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村庄规划优秀成果——顾山镇红豆村

政务   2024-12-23 17:00   江苏  






筑梦田园 富“澄”乡居

全市村庄规划优秀成果
顾山镇红豆村


01
村庄概况

红豆村坐落于江阴市东部的顾山镇东南,北部与赤岸村接壤,西部与顾山社区相邻,东至张家港市凤凰镇,南邻常熟市尚湖镇,处于澄虞张三市交界之处,面积达740.46公顷。

红豆村在江阴市的位置
红豆村在顾山镇的位置


村内山、湖、河、林、田基底风貌良好,水林环绕,村田相拥,形成了自然和谐的村庄肌理,田园风光如画。


农业方面以水蜜桃为主导产品,种植面积达1800亩,产量大且品质上乘,已打造出 “金顾山” 品牌,闻名遐迩。

红豆树开花


此外还种植有70亩红豆树,以及拥有蔬菜园、渔场、水稻小麦等丰富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得益彰,千年红豆树、水蜜桃林等自然景观与红豆文化、顾山八大碗等美食文化相互交融。以红豆文化为核心,整合景观景点、历史古迹、传统文化及特色产业,实现了从单一观光旅游到 “以花为媒、借花发展” 的桃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水蜜桃酒

八大碗


金婚寿桃大典

舞龙场景


赏花




02
发展定位及产业布局

基于红豆村的区位优势、传统文化特色以及扎实的农业产业基础,规划将其定位为 “桃醉乡野・诗韵田园”,打造成为澄张虞近郊重要的文化型乡村、无锡市家庭浪漫旅游目的地以及江阴市一二三产融合乡村示范区。

村庄目标定位

围绕 “水蜜桃 +” 主导产业和 “文化游学”“浪漫度假” 两个特色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一方面,打造水蜜桃 “甜园” 全产业链,提升水蜜桃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乡村文旅业态。

水蜜桃“甜园”全产业链


乡村文旅业态


产业空间结构


依托现有基础优化布局,精心打造从综合服务到历史文化展示,再到农家乐、千年红豆树、特色民宿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风情游线,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旅游体验。

文旅游线


03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通过五大策略路径,从多视角对土地空间进行科学谋划。

红豆村空间布局策略

强调用地减量优化,全域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用地规划


落实规划道路建设,完善内部路网体系,加强村庄与外部的交通联系,提升交通便利性,为乡村发展和旅游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道路


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村委所在地规划建设一处幼儿园和一处红豆文化礼堂,满足村民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活氛围。

公服配置


04
农居建设设计

遵循 “水韵桃源・诗意乡居” 的设计理念,以理水连脉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具有水韵桃源特色的水乡自然基底,将罗家湾和旺家堂区域精心打造成江阴南部地区集文化、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型乡村综合服务节点,提升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罗家湾规划总平

依据水系和道路结构特征,合理组织组团空间布局,形成一纵两横的主要发展轴线,构建两个村庄环状联系网,划分出五个居住组团、两个中心景观区域以及多个组团景观节点,营造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增强村庄的空间辨识度和美感。

罗家湾、旺家堂规划空间结构


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民房朝向与间距,确保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舒适性,实现空间的有序变换和过渡。通过巧妙整合各个场地要素,塑造出块状组团形态,同时完善组团道路系统和公共空间建设,预留并妥善保护重要的田园空间,将自然景观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村庄的结构组织之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


罗家湾效果图


红豆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依据村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功能设置,涵盖综合办事服务大厅、便民小商店、公厕、书吧茶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多种功能空间,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在沿河区域精心设置休闲书吧空间,使建筑与周边景观环境自然融合,为村民打造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体验。

党群服务中心


农房建设试点项目在充分满足现代生活方式需求的前提下,巧妙地将白墙、灰瓦、坡顶等传统江南民居元素融入其中,与大面积虚实对比、简约干净的现代设计手法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既展现出江南民居典雅含蓄的文化特质,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时尚与舒适,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乡村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范例。

建筑意向


农房设计


建筑设计


农房建设试点鸟瞰效果图


安置建筑组团效果


实施情况


05
整治引导

(一)民宿农家乐建设规范指引

对民宿和农家乐的建筑建设,制定详细的引导规范,包括建筑风格、规模、布局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其建设与乡村整体风貌相协调,同时满足游客的住宿和餐饮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红豆村规划整治引导 (建筑)

(二)公共空间精细规划布局

村庄节点文化挖掘与设计:深入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巧妙应用于村庄节点和标志的设计之中,精心打造村口标志和游园广场等公共空间节点,构建完善的游览标志系统和景观节点体系,增强村庄的文化底蕴和可识别性,为游客和村民营造富有文化氛围的公共活动空间。

组团绿地分类规划建设:组团绿地分为组团中心绿地和宅前屋后绿地。组团中心绿地规划设置部分车位,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停车需求,同时配备景观凉亭、廊架和硬地广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宅前屋后绿地则以菜地为主要形式,既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又增添了乡村生活的田园气息。

红豆村规划整治引导 (公共空间)


(三)农旅休闲区改造提升策略

功能植入激发村庄活力:充分利用现状农房资源,通过功能性改造,注入民宿、农家乐等三产服务业功能,实现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激活村庄的经济活力,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风貌协调与商业元素融合:注重农旅休闲区的整体风貌与周边农房的协调性,在保持乡村特色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商业元素和色彩,营造出既具有乡村韵味又充满活力的商业氛围,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

存量用地盘活与创新建设:通过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整理和盘活,采用建筑改造或新建的方式,打造服务于村民、产业和文化发展的特色公共建筑。积极鼓励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提高建筑质量和建设效率,同时体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红豆村规划整治引导 (农旅休闲区)


06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文旅特色深度延展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对北部的住宅进行主题民宿功能的植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在南部的住宅增加农家乐功能,丰富乡村旅游的餐饮服务供给。依托红豆树文化和水蜜桃产业,沿着村民的主要活动路径精心策划并打造一系列文化场景,如建设红豆文化馆、蜜桃采摘园等,丰富田园乡村生活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吸引力和趣味性。

乡村风貌全面提升:巧妙利用现有建筑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布局和设置,同时结合红豆浜、塘前浜、白水泾等水域优势,融入红豆文化元素,增设水上游览景点,打造水陆游线相结合的旅游模式,进一步拓展旅游空间,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和旅游品质,让游客能够全方位领略红豆村的独特魅力。

红豆树坞规划总平面

功能结构优化升级:结合红豆村现状产业分布的实际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构建 “一心一环、两轴三片、五节点” 的功能布局结构。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和节点设置,明确各区域的发展重点和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高乡村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利用的有机统一。

红豆树坞功能结构


片区引导特色塑造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潜力,深入挖掘和利用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村落划分为一条滨水景观带和红豆院、红豆渚、红豆林、桃花坞、桃花源、主题婚庆、商业配套、传统居住、主题民宿、田园景观等十个各具特色的功能片区。每个片区根据其自身的资源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和建设,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乡村发展格局,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提升红豆村的整体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红豆树坞功能片区引导




来源: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陶庆
审核:陈艳洁  秦华
发布:陶庆



金顾山
金顾山,金顾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