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观看彩排视频
祭孔大典
传承文脉
“仁礼天下,和合大同”祭孔大典历史悠久,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南京夫子庙自2008年恢复礼仪至今已经传承许久。守先待后,继往开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实价值愈发得以彰显。
“祭孔礼俗”现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是孔子诞辰2575年,为表达对先哲、对中华文明的诚敬心,提倡文明教化与和谐人伦,弘扬华夏精神和中华文明的主体性,2024甲辰年夫子庙祭孔大典,将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如期举行。
我们邀请了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同学来作为我们的佾舞学生及礼仪人员,共选出了44名优秀的小伙伴,在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的授课指导下,学生们分批次进行训练,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无形间生根发芽。
佾舞彩排
礼敬先贤
佾舞,孔庙祭祀乐舞,其性格特征来自孔子德备群圣、功觉生民的至高地位。更是祭孔释奠典礼中,以文质彬彬的文德之舞容,合中正宽舒的雅颂之乐歌,以国之大典崇宣孔子的人格魅力及其伟大功绩。
在孔庙祭祀舞蹈“表演”时,武生手中持有两件“道具”:一件叫籥;一件叫羽,也称为翟。籥,古乐器,形状像笛。是音乐的象征,籥在内,主要在于雅颂大乐以修心,使其思正、言正,具有高尚的品格境界。翟,或称羽,长尾的野鸡翎。翟在外,其主要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使其仪表端正,身行文明。佾生献舞时,右手直拿翟在外,象征正直,左手横拿龠在内,象征平衡,翟龠结合,体现了阴阳和谐的天地伦常秩序。
佾舞只有在行献礼时,才会表演,每一个献礼共有32节,因此,三个献礼共有96节,每节的动作均为四拍,动作相同,但方向不同,佾生配合着祭孔音乐与乐章歌词,故共需演示九十六个动作。
夫子庙祭孔大典的目的是弘扬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礼”、“乐”精髓,纪念至圣先师,传承千年文脉,进一步展示夫子庙儒学文化中轴线的独特魅力。
照片:南京夫子庙旅游商务管理有限公司
仅限单次使用版权请勿二次引用\欢迎全文转发
供稿:企划部
初审:敬淇
复审:左婧
终审: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