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 vs 杨和苏?这是饭圈之间的审美霸凌!

百科   2024-07-03 20:18   上海  


本文为中立立场,并无意愿偏向于任意一方,仅客观讨论已经发生的行为,我方不支持任何粉丝或艺人的过激行为。


上周的Digi Ghetto 和杨和苏之间的恩怨似乎成了近期中文说唱唯一的指定焦点。双方是打的是不可开交。起因是杨和苏在自己新专辑《理想国》中一首歌里的歌词cue到了Digi,引起了Digi Ghetto 成员 Mac overseas 的不满,于是大战一触即发。


「Mac Overseas粉丝群发言(图来自嘻笑堂)


但事情和我所预料到的一样,这场Beef即使在Digi Ghetto 活死人都删除Diss 的情况下,最终也还是变成了粉丝之间的战斗。一边骂着对面“小众龙鸣”,一边骂着对面“饭圈垃圾”,谁也说不服谁。


而小编作为中立吃瓜群众,本意就是想看个热闹,两边都并不讨厌,也都非常喜欢。然而在这一次的Beef大战当中,我觉得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是,“审美”这两个字再一次成为了Digi Ghetto 以及其粉丝的武器。


Digi vs 杨和苏,变成了一场审美霸凌


不光在这场大战之中,我相信各位打开各大音乐综艺节目的时候,都能感觉感觉到,好像大家对于审美的争论热情非常高涨。前一阵子,就有关于海来阿木土不土的激情对线;后面又有锐评秃子辉子Athree谁高谁低;


「你好好的」


当你在网络上说着“谁谁谁的歌真好听”的时候,总会有反观点把你的“审美”批判得一文不值,告诉你什么是“高级审美”。要么就是看到音乐人因为自己的作品未获得观众赏识,破防发微博批判今天的乐迷“审美水平”差。


「音乐人破防瞬间」


关于审美的争论似乎就从来没有停歇过,尤其是在音乐这个领域里,谁“审美”好谁“审美”差,总是能吵得不可开交,在不同风格和流派上甚至产生了一整套完整鄙视链,要么就是谁都瞧不起谁。


「没有出场BGM的连麻」


难道真的Digi Ghetto和其粉丝所说的那样,他们的“审美”高级过其他人吗??


「审美」分高低……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解决,到底什么是审美的问题?就光是这两个字就已经产生Problem了。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就是审视美,美的审视。这时候我们就能发现了,如果只是这样解读审美两个字的话他就是个动词行为啊,好像跟我们平时理解的不一样啊。


没错,今天大多数人嘴里提到的这个“审美”二字实际上还是被简化了,在后面其实应该还缺少了两个字,水平,全称应该叫审美水平,就是审视美的能力水平,说白了就是一种鉴赏、感知、理解和包容美的能力。


「Sony广告」


这种能力也是由一个人从出生,不断地迎接新的事物,学习积累,不断地刷新着自己对“美”的定义,才不断养成的。那这也解答了我们的另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聊到了水平、能力这种字眼,自然是有高有低的。就好比你的金铲铲段位一样,白银水平跟钻石水平还是有高低之分的,我要是说“你钻石我白银,咱俩实力五五开,不分高低”,那我觉得你高低得给我一巴掌。那什么才叫做审美水平高呢?


「电影《触不可及》片段,黑人主角来自贫民窟的疑问」


但是其实“审美”这件事情的关键重点,并不在于“美”,而是关于“审”这个字。审美水平/能力更高的人,他能够感受到的美更多。并不是一个人审美水平高,他喜欢的东西就是比别人高级的,而是意味着他能够在其中感受到的美更多,能够从更多的维度来理解或者批判一个作品。


人对于美的定义是多元的,极简是美,极繁也是美,但是你能不能鉴赏不同的事物,理解其中的美,是你审美的体现。比如能够站在广东人的角度理解粤菜的鲜,也能够站在四川人的角度理解川菜的香辣,当然在极端一点,也能站在狗的角度理解依托J 10的滋味。


「8の小汉堡」


那说到这里,就会有人问了:“那你的意思是那些懂哥对我的鄙视就是理所当然的呗?”


理论上,假设人家确实在音乐领域里面,听得多,积累的多,对于音乐好坏的评判维度也多,思考量多,论审美能力跟你站在一起比个子的话。那你还就真可能有点“技不如人,甘拜下风”了。


「失敬失敬」


不过先别急,事实上,其实这些攻击你审美的人,包括今天大多数“懂哥”,在跟你争论讨论“审美”高低的时候,往往也只是借用了“审美”这两个字。其实讨论的根本不是审美水平,而是审美偏好或者叫审美趣味,也就是把重点放在了审美中的“美”字上了。这也就是构成所谓审美鄙视链的关键部件。


审美偏好≠审美水平


“你喜欢的这个东西是垃圾,我喜欢的东西牛逼”。如果现实中有人这么跟你说的话,你就直接抽他,高低得给他打得一高一低!这就是纯纯的审美霸凌!


「啪」


审美偏好不等于审美水平!

审美偏好不等于审美水平!

审美偏好不等于审美水平!


那他们的区别在哪呢?举个例子就懂了。


审美偏好:

“我喜欢吃毛血旺,但我不喜欢吃本帮红烧肉,因为我喜欢吃辣的东西,对甜无感。”


审美水平:

“这两碗不同师傅做的毛血旺,我喜欢第一个师傅做的,因为他善,因为毛肚的火候恰到好处,辣度适中,从味道上来讲,没有香精味,食材新鲜,比第二个师傅从技术角度上做得好。”


「Nice」


人和人之间难免会有审美偏好差异,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阶层也会有不同的审美体系。毕竟每个人喜欢东西,成长的经历,接触的事物都不一样。可能从小接触的欧美音乐多,就更偏向于欧美流行音乐;小时候听华语芭乐R&B多,可能就爱听周陶王林;小时候对音乐没啥感觉得,长大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所谓。


「我的音乐品味 vs 也是我的音乐品味」


然而这一切并不代表某一种偏好就是比另一种偏好低一等。宫保鸡丁难道真的就比小炒肉低级吗?西餐就比中餐高级?电子音乐就比古典音乐更庸俗?打篮球比踢足球更高雅?在不同体系下,对美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再说了,“美是什么”作为美学的究极问题,至今也是都在被讨论,推翻,重构的。


作为普通的听众,是否需要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水平,就取决于自己的听歌目的了。如果只是普通的听音乐,你完全有资格面对这种针对审美偏好的霸凌,挺直了你的腰板,大胆的支持自己的审美偏好。但是,相反的,如果当你在探讨一个音乐作品的质量好坏的时候,也需要谦虚下来,尊重音乐的情况下,尽可能以更多的角度来审视。


虽然小编自己觉得Digi Ghetto部分成员的音乐做的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单论这一次的行为,今天“审美”被Digi Ghetto成员甚至是粉丝拿来当做攻击、霸凌他人的武器,我认为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更何况这场Beef本应该在音乐和Punchline的枪林弹雨中切磋,决出胜负。


「Mac Ovaseas 点赞评论」


闹剧终止,但是战火还在继续


这场Beef闹剧最终就在双方的Diss 陆续删除之后戛然而止了,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可以说这场Beef的输赢也无所谓了,最后也是两败俱伤。


然而粉丝之间却并没有这么认为,互相依旧持续着对对方的攻击,这边骂着对方“龙鸣”,那边骂着对方“饭圈”。更有甚者在之后Digi Ghetto 和 杨和苏同时出现的音乐节上大举挑衅侮辱意味的标牌,再一次把战后余波升级,也再一次让事情变了性质。


「音乐节举侮辱性标牌」


许多人说这场Diss的终止是害怕揭露出太多行业里的问题导致行业受到冲击。如果说这场揭露了行业的问题,我想揭露出来的不光是说唱音乐行业的问题,更应该是整个教育行业的问题,不仅仅是音乐教育,更是道德教育。


最后,我想用车澈车导的微博来结束这篇文章,也代表了这篇文章的中心价值观:



Credit:

芝士




关注我们

FOLLOW US


Living Young Wild & Free

活出年轻、玩出狂野、享受自由


放学嗨
HIP HOP DRIVES CHINESE YOUTH CULTURE! 嘻哈终将引领中国青年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