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是时代的眼睛,我们却失明了

文化   2024-12-08 19:51   加拿大  
殷海光曾说,“知识分子是一个时代的眼睛,这双眼睛已经快要失明了。”

不过,今天,弥漫在“伪知识分子”身上的犬儒、谄媚、不学无术、何不食肉糜等乱象,其影响已经不仅是让时代失明,说其误国误民也不为过。那么,什么才是好知识分子?好知识分子又有哪些特质呢?从雷蒙•阿隆、索维尔等研究知识分子的作品,以及中西方世界优秀知识分子身上,我们可以提炼出四种特质:



-1-

自由意志

既不为个人欲望禁锢,也不为外在现象困扰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的利剑面前,唯一要求是“让我把定律证明完毕”。缺乏自由意志的人,怎能拥有这种忘我的态度?


达·芬奇设计出了四百年后才有的直升机图纸,倘若不能克服历史局限,怎会生发出如此惊人的想象?这种天才现象,正是自由意志的高位运行。



-2-

独立人格

既不迎合权势,也不迎合大众,精神上高度自洽

阿伦特在批判纳粹的同时,也指出犹太人本身亦参与了自我毁灭,从而惹恼犹太人,但从未考虑修改结论。


打开岱峻老师的皇皇巨著《发现李庄》也会看到,民国时期,傅斯年多次拒绝蒋总裁的入阁邀请,终生坚持只从价值角度做事,将人格独立发挥到了极致。



-3-

家国情怀

以学术为志业,把学术研究与国家前途、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

曾国藩带病接手“天津教案”,宁可被扣上“卖国贼”帽子,就是担心哪些满嘴大清利益,而不学无术,看不清世界大势的颟顸之辈,很可能再次推中国入深渊。


几乎国破文化亡的20世纪40年代,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以手写和石印方式在小镇李庄完成《殷历谱》,首次确定商朝作为信史的存在,使中国可以堂堂正正宣称拥有“三千年文明”,被陈寅恪推为抗战八年第一书。


家国情怀不仅是民族和国家的强大凝聚力,更是一流知识分子的标配。



-4-

士人风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41年,林徽因病倒在李庄,儿子问:“日本人追上来怎么办?”她说:“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士人风骨才是这位“民国第一才女”的加冕原因。


也是在李庄,1943年,中国民族学奠基人凌纯声面对催赴重庆改屡新职、甚至拿“蒋总裁接见”来压的“十二道金牌”,给出了自己的态度:“现决引咎恳辞本职”。没有这样的风骨,怎能在学术路上勇猛精进?


有人会说,“国情特殊”,中国即使有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只能是零星出现,无以对抗“伪知识分子”的泛滥,以及造就这类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国外才可能出现文艺复兴、思想启蒙那种知识分子成群而来的壮举。

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远的诸子百家不说,近百年内,中国就有过一次好知识分子的涌现。这就是岱峻老师《发现李庄》想要呈现给我们的,80年前,几乎集好知识分子四大特质于一身的李庄学人学术救国的奇迹:

1940年,亡国灭种几乎已成定局,不少政商界名流早已“润”到西方,一群国内顶尖学人却沿长江逆流而上,齐聚偏僻的四川小镇李庄,一住就是6年。



这里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生活糟糕到极点。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个脊椎病严重必须用铁马甲箍住,一个时常咳血,为给林徽因补些营养,梁思成居然需要当掉怀表。这种情况下,二人每天工作到夜半,完全靠家国情怀、自由意志支撑,写完了第一部中国人自己编写、远超国外研究水平的《中国建筑史》。

中博院筹备处主任李济,长途转运文物时没有损坏一件,但却只能看着两个女儿,因为缺医少药,患病离世......这之后,他把自己埋进书稿和文物,写出多部中国考古学奠基之作。史学大家许倬云,因此称他是“希腊精神和儒家修养结合的君子人”。

童第周东拼西凑借钱,买来一架旧显微镜做金鱼实验,论文引起国外生物学界高度关注。而他所谓的“实验室”只是几个鱼缸,以至于英国学者李约瑟来访后连声惊呼:“简直不可思议!”


童第周实验图
没有《发现李庄》的再现,我们应该不会知道,李庄六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学术文化条件最差的时候,但却是中国学术文化最有机会平视世界的时期;


没有《发现李庄》的再现,我们也不会知道,与重庆、成都、昆明并列抗战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的李庄,是抗战时期中国最知名的世界窗口,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国际邮件也准能直达;我们更不会知道,相当比例的外援,来自西方世界对“李庄奇迹”震撼和感动后的慨然相助。

然而,这些让我们仰望,集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家国情怀、士人风骨于一身的好知识分子,曾消失于历史长达半个世纪。就连李庄当地的大多数村民,都不知道这段历史。

2000年,读书人岱峻走进李庄,为重现李庄往事,再现一代知识分子的特质,岱峻走了一条几乎和李庄学人同样的路:没有任何经费、赞助和团队,走访乡民,查阅档案,联系所有能找到的李庄后人,搜集尽可能详细的口述材料,自学当年李庄涉猎到的所有学科,从49岁写到72岁,终于完成三卷本《发现李庄》,满头青丝皆成白发。
岱峻老师

如果说雷蒙•阿隆、索维尔等学者从学术角度阐述了好知识分子的特质,那么,岱峻老师的《发现李庄》不仅再现了一段被尘封已久的历史,也是以李庄学人的真实案例,鲜活地再现了好知识分子的四种特质,这份23年心血之作,既是“未亡人对逝去者承担的责任”,更是为今天的知识分子乱象寻根。

打开书,不仅会为李庄学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高光表现而感喟,也会为李庄故事随后被长期中断而扼腕。而从普通读书人磨炼成百科全书式学者,岱峻的故事恰如一曲“执拗的低音”——凭借一己之力,挖掘出一个巨大宝藏,又毫无所图。
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发现李庄》,更珍贵的,我们争取到72岁岱峻老师亲笔签名加钤印,让阅读多了一份敬意,感兴趣的书友,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文史宴
熟悉历史陌生化(重新解读),陌生历史普及化(详细介绍);通俗之中最专业(文章质量高),专业之中最通俗(重用户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