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提问:
“一个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
“年轻时积极进取、活力满满,中年时精力充沛、内心充实,而老年后修身养性,回归自我,花上一些时间来重养自己一遍。”
当一个人退休之后,回顾来时的路,才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每个阶段似乎都镌刻着些许遗憾,每个阶段都未曾尽善尽美。
何不做好当下该做的事,不再为了无关紧要的事情各种忙碌,不再执着于别人的理解和认同。
而是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时光中能够多一些恬淡、多一些平静、多一些安然。
当我们重养自己,年少时有的缺憾,中年时有的伤痛,都能够被疗愈。
以下几件事情可以重点来做。
养身:保持健康
老中医韩学杰老师,经常在自媒体上分享女性如何养生的视频。
她回想起刚分配到北京某医院急诊科时,经常熬夜。
没多久,就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迅速衰减,时常说错也写错,病人的情况也记不清楚,睡觉也总是睡不醒,后来,她的心脏也出现了问题。
她告诫年轻人,如果不爱惜身体,年长后,很多病会找回来,怎么治也治不好,最后还把整个家庭拖垮。
深有感触。
年轻的时候为了工作,忙到半夜三更是常有的事,那时候觉得自己年富力强,根本就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体。
后来体检的时候,许多异常的指标仿佛都在告诉自己,要注意身体,要加强锻炼,但是都被无情地抛诸脑后。
直到看到体检单上触目惊心的箭头,才恍然大悟,时间不再等人。
乔布斯曾说:
“你可以聘请一个人给你做饭,给你开车,帮你赚钱,但是无法聘请一个人帮你承受病痛。”
人活一世,追求的事物实在太多,因此常常忽视了健康,直到病痛袭来,才发现,唯有身体是自己的。
那些熬过的夜、随意的饮食、缺席的运动,又或是为了追求身材纤细而被伤害的身体,就像一笔笔账,终有到期清算的一天。
与其在未来的日子里追悔莫及,不如及早着手调理身体,为以后的轻松生活积蓄健康的砝码。
86岁高龄演员吴彦姝,每天都要做一分钟平板撑、燕儿飞,还会一字马。
空闲时,还要打打篮球,身体状态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她说:“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生命的源泉。
只有用心滋养我们的身体,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才能有跟未来抗争的本钱。
不被爱惜的身体, 乍看与正常无异,实则身弱体衰,在一次次消磨中,渐渐逝去。
而注重养身的人,精神矍铄,眼里有光,每一天都活力满满,健康无忧。
爱自己,就要从身体开始,以下几件事情,越早开始越好。
要有规律的作息,退休并不意味着开始躺平,随着身体机能下降,我们需要更加规律地生活,才能保持健康。
健康饮食加适量运动,饮食上荤素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过多的油腻和高糖食物,以免增加脾胃的负担。
注意适度地锻炼,不仅能调节气血,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增强体质。
定时体检,老年人的身体自然不比年少时,多少都会出现问题。
及时的检查,有助于更早地发现问题,对症治疗,延长自己的生命。
余生很贵也很长,修炼富养自己的身体,是每一个人终生必修的课程。
养性:回归平静
千金方中记载:“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
意思是,我们需要通过日常的行为习惯,来培养和塑造性格与品质。
养性,不在于修养外观和美感,而是注重内在修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只是,我们时常深陷家庭琐事,无法脱身抽离,总是执着于个人的追求,又难以放下执念。
浮躁与不安,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如影随形,平静与安宁,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一位朋友说,曾经的她,因一次岗位晋升失败而陷入烦闷。
很长一段时间,都心浮气躁,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很难处理好。
尤其是回到家,看到满屋子的家务活,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后来,她休了个长假,调整心态,让自己逐渐放松下来。
很快,内心平静了许多,意难平的事情也能学着释怀。
人生就像天气,晴天让你感到舒适,却又被太阳晒得无处躲藏,雨天让你凉爽,而雨滴却又溅湿了鞋子。
人生路上,总有不顺和挫折,生活也总有无奈和失望,甜中有苦,苦中带甜。
因此,不因往事而心烦意乱,不因得失而辗转难眠,是当下最应该修得的心态。
慢下来,静下来,品一盏茗茶慰藉一路的风尘。
沉下来,静下来,也许转角就有新的机遇和美好。
最牛宿管阿姨汤杏芬,六年写了6部小说,从地道农民逆袭成高校讲师,得益于她的不懈坚持,但更多的是她的平静从容。
年轻时,因为家境贫寒,她被迫早早挑起家庭重担:种地、插秧、打稻谷。
结婚后,与丈夫一起砍毛竹做脚手架,最难的时候,还住过猪圈改的房子。
但是,日子虽苦,她却能在一天天劳作后,静下心来读书写作。
她说:“一读书就什么都忘记了。”
深受她的影响,每到晚上,女儿也不吵不闹,安心地在一旁做着功课。
后来,她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宿管,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她的工作地点从宿舍变成了教室。
她的“写作与沟通课”座无虚席。
课堂上,她平静沉着又不失喜悦,面对台下的天子骄子们,并没有为自己的出身而怯场,而是大胆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因为写作,她成名了,却没有被名利所困,继续着自己简单又平淡的生活,虽然朴实但很精彩。
有一段话写得很好:
“心不随境,境不困心,在得失中修心,心在平静中则会更加安宁而坚韧。”
人生得意时,既不骄傲自满,也不自命清高;人生失意时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尤人。
心静了,境遇也就自然而然开阔了。
养心:拒绝内耗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总会因别人的一句话或举动,开始胡思乱想、拧巴、纠结,在脑海中循环往复,反复咀嚼,把自己搅和得心神不宁,烦躁不已。
殊不知,这是在内耗,在与自己较劲,不经意间,就耗尽了自己的能量。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一直被一些琐事消耗,身心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休息,情绪上的辛苦和压力只会越积越重。
长此以往,这种持续的心理负担,不仅会让精神状态变得疲惫不堪,还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如心脑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
相反,越到晚年,越豁达自洽,反而能让心灵彻底摆脱束缚,活得自在,益寿延年。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作者讲到了外婆的故事。
外婆是旧社会一个资本家家庭的大小姐,年轻时曾拒绝了好些家境优渥的追求者,最后嫁给了家道中落的男人。
婚后,她随丈夫从繁华的上海跑到外地,那时,生活条件艰苦,她也不曾抱怨,而是踏踏实实工作,经营好家庭。
有一次,在她教书的学校,无良的校长竟然克扣她的工资,她没有妥协,而是写信到处申诉,后来,那位校长再也不敢招惹她。
即使步入老年,外婆也从不情绪化,决策、行动向来干脆,想做就做。
73岁时,只会几个英语单词,就敢一个人带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跑到加拿大住上大半年。
她开明包容,乐于接受新鲜事物,88岁时,误以为外孙女是同性恋,不仅没有责备,反而表示非常尊重,还拜托她的“女朋友”多关照。
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只要是出门,外婆都要化好妆,搭配好丝巾,潇洒自在地过完这一生。
外婆曾说:“人不要有遗憾,想做就去做,至少这一辈子,都会很精彩。”
不为外界的风吹草动扰乱,不让心灵的花园杂草丛生。
她教会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不应沉溺于无尽的思绪漩涡中自我消耗,而是以一颗平和之心,去拥抱真正的自我与从容。
真正的自由与幸福,往往源自于内心的宁静与强大,以及那份敢于活出自我的勇气与决心。
如此,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我们都能优雅地老去,留下一路芬芳,活出一个无悔且精彩的灿烂人生。
余华在《活着》中写到:
“人到中年你才发现,你从来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过,这烟火人间,事事值得,事事也遗憾。”
前半生我们有太多的不值得,但是后半生我们可以弥补过往、偿还亏欠。
不如把时间还给自己,将自己雕琢成心中理想的模样,去追求那些深藏于心的热爱,去实践那些梦寐以求的憧憬。
这就是晚年最好的活法,修身养性,回归自我,把自己重养一遍。
我们无法与岁月争锋,亦无法超越时间的奔流,唯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好每一个晨光与晚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