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依托资源禀赋,通过多样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道路,表现出了强劲韧性和澎湃活力。2023年该载体文化企业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3%。
2009年成立的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先后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荣誉;2023年各子载体、楼宇、特色街区和入驻企业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8项;总规模1000亿元的大运河基金和文旅子基金、南京市大运河二级文旅母基金等重要平台先后落户……
栉风沐雨,拔节生长。2014年,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2023年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多年来,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依托资源禀赋,通过多样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创新发展道路,表现出了强劲韧性和澎湃活力。
11月5日,傍晚,萧瑟的秋风挡不住游客的热情。
华灯初上的夫子庙景区,各色光影交织,仿佛是一幅流动的古画,光影交错中,让人穿越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而在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瞻园等地,时不时就能见到举着自拍杆的主播,边走边介绍着南京的“新奇特”之处。
作为秦淮区的四大产业板块之一,总占地约7.3平方公里的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体量大、分布散,却成为文化企业的“创新梦工厂”、周边居民的“文化会客厅”、诸多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成功的背后有何诀窍?答案是依托资源禀赋,突出秦淮特色,从而实现包容并蓄、美美与共。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江永强介绍,载体构建了“一核两轴多节点”的发展格局,一核是载体的“魂”,即夫子庙,形成了载体的文化内核;两轴是载体的“脉”,即明城墙和秦淮河,形成了载体的产业轴线;多节点是载体的“骨骼”,即包括晨光1865产业园、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越界·梦幻城、悦动·新门西、网络文学谷、无为文创园6家子载体、银都·锦创广场1座楼宇载体和夫子庙、老门东(小西湖)、熙南里3条特色街区。
“我们针对每个子载体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产业定位,按照‘一载体一特色’的发展路径来统筹各载体协调发展。”江永强解释说:“国创园主要是‘工业设计’,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的定位是‘文创旅游’,越界·梦幻城是‘数字传媒’,悦动·新门西在‘物联网’方面做得比较好;熙南里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网红打卡地’,我们主要是做一些文化创意新消费、新场景的打造。”
该载体集聚国家级艺术大师、文化名家、领军型创意人才200余名。建成了一批精品产业载体,风光旅游、中艺建筑等9家企业先后在主板和新三板上市。产业发展载体总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约2900家,其中文化企业2000余家,占比约75%;产业贡献占秦淮区文化企业60%以上。
路线清晰、措施有力,方能成效显著。
2023年该载体文化企业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规上文化企业营收308亿元,同比增长13.2%;载体文化企业税收实现9.12亿元。
今年上半年,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进一步细化落实“提质增效”“扶优引强”等措施,上半年载体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约254亿元,同比增长9.2%;载体文化企业税收实现5.64亿元,同比增长20%。
致力于展现科举儒学文化以及秦淮文化的魅力,打造独一无二的秦淮特色文化。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按照“天下文枢 南都繁会”的目标,步履铿锵而坚定。
实行统筹管理,助力载体企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及其入驻企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这些在文化产业上的创新与突破,不难发现,背后离不开高效的管理统筹机制。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管理机构,积极推进载体建设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实行“十统五分”管理模式,突破街道行政区划限制,实施“载体不同政策相同”,既发挥“统”的高效益,又兼顾“分”的积极性。
“我们把各载体和企业统筹在一起,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确保大家目标一致,以‘一载体一特色’的发展路径,彰显各子载体个性。”江永强说,“这样既能保护各自的产业利益,同时回避了同业竞争,实现载体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管委会将“一区多园”管理模式细化为“十统五分”,即发展思路统一谋划、整体规划统一编制、合作联盟统一架构、载体商情统一流转、服务平台统一打造、招商工作统一体系、人才高地统一对接、载体考核统一标准、政策红利统一享受、整体形象统一推介;产业分工集聚、特色分类显现、项目分片推进、任务分头落实、绩效分别兑现。通过管委会与载体的联动、各载体间的联动、载体内企业的联动,形成互相信赖、彼此推动的格局。
“前几年一些企业的运营情况不太好,个别子载体出租率相对较低,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给予载体一些支持,协助他们进行招商引资,引进新的企业,顺利平稳渡过‘难关’。”江永强举例说,“像网络文学谷,考虑到有关网络文学的各个民营企业都很小,并且项目之间的资源有限,我们通过开交流会将各家企业汇聚在一起进行资源交流。同时,也积极引进大型企业,或是通过与省属单位开展合作来帮助企业引进新的经营项目,并拓宽其经营思路。”
在管委会的支持下,一批龙头企业在这里深耕壮大。
夫子庙文旅集团全力打造“文、商、旅”高度融合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悦动·新门西引进中国联通物联网总部入驻,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国创园引进遇见博物馆,有机串联文博场馆,打造文化宣传阵地……
更多的新兴企业与载体双向奔赴,实现快速成长。
网络文学谷入驻网文产业链企业75家,入驻企业涵盖网文平台、影视公司、有声公司、出版发行等网文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产业类型,形成了集文艺娱为一体的IP全产业链载体。载体税收5000万元以上子载体、楼宇5个,其中晨光1865产业园入驻企业约280家,2023年实现税收近4亿元;国创园入驻企业约130家,实现税收约6000万元;悦动·新门西入驻企业约60家,实现税收近亿元。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以文化为底色,以产业为支点,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与其他载体亲密协作、携手共进,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共同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2022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的通知》,提出以东、中部地区同西部和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合作为重点,确定一批园区开展结对合作,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促进企业、项目、人才、渠道等的良性互动,实现园区间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优势互补。
“在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内,我们组织各子载体开展交流活动,学习管理、招商策略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江永强介绍,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新疆7坊街开展合作,同时携手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同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
“我们以秦淮灯会为媒,与50多个国家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江苏网络文学谷受邀赴马来西亚参加江苏国际文化贸易展览会,积极探索网文出海之路,传播秦淮文化。”江永强说。
2024年初,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携手新疆伊宁,联动举办“第38届中国·秦淮灯会——首届伊犁河灯会”,两地人民在同一时间,点亮位于秦淮河畔和伊犁河畔的彩灯。宁伊两地人民共迎新春,点亮彼此夜空,展现了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文旅融合,示范引领,打造“高能级、有腔调”的文化产业载体,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步履不停。“我们会利用好老城南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做强我们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谈及未来,江永强表示,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会积极发挥国家级示范园区领先示范作用,总结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特色发展优势和创建经验,做好在全国、全省的经验传播和示范推广,争做东西部共建合作示范项目。
来 源:南京文化产业协会
编辑人:顾宇凌
审稿人:杨 康
审核人:江永强
发布人:杨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