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让七位患者摆脱了HIV病毒!
在7月的一次大型HIV会议上,科学家宣布已“治愈”第七个HIV患者。研究人员报告称,德国一名60岁的男子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近六年来一直没有再感染HIV病毒。
2008年首次报道了以这种方式从人体中清除HIV的案例。但是,尽管干细胞移植在清除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它并不是一个可推广的策略。这种治疗方法非常激进,并且也存在风险,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供体细胞攻击受体自身组织的一种情况)引起的长期并发症。澳大利亚墨尔本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所长、传染病医生Sharon Lewin表示,这种治疗方法之所以能够在七名成功治疗的患者身上实施,是因为他们全都患有癌症,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我们绝不会考虑让身体健康的人接受这种治疗方法,”Lewin说,“没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治愈艾滋病。”
HIV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它包括多种药物,通常需要每天服用,以防止病毒在体内复制。ART可以将感染者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无法检测到的水平,阻止病毒在体内肆虐,并大幅降低传播风险。但对许多人来说,这种策略还不够。
长期解决方案仍然在探索中。我们距离治愈艾滋病毒或研制出疫苗还有多远?Nature杂志采访了相关专家以寻求答案:
在HIV治疗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药品供应不稳定、耐药性和围绕HIV感染的耻辱感意味着许多接受ART治疗的人希望有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许多患者表示,他们愿意承担不良反应甚至死亡风险,以治愈HIV。”英国剑桥大学的微生物学家Ravindra Gupta说。
在大多数干细胞移植案例中,患者接受的细胞含有一种突变,可以阻止CCR5蛋白的表达。HIV病毒正是利用这种蛋白进入细胞。
尽管这种方案对大多数HIV患者来说可能不适用,但它在少数患者中的成功已经推动了针对CCR5的基因疗法的发展。此外,针对病毒本身的基因疗法也在研发中,例如通过插入一个产生抗体的基因来控制病毒。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研究途径,旨在控制或消除潜伏的HIV储备。这些储备是由一群不产生病毒颗粒的HIV感染细胞组成的,它们因此能够隐藏在免疫系统之外。然而,当一个人停止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这些细胞可能会重新激活。针对这种潜伏储备的方法包括增强免疫反应,唤醒和攻击休眠的HIV感染细胞,或者将病毒永久地置于休眠状态。
Lewin表示,这些疗法大多数尚未通过临床试验的I期或II期。
“我们仍停留在早期阶段。”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长期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在2020年和2021年,几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批准了一种可注射抗病毒药物的组合——cabotegravir和rilpivirine,可以每两个月给HIV感染者注射一次以抑制病毒。2022年,监管机构批准了注射用lenacapavir,只需每六个月注射一次。
如何预防传播?
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暴露前预防(PrEP)一直是遏制HIV传播的关键。直到最近,PrEP还仅以口服药物的形式存在,必须每天服用才能有效。如果使用得当,口服PrEP可将感染HIV的风险降低约99%。数据表明,在接受每日口服PrEP治疗的人群中,约有2%的人感染了病毒。
一些作为长效HIV治疗方案的注射用抗病毒药物也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HIV感染。202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cabotegravir作为暴露前预防(PrEP)的使用。另一款药物lenacapavir也显示出作为PrEP的潜力:在7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称,每年两次注射lenacapavir成功让2,000多名有性生活的年轻女性和青春期女孩避免了HIV感染。
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的传染病医生Ricardo Diaz是lenacapavir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他表示这种注射剂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皮肤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停止服用该药物。而且其对男性的有效性尚未确定(男性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但是,鉴于最近发表的试验中所见的疗效,lenacapavir“可能会改变HIV流行病的游戏规则”。
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自1981年首次报道HIV感染以来,该领域在疫苗研发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免疫学家Rama Rao Amara说。该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开发一种能够广泛中和多种HIV病毒株的疫苗。除此之外,病毒被大量糖基化(包裹在糖分子中),因此很难设计出能够突破这一障碍的抗体。
在8月30日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的两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免疫原,可以在猕猴中产生针对HIV病毒的强效、广泛中和抗体。Amara表示,这些研究表明,至少可以开始让免疫细胞产生广泛中和抗体的过程。这种被称为GT1.1的免疫原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HIV不是容易对付的病毒,”Amara说,“否则,我们早就有疫苗了。”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