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心”力量 守望学生心理健康
心育课程建设及团辅活动
课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表,通过分层次、有步骤的教学安排,致力于为学生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践行积极教育理念,构建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三个年级的心育课程各有侧重:高一年级注重适应与抉择,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生活;高二年级强调悦纳与统合,引导学生接纳自我,整合内心资源;高三年级则聚焦于应对与成长,助力学生以积极心态迎接高考挑战。在课堂上,我们实施了“参与-体验-感悟-分享-成长”为路径的“自主自助”学习五步法。注重心理课的趣味性和指导性,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自主感悟,获得内在的心理能量,多维度地探索自我潜能。
为提升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我们充分利用“5·25”心理健康月和校园缤纷艺术节等契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聚焦自我成长、增进相互理解的平台。
针对高三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我们特别策划了每月一次的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减压放松、增强自信等主题的团辅,及时为学生心理注入能量,帮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高考。
心理健康的维护始于了解与理解,学校组织心理普测活动,利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将心理健康监测常态化,关注“心”动态,精准识别,科学引导,一生一档,动态守护。 在学校专门设立的心灵驿站中,学生可以与心理老师预约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以便更好地认识、接纳自己,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成长的烦恼和挫折,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长,更为自主积极地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幸福感。
心理辅导室
心理测评
携手家校社 推进心育互联互通
2024年秋季学期幸福家长学校
10月9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两江西附开启“幸福家长学校”本学期的第一课,邀请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韩容医生开设题为“如何看懂孩子无声的表达”专题讲座,帮助家长们掌握更科学、更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韩容医生通过生动细腻的讲解,带着我们分析了家长如何通过留心观察,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12月6日,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杨东教授主讲“幸福家长学校”第二期《家校协同——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杨教授采用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进行家长学校授课,他以“影响学习能力养成的主要问题”和“培养孩子学习能力要做些什么”两个大问题引领家长展开思考,结合真实的案例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使家长深刻认识到外部环境、家长情绪、学习方法和孩子身体这四个因素,对孩子学习能力养成的重大影响。
“幸福家长学校”翻开家校社共育的新篇章,开启一段关于爱、智慧与成长的全新旅程。好的亲子关系:是共情,是陪伴,是关怀,是尊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是一场双向滋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教育方能以蓬勃发展之势,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关注身与心 领航教师幸福生涯
构建“悦师”心理关爱计划
两江西附一直重视教师的培养,秉持尊师重教优良传统,构建“悦师”心理关爱计划,激发教师立德树人内生动力,着力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组织参与教职工篮球赛、排球联赛,穿行春野等形式多样的工会活动,提升了教职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教师篮球赛
工会庆祝教师生日
穿行春野活动
教师瑜伽活动
本学期教师健身房,心育导航中心均面向全体教师开放,空飞基地6楼天台,小憩放松场所,面向老师开放,为全体教师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与重庆市中医院、中医健康研究院、西南大学校医院合作,为教师开展健康讲座和定期理疗,关心教师身心健康。
通过定期组织青年教师沙龙、知困德育沙龙等各类活动,促进教师精神成长;10月,田苗班主任工作室举办了一场以“守护教师身心健康”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师”放压力,守护健康。工作室成员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积极分享了自己对教师压力源的认识。此次沙龙活动的交流成果由潘俊逸老师作为代表,在全校班主任会议上进行了分享。潘老师详细介绍了工作室沙龙活动中大家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压力源的分析以及调节方式的建议。此次班主任工作室的沙龙活动及成果分享,为班主任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于守护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针对老师们切身利益问题,精确制定整改清单,落实率100%。未来,两江西附将持续推进教师生涯幸福工程,尊师重教,让幸福的教师引领更多学生走向幸福生涯。
期待每一位老师
继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条道路上,
上下求索,精益求精。
期待每一个孩子
都能收获感受幸福的能力,
成长路上满载憧憬,成就最美的自己!
图文:竹林校区学生成长部
编辑:党政服务部
审核:党政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