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起来写作吧”专栏开办以来,不仅得到了我市中小学师生们的广泛关注,也收到了不少优秀习作。每每读到这些情感真挚、生动有趣的文字,相信大家都会忍不住为孩子们点赞吧。前三期的几篇美文你看了吗?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习作)
书香伴我成长宜昌外国语初级中学803班 周金蒂
指导老师:韩荣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窗外清风徐徐,拂来几缕初晨的阳光,书页翻卷,油墨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的世界瞬间安静下来了。在我的成长之路上,不管时代变迁,日月交替,最为难忘的还是那阵阵书香。回忆儿时,刚蹒跚学步,乌黑的小眼睛眨巴眨巴地探索着新奇而未知的世界,第一次接触数字、字母卡片,对一个一两岁的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如何将它们撕烂。上了幼儿园,妈妈开始给我买各式各样的绘本童话,一页页色彩鲜艳的图画编联出一个个纯洁童趣的美好故事。月光皎洁,床头的夜灯昏黄温暖,每一个这样的夜晚,我安静的依偎在妈妈怀中,听得入神,妈妈温柔的声音、甜美的笑容,好似童话故事里小熊吐司夹层的草莓酱一般香甜。就这样,我认知这个世界不只有我真实看到的、听到的,在书中还有《白雪公主》《灰姑娘的水晶鞋》《小红帽》等很多很多让人神往的奇幻故事。小小的我自然而然认为世界如童话般美好,坏人总会被打败,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王子和公主一定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幼时的书香很甜,幸好有这些童话故事充盈着我整个快乐而灿烂的童年,不断滋润着我那纯洁天真的心灵。真正爱上读书,是在小学。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发现书不仅是童话绘本。小学的语文老师十分期望和提倡同学们多读书,她自身也是个热爱读书的人,常常向我们讲述读书的乐趣和好处。我发现自己开始能在各种书中的故事里品味出一些有趣的道理,特别是当时读过的《列那孤的故事》,列那狐为生存下来经历的种种事情,跌宕起伏,我的心也跟随着起起落落。这样的滋味和乐趣令我惊喜并且痴迷,黑白冰冷的文字也有了色彩和温度。这般神奇的变化依旧离不开语文老师,她总是笑容满面,眼角弯弯,用极标准优雅的嗓音告诉我们:“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我听她的声音入迷,又惊叹她对文字的理解细致入微、感同身受,那一刻恍惚觉得我亲爱的老师就是作者。对于书中的人物,我渐渐爱憎分明,能够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哭同笑,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从字里行间里体味着世事无常,悲欢离合。
我深深地爱上了书,走在路上,让我停下脚步的不再是玩具店而是书店。学校里,下课铃一响就冲向学校图书馆排队借书,借上七八本书放在抽屉里,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看,有时入了迷,上课时都忍不住偷偷瞄几页。好不容易熬到放学回家,晚上做完功课临睡前必定翻看。深夜的静谧,书页的翻动声与心跳的节奏同频,与灵魂共鸣。那些文字仿佛都有生命,在眼前缓缓流动,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思绪放飞到千里之外,心情久久难于平静,即使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也不舍放下。在阅读中我开始感受着人世间的色彩斑斓,初次领略世界之大、人生百味。我渐渐迷上了书,也沾染了点“书生气”。
步入初中,老爸又将我带入一个书的更大的世界。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让我大受震撼,同时深知自己的无知。第一次在语文课上知道余华这个名字,回家后发现老爸书架上竟然有余华小说全集;第一次上历史课,回家分享却被老爸喋喋不休的从夏、商、周讲到元、明、清;第一次想谈谈人生的意义,老爸硬是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塞到我手中,也不管我能不能看懂……我迫切需要去探索,去求知。捧读一本本书,视野和境界也一步步、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向上攀登。受老爸的熏陶和引导,我愈发喜爱历史、人物传记、诗文类书籍,开始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开始理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壮志难酬的遗憾、“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怡然自得的娴雅、“采南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洁不凡。虽然学习压力倍增,我依然挤出时间阅读,我喜欢听书页翻过的声音,似连带着跨越数年历史的回音。在书中品味世间冷暖,在书中学会冷静,独享静谧之美,在书中发现生活之美好,人生之志趣。最是书香能致远,长路漫漫,与书为友。
文章围绕书香与个人成长展开,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小作者用平静的笔触将自己和书之间的故事娓娓道来,强调了书在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以及与书相伴的决心,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文中不乏经典名篇的引用,也有自己丰富的情感。
做自己的圣人
——读《传习录》有感
宜昌市外国语初中804班 张洋悦指导老师:韩荣
“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后人把王阳明和孔子共同尊为“圣人”。孔子开儒家学派之先河,开坛收徒讲学,教万民化万代,尊为“圣人”毫无争议。那王阳明老先生为什么也能位及圣人之列呢?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穿越五百年来到了他的时代一探究竟。
我站在历史的云端,看到了王阳明传奇的一生。他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王伦“竹轩先生”是“院士”级别的知识大咖,门生故吏众多,父亲王华身为状元,官职吏部尚书,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长大的。他年少时就饱读诗书,琴棋书画兵法骑射样样精通,可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么豪华的人生开局,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想当个大官光宗耀祖不费吹灰之力。但“圣人”毕竟不同于常人,王阳明在12岁时便立志成为“圣贤”而不只是简单为官。然而在追寻“圣人”的路上,他却经历过无数彷徨苦难甚至差点丢掉性命,一路惊心动魄。他有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豪情,15岁时竟瞒着家人偷出居庸关山海关投笔从戎,试图通过父亲上书皇帝献治边强国之策。曾对竹静坐冥思苦想七天七夜大病一场,只为践行先贤“格物致知”求取真理的方法。也为入仕实现人生理想而在考试中越挫越勇,经历两次会试失败后终于在第三次考试时及第进士,有了施展抱负的仕途平台。在同僚蒙受宦官刘瑾陷害时仗义执言,因此被杖责四十贬谪至贵州龙场差点丢掉性命,但在那里历经了无数个辗转反侧与彷徨苦闷的不眠之夜之后,终于悟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在履职尽责平叛宁王朱宸濠十万大军叛乱后反被他人诬陷谋反而深感无奈,但并未因此愤世嫉俗消极避世,反而大度宽容他人与自己和解,最终悟出“致良知”的人生道理,从此广收门徒致力讲学……
王老先生的人生充满传奇,而他在人生旅途上的选择同样让人捉摸不透,于是我化身为小书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继续追问。我拱手作揖:“老先生呀老先生,您年少时衣食无忧,为什么偏偏选择成为‘圣贤’这条充满挑战的路呢?”他捋着胡须眯着眼睛自豪地回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我好奇地问道:“您被贬龙场时,缺衣少吃伤病缠身,为什么不选择向刘瑾认错屈服,那样就会有锦衣玉食和舒适生活呀?”先生正言道:“刘瑾本该一心辅佐皇帝励精图治为民造福,但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颠倒黑白把敢于直言进谏的戴铣等人抓起来杀害。我认为他那样做是错误的,不愿与他为伍,因此我上书皇帝揭发他。如果不这样做,我的内心会不安,我宁愿被流放也不愿向他低头。”我似懂非懂继续问道:“您的意思是只要你认为是对的事,就会坚持去做吗?”先生点点头坚定地回答:“是的!这也是我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一件事知道不等于做到,只有做了才会有结果,而好的结果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也只有改变才能带来变化和进步。”我好像明白了一点,继续问道:“您平叛宁王之乱后,朝廷一些官员嫉妒您的功劳,诬陷你和宁王共同谋反企图推翻皇帝取而代之,您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先生苦笑道:“我不愿意为了那些无聊的争辩去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和有限的生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良知,我相信有良知的人都会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事,因此我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幸运的是我的很多同事和学生们,甚至是老百姓们都很认同我的观点。”听了先生的回答,我豁然开朗,向先生深深鞠躬之后回到了现实。
再次拿起王阳明的学生徐爱等人根据老师的思想观点、论述言论编纂的这本《传习录》仔细参读,我的心中赫然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我想后世之人之所以如此推崇老先生,大概是因为他们都能在他的思想里找到情感的共鸣和前进的力量吧!难道不是吗?无论是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理想,不怕流血牺牲,爬雪山、过草地,团结带领广大劳苦大众推翻压在旧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最终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中国;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了新中国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一头扎进戈壁数十年潜心研究,终于创造出人民的保护伞原子弹、氢弹和导弹,这些家国大事。还是老师们为了教书育人的初心,披星戴月孜孜不倦,最终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数不尽的人才;以及父母总是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强加给我们,不管我们喜不喜欢而整天“唠叨”,这些充满温馨细小平凡的事。甚至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出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后,却坚持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好而不去采纳老师的意见,这些可气又可笑的事,无不蕴含着“知行合一”的道理。孰对孰错,何去何从,我想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正确选择!
合上《传习录》,我突然觉得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你输出快乐,这个世界便充满阳光;你选择坚韧,曲折的道路终有尽头;你选择宽容,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勇敢做自己的“圣人”吧,朝着目标勇往直前!
文章围绕王阳明被尊为 “圣人” 展开探究,深入挖掘其成为圣人的历程、思想内涵,并将其与不同时代、不同层面的事例相联系,从毛主席等革命家的伟大事业,到科学家的奉献,再到教师、父母、同学等身边人物的行为,揭示出 “知行合一”“致良知” 等思想在广泛领域中的体现和启示,最终升华到每个人心中都有成为 “圣人” 的可能,既有通俗易懂的说理,也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做一粒璀璨的种子
宜昌市外国语初级中学807班 杨磊指导老师:许李利
朔风吹冷了夜幕的星辰,一颗颗“种子”不再绽放光芒,隐于厚重如墨的黑布,星如种子,满怀希望,种子如星,亦有光芒。我是爱看星星的,我拿着望远镜等过它们,幻想着我们的距离;我躺在大漠,赏过它们,渴求它们予我的一层光。我伴着星哭过,笑过,迷茫过,我在它们的注视下种下一颗种子,我奢求它会如星光璀璨,为我平凡的日子添色。可我怎甘于平凡,我也想——璀璨。
拼命想发光,只因儿时的伤,忘不了小时候因为方言而被同学嘲笑,忘不了读书时因不标准的普通话,而被老师训导,她认为我在恶搞罢。就这样,自儿时起我在外人面前永远是一个安静,沉稳的小男孩,听话不闹是我的代名词,于是我开始喜爱星空,从不是为了美景,仅仅只为像它们一样发光。随着时间推移,方言早在二三年级时被普通话取代,我与同学打成一片,可那颗种子早在心底深深埋下。那颗种子在这个暑假土壤松了松,我与友人深入大漠,我们夜闯大漠之中,满天星光构成的绮丽画卷让我“激动不已”,大漠的夜很冷,但这是我离星辰最近的一次,正是这一次与星海邂逅,我决心不再做别人闪耀时的看客,我有很多次机会,可我从前害怕声声嘲笑,但这一次,我要直面那根刺,打理好那颗种子,让它开,让我闪耀,要它与我皆不凡,我要挑战一次。九月底到了,运动会开始了,彩排已是一遍又一遍,西服换好,一切准备就绪,只差斜阳归家,只差晚风醉来邀我去,几个小时的时间,汗流了许多,也不知是天炎热还是紧张,连化妆师都调侃让我去吹会儿空调,手腕上的表中,指针飞转,那一日仿佛快进了。如沙般从指缝滑过,欲抓,却空…………舞台旁,我来回踱步,念着不知读了多少遍的稿子,一遍遍核实,实不相瞒,开始前我还在琢磨上台时会不会同手同脚。就在那刻,灯光一定,我走了上去,那一刻,灯光让我有些晕,耳边还传来几声“三石”,我心中的紧张更增几分,这时,一抹星光入了眼,我淡定了一些,我在一些句句串词中愈发镇静,我不再在乎耳边的声音,心中埋藏的种子破土发芽,如获新生,它还未开花,但我相信它定会璀璨。晚会结束了,灯光原来如此柔和,我笑了,因为我相信我的生命会璀璨如歌,过去的迷茫散了,种子终会发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我明白,我将与星光同行,付诸努力做那颗璀璨的星。我不再奢求一层星光,我明白了,我会自己生长,璀璨如星!
文章以时间为序,以 “种子” 象征内心的梦想与希望,将对星星的喜爱与自身渴望摆脱平凡、发光发亮的心愿紧密相连,主题鲜明,文笔优美,感情细腻,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驱动力,引发共鸣与思考。
今天分享的三篇习作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为你最喜欢的那篇点赞吧!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说说文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细节?
来源 | 三峡日报
通讯员 | 佘昌坤
编辑 | 张向阳
转载须注明来源