饰的作用。
{ 泮池 }
夫子庙的“泮宫之池”,是世界孔庙(文庙)中唯一一座以天然活水为泮池的地方。它以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为天然池水,为南京这座状元之城滋养出不尽的生命与文化,诠释出多彩的个性与魅力。
{ 天下文枢 }
“天下文枢”的寓意是“此处乃天下文化的中心”,这是对南京千年历史文化的总括。
这座牌坊立于明代万历十四年,如今已成为南京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高高托举着文庙学宫内的浩荡儒风,以及秦淮两岸的六朝书香。
{ 棂星门 }
棂星门,是夫子庙的第一道大门,寓意着“天地君亲师,尊孔如尊天”,显示出古往今来孔子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PART.02
空间为轴,文明为线
从大成门正式迈入夫子庙内,一座座雄伟的殿堂组成了以中为尊的华美建筑群。大成门、大成殿、学宫、明德堂、尊经阁,这里的每一砖一瓦皆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声回响都是文化自信的回音。
{ 大成门 }
“大成”一词,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意指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
大成门的前后台阶形如“泮桥”,又称“状元桥”。每当走过此处,便能收获“平步青云、金榜题名”的美好寓意。
{ 甬道 }
甬道是通往大成殿祭祀孔子的一条路。在甬道的两侧有八尊汉白玉石像,为“孔门十二哲”中的八位。他们作为孔子的杰出弟子,为儒家思想的传播作出了极大贡献,享受着配享文庙的待遇。
{ 丹墀 }
丹墀是祭祀孔子、举行乐舞的地方。古时全国所有的孔庙(文庙)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要举办祭孔大典,进行祭孔乐舞表演。
在丹墀正中央矗立着一尊孔子青铜像,表情肃穆,让每一个人止步仰望,也吸引大批学子来到此处为自己祈愿“金榜题名”。
{ 大成殿 }
大成殿是夫子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圣殿。外观沿用了古时皇帝特批的“九五”之尊的建筑规格,重檐飞翘,斗拱交错,气势雄伟。
殿中央陈列有巨幅孔子画像,并供奉孔子牌位及四亚圣。大殿四周围绕38幅彩玉镶嵌《孔子圣迹图》,记录了孔子传道解惑、伟大不凡的一生。
{ 学宫 }
南京夫子庙学宫是古代学制系统最完整的官学,被称“为中国古代办官学、兴私学、建书院、设贡院的历史教科书”,它记载了从古到今,南京是江南乃至全国的教育中心、官学重地,印证了“天下文枢”当之无愧的历史地位。
{ 明德堂 }
这里是古代学子上大课的地方,过去每月初一、十五,学宫都要举行朝圣典礼,主讲孔子学说及当时皇帝的圣谕等。如今堂内设有《华夏教育展》,系统阐述了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变迁,续写着中华教育的文脉千秋。
{ 尊经阁 }
这座重檐丁字脊歇山顶三层古建筑,古时候为教谕讲课的讲堂,同时作为一座藏书楼,成为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圣殿。如今尊经阁设有中国书院历史陈列展,同时成立棂星书院举办各种国学活动,担负起人文化育的重任。
穿越历史长河
承载文化脉络
夫子庙儒学文化中轴线
延续古都的浪漫与秩序
不仅是儒家文化的传承地
更是国之大典的举办场所
南京夫子庙祭孔大典
每年的9月28日隆重举行
这场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
汇聚全国各地的儒客学子
再现出原汁原味祭祀程序
向世人展示孔子智慧之光
走进南京夫子庙儒学文化中轴线
带着对天地之间美学秩序的思索
感受它在庄严神圣中承载的历史
见证它在温婉活力中迸发的未来
品味独属于中国艺术的绝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